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鋪設促進全球發展的“快車道”

發布時間:2023-12-25 11:3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展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發展中國家的第一要務,也是人類社會(hui) 永恒主題。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全球發展事業(ye) 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發展鴻溝加劇。今年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中期評估年。目前,多數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緩慢、令人擔憂。

  “我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就是為(wei) 了讓全世界聚焦發展,為(wei) 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助力。”8月24日,在南非約翰內(nei) 斯堡舉(ju) 行的“金磚+”領導人對話會(hui) 上,習(xi) 近平主席總結中國2021年9月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以來支持全球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進一步提振了全球發展信心。

  全球發展倡議是新時代中國向國際社會(hui) 提供的重要公共產(chan) 品,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在全球發展領域的重要實踐。兩(liang) 年多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發展倡議合作路徑更加明確,八大重點領域合作有序推進,取得多項早期收獲。10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全球發展倡議,70多個(ge) 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中方同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機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200多個(ge) 合作項目開花結果……一條條促進共同發展的“快車道”正在全球鋪開。

  一株幸福草,紮根南太平洋島國

  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第三大城市楠迪市靠近國際日期變更線。上午8時,斐濟農(nong) 業(ye) 部勒嘎勒嘎農(nong) 業(ye) 研究站站長蘇菲瓦納·赫新準時來到辦公室。

  “我可能是世界上每天最早工作的人之一。”赫新對記者說。距離她的辦公室不遠,就是中國援斐濟菌草技術示範中心,也是目前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菌草技術示範基地。該項目2014年落地,中國專(zhuan) 家團隊來自福建農(nong) 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勒嘎勒嘎農(nong) 業(ye) 研究站是當地合作方。

  探訪維提拉·烏(wu) 尼瓦卡家是赫新這天的重要行程。49歲的烏(wu) 尼瓦卡住在楠迪市南郊約20公裏處名為(wei) “沉睡巨人”的山腳下,孤身一人還患有腿疾,是示範中心重點扶持的農(nong) 戶。赫新和3位中國專(zhuan) 家這次專(zhuan) 程來指導烏(wu) 尼瓦卡種植巨菌草和收獲菌草平菇。

  南半球的夏日,陽光正烈。赫新與(yu) 中國專(zhuan) 家頂著太陽,詳細指導烏(wu) 尼瓦卡種植巨菌草。在田地另一側(ce) 的樹蔭裏,5天前種下的菌袋上已開出大朵菌草菇。這是烏(wu) 尼瓦卡即將收獲的第一批菌菇。得知自己種出的蘑菇即將進入超市,烏(wu) 尼瓦卡非常興(xing) 奮,與(yu) 大家一一擁抱。“中國專(zhuan) 家攻克種種技術難題,改寫(xie) 了斐濟沒有食用菌的曆史。是中國專(zhuan) 家手把手教會(hui) 了我菌草種植技術,我是在用行動感謝中國送來‘幸福草’!”赫新說。

  一株株菌草,孕育出千百萬(wan) 菌菇,結出共同發展的累累果實。截至目前,中國援斐濟菌草技術示範中心共培訓技術人員2300多人次,推廣菌草菇種植農(nong) 戶700多戶,種植菌草500多公頃,發展應用菌草養(yang) 殖畜禽的農(nong) 戶1000多戶。斐濟農(nong) 業(ye) 部部長瓦蒂米·拉亞(ya) 盧表示,菌草能有效應對自然災害、保障糧食安全,已成為(wei) 傳(chuan) 統種植業(ye) 的重要補充。

  菌草技術是習(xi) 近平主席親(qin) 自倡導、親(qin) 自推動,惠及眾(zhong) 多發展中國家的重大發展合作項目,是中國將自身脫貧經驗應用於(yu) 全球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的成功實踐。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今年3月,依托援斐濟菌草技術示範中心,中國—太平洋島國菌草技術示範中心在斐濟正式啟用,麵向太平洋島國推廣菌草技術,助力島國改善民生。

  “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強調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在太平洋島國,僅(jin) 菌草項目就為(wei) 數萬(wan) 個(ge) 家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也為(wei) 這些國家帶來了實現穩定發展的希望。”赫新表示。

  共享發展是建設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徑。截至目前,中方就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宣布的32項務實舉(ju) 措中,已有一半實施完成或取得早期成果。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表示,全球發展倡議是一種“寶貴貢獻”,有利於(yu) 應對共同挑戰,加速向更可持續和更具包容性的未來邁進。

  一片生態林,守護蒙古國戈壁灘

  在蒙古國戈壁蘇木貝爾省蘇木貝爾縣北郊,一望無垠的荒漠草原上,一片綠意分外醒目。“這片綠色是我們(men) 的心血和希望!”看到樹苗盎然生長,蘇木貝爾縣林業(ye) 隊負責人達西策登感慨道。

  一大早,達西策登就驅車來到這裏。他仔細查看樹苗生長情況,測量記錄樹苗株高和地徑等基本參數。“能有如今這片綠色,還得追溯到2019年。”達西策登說。那一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yu) 地理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李生宇主持“中蒙草場荒漠化防治技術合作研究與(yu) 示範”項目,帶領中方團隊在蒙古國開展土壤、水文、植被調研,最終選定在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戈壁蘇木貝爾省建立示範區。“荒漠化防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談起在示範區內(nei) 引進新樹種、示範植樹技術、布設氣象風沙觀測儀(yi) 器、定期采集數據的忙碌生活,李生宇興(xing) 致勃勃:“生態問題是關(guan) 乎生存的問題,與(yu) 發展息息相關(guan) 。”

  沙棗、檉柳、文冠果、絲(si) 棉木、梭梭、長柄扁桃……達西策登對示範區種植的樹種如數家珍。“這個(ge) 研究項目進行4年多了,中方專(zhuan) 家帶來了喬(qiao) 木和灌木等十幾個(ge) 樹種,通過觀察來比較哪些樹種更適合在荒漠草原地區生長。”在示範區,達西策登常常一待就是大半天。趕上中方專(zhuan) 家前來指導,他們(men) 會(hui) 一起討論、研究更長時間。

  加強荒漠化防治合作是中蒙兩(liang) 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2022年11月,習(xi) 近平主席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舉(ju) 行會(hui) 談時表示,中方讚賞蒙方“種植十億(yi) 棵樹”計劃,願同蒙方探討設立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今年9月,中蒙兩(liang) 國相關(guan) 部門共同簽署關(guan) 於(yu) 支持蒙古國“種植十億(yi) 棵樹”計劃暨開展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的框架協議,掛牌成立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中國還計劃為(wei) 蒙方舉(ju) 辦10期沙漠改造治理培訓項目,首期培訓班已在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完成,來自蒙古國自然環境與(yu) 旅遊部、林業(ye) 局等部門的30名官員和技術人員參加培訓。

  “我此前到中國參加了荒漠化防治相關(guan) 培訓。今年9月,我又去中國甘肅參加了沙漠改造治理培訓班。”達西策登說,通過聆聽課堂講座、參加討論交流及參觀考察等,他的中國之行收獲滿滿。

  全球發展倡議倡導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和蒙古國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推進荒漠化防治合作,分享中國荒漠化防治理念與(yu) 實踐經驗,攜手促進綠色發展。呼日勒蘇赫總統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對於(yu) 促進全球平等和可持續發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具有重要意義(yi) 。

  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從(cong) 與(yu) 國際竹藤組織聯合發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到發起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從(cong) 攜手發展中國家積極建設太陽能、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到分享綠色發展經驗,中國通過一係列務實舉(ju) 措為(wei) 促進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一個(ge) 新工坊,助力吉布提工業(ye) 夢

  “對不少吉布提人來說,亞(ya) 吉鐵路就像一條通往夢想的鐵路,能夠成為(wei) 這個(ge) 夢想的一部分,我感到極為(wei) 榮幸。”一大早,在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的納加德火車站,23歲的奧斯曼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工作。

  奧斯曼從(cong) 小就住在鐵道邊,小時候最大的夢想是成為(wei) 一名鐵路工程師。2019年,由中吉雙方共同建設的吉布提魯班工坊揭牌成立,奧斯曼成為(wei) 首批學員。在魯班工坊學習(xi) 4年後,他入職亞(ya) 吉鐵路運營管理團隊,成為(wei) 一名工程師。“我的夢想成真了。”

  為(wei) 亞(ya) 吉鐵路運營管理培養(yang) 人才,是吉布提魯班工坊設立的初衷。這裏開設的鐵道交通運營管理、鐵道工程技術、商貿、物流4個(ge) 專(zhuan) 業(ye) 全部被納入吉布提國民教育體(ti) 係,開創了吉布提高等職業(ye) 教育的先河,填補了吉布提鐵道類專(zhuan) 業(ye) 的空白。

  學習(xi) 期間,奧斯曼常到納加德火車站的校外實訓基地接受培訓。“我現在依然記得第一次登上亞(ya) 吉鐵路列車時激動的心情。”奧斯曼說。學習(xi) 、工作之餘(yu) ,他定期在位於(yu) 吉布提工商學校內(nei) 的孔子課堂學習(xi) 中文,如今已能用中文進行簡單對話。“魯班工坊給了我改變命運的機會(hui) 。”奧斯曼說,“如果有機會(hui) ,我希望今後能去中國繼續深造,進一步學習(xi) 中國先進的鐵路技術。”

  “在非洲設立10個(ge) 魯班工坊”是習(xi) 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上提出的“八大行動”中能力建設的一部分。作為(wei) 中國在非洲設立的首個(ge) 魯班工坊,吉布提魯班工坊采取學曆教育與(yu) 職業(ye) 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不僅(jin)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截至目前,已培養(yang) 學生148人,培訓吉方師資235人次,培訓本土化員工3000餘(yu) 人次。“因為(wei) 魯班工坊,吉布提的青年很幸福。”吉布提總統蓋萊表示。

  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中國正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jue) 工業(ye) 化人才需求和能力建設問題。截至目前,中國政府已立項安排1000期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提供2萬(wan) 個(ge) 培訓名額,基本覆蓋全部“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國家。

  “發展中國家應探索相關(guan) 機製和舉(ju) 措促進本國生產(chan) 和科技進步,推動可持續發展。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與(yu) 此相契合,吉布提熱烈歡迎全球發展倡議等中方倡議,希望與(yu) 中方進一步加強合作。”吉布提總理卡米勒表示。

  一座圖書(shu) 館,成為(wei) 人們(men) 求知的殿堂

  “圖書(shu) 館人氣太旺了,我一天都忙得腳不沾地。”講解工作間隙,薩爾瓦多國家圖書(shu) 館工作人員赫爾鬆·阿瑪亞(ya) 對記者說,“圖書(shu) 館試運營兩(liang) 周來,已有約8萬(wan) 民眾(zhong) 進館體(ti) 驗,很多人排隊1個(ge) 多小時才能進來。”

  今年11月14日,中國援建的薩爾瓦多國家圖書(shu) 館正式交付啟用。該圖書(shu) 館位於(yu) 首都聖薩爾瓦多曆史中心區,兼具青少年學習(xi) 娛樂(le) 、藝術展覽、文藝演出、學術會(hui) 議等功能,深受當地人喜愛。聖薩爾瓦多市民羅德裏格斯是一名律師,酷愛讀書(shu) ,已經辦理了圖書(shu) 借閱卡。他說:“中國援建的圖書(shu) 館極大豐(feng) 富了薩爾瓦多人民的精神生活。”

  薩爾瓦多文化部文化遺產(chan) 司司長瑪利亞(ya) ·阿拉烏(wu) 斯參與(yu) 了圖書(shu) 館從(cong) 立項、選址到建設的全過程,中方團隊的專(zhuan) 業(ye) 素質、敬業(ye) 精神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600多個(ge) 日日夜夜,中方項目管理、施工團隊克服疫情、語言、雨季等多重困難,用了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向薩方交付圖書(shu) 館,比原實施協議約定提前一個(ge) 半月。

  在項目奠基儀(yi) 式上,薩爾瓦多時任總統布克爾表示,圖書(shu) 館建成後將成為(wei) 拉丁美洲最現代化的圖書(shu) 館之一,成為(wei) 薩爾瓦多人民求取知識、實現進步的殿堂,不僅(jin) 澤被當代,也將造福後世。

  深夜,圖書(shu) 館前的廣場上依然人頭攢動。看著燈火通明的圖書(shu) 館,阿拉烏(wu) 斯感慨道:“全球發展倡議為(wei) 全球共同發展、實現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作出重要貢獻。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中國始終心係廣大發展中國家,盡己所能通過多種方式提供發展援助,薩爾瓦多國家圖書(shu) 館就是一個(ge) 生動的例證。”

  在發展的道路上,一個(ge) 國家都不能少,一個(ge) 人都不能落下,這是全球發展倡議的樸素願景。成立總額40億(yi) 美元的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中國金融機構即將推出100億(yi) 美元專(zhuan) 項資金,專(zhuan) 門用於(yu) 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啟動中國—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的一員,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置於(yu) 人類發展的坐標係中,秉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提供發展助力。

  以天下之利為(wei) 利、以人民之心為(wei) 心,中國將繼續同各方攜手努力,踐行全球發展倡議,為(wei) 促進全球發展匯聚最廣泛力量,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

  (本報記者王慧、張夢旭、郭梓雲(yun) 、陳效衛、霍文、閆韞明、彭敏、謝佳寧)

  王慧、張夢旭、郭梓雲(yun) 、陳效衛、霍文、閆韞明、彭敏、謝佳寧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