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吃播回歸:平台管理勿“懶政”
有的猛吃肥肉,有的連吞三根西葫蘆,有的一口氣吃十桶泡麵……據媒體(ti) 報道,近段時間大胃王吃播又回來了。
這一直播形態曾飽受詬病,除了超出生理承受能力,單純為(wei) 博眼球的“暴食”也有損從(cong) 業(ye) 者健康,其向社會(hui) 傳(chuan) 遞出“以浪費糧食為(wei) 常事”的價(jia) 值觀也容易帶來不良影響。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施行,第22條明確提出“禁止製作、發布、傳(chuan) 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同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4部門發布《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再次下達對大胃王吃播的禁令。
然而,僅(jin) 一年多之後,大胃王主播們(men) 又卷土重來。究其原因,除了流量、利益驅動下,一些博主難擋誘惑之外,近兩(liang) 年一些平台管理呈現出的“懶政”也值得反思——曾幾何時,當批判“大胃王”風頭正盛之時,諸多平台就幹脆把市麵上所有吃播都施行一刀切的“休克”療法,連正常吃播也一禁了之,但等負麵輿情過去,就又恢複“放養(yang) ”,直至“炫十碗”“炫十根”“炫一鍋”,大吃特吃再次泛濫於(yu) 深夜直播間。
平台管理不是一錘子買(mai) 賣,更不是“應付”主管部門和公眾(zhong) 。對這一類大胃王吃播的頑疾,應當有長效機製和足夠的耐心來進行日常監管,若總是看情勢被動履職,監管部門也應當對其采取相應措施了。
(齊魯晚報評論員 孔雨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