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電廠”聰明在哪兒?
每年可多消納綠電40萬(wan) 度、減少碳排放約241噸
“虛擬電廠”聰明在哪兒(er) ?
本報記者 陳強 通訊員 聶堂明 李佳興(xing)
副中心大運河畔,國網北京通州供電公司裏有一座“虛擬電廠”。它沒有鍋爐和煙囪,整個(ge) “發電過程”靠的是聰明的係統算法。有了“虛擬電廠”,城市副中心每年可以多消納綠電40萬(wan) 度、減少碳排放約241噸,相當於(yu) 126畝(mu) 人工林一年的減碳量,助力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
走進“虛擬電廠”的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大屏幕。工程師打開智慧電力管控平台,分布式電源、可控負荷等一係列名詞全部直觀展示,數據令人眼花繚亂(luan) 。沒有鍋爐和煙囪,這些電從(cong) 哪來呢?通州區城管委能源辦工作人員武博介紹,把區域內(nei) 零散的電力負荷聚合起來精準調控,就等於(yu) 在係統上新建了一個(ge) 虛擬化的發電廠。
盡管還處在試運行階段,但副中心“虛擬電廠”已經把區域內(nei) 部分工業(ye) 廠區、商業(ye) 樓宇等大型電力用戶,以及華商三優(you) 等負荷聚合商接入了係統,目前可調控的用電負荷至少有5萬(wan) 千瓦。“十四五”末,可調控的用電負荷將增加到10萬(wan) 千瓦,約占整個(ge) 副中心用電最大功率的5%。
“虛擬電廠”聰明在哪兒(er) ?工程師舉(ju) 了個(ge) 例子。比如寒潮來襲,北風勁吹,河北張家口會(hui) 有不少風電輸送到北京,智慧電力管控平台會(hui) 讓接入係統的大型電力用戶和負荷聚合商優(you) 先使用綠色電力,實現節能減排。據統計,有了“虛擬電廠”後副中心每年可以多消納綠電40萬(wan) 度。針對“煤改電”取暖用戶冬天消耗大量電能的情況,為(wei) 預防局部地區用電緊張,平台會(hui) 提前發布邀約,組織地區內(nei) 接入係統的電力用戶錯峰用電,降低高峰時段用電功率。
記者發現,接入“虛擬電廠”後,電力生產(chan) 者與(yu) 消費者之間的界限不再像往常一樣涇渭分明,兩(liang) 者似乎組成了一個(ge) 巨大的“充電寶”。工程師說,比如家用的新能源汽車和聯網充電樁,接入“虛擬電廠”後,電動汽車不僅(jin) 可在充電樁上充電,在硬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具備給電網反向供電的能力。每輛電動汽車猶如一個(ge) 小型“充電寶”,正常時候,插上充電槍就能充電;當電網需要的時候,可以把動力電池的電能釋放到電網中,並取得經濟補償(chang) 。
希望為(wei) 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助力的用戶,如何才能接入“虛擬電廠”呢?據介紹,符合條件的用戶或聚合商首先需要在“虛擬電廠”平台進行注冊(ce) ,並簽訂協議。通州區政府將委托區供電公司,根據通州電網的運行情況,通過平台發起邀約,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用電情況,決(jue) 定是否參與(yu) 本次需求響應。
(來源:北京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