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電影:回歸繁榮 多元趨勢
2023年,中國電影回歸繁榮。2024年1月1日,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23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達549.15億(yi) 元,全年觀影人次創近4年來觀影人數新高,達到12.99億(yi) ,其中,觀看多部影片的比例達到近4年最高水平,折射出市場旺盛需求。
伴隨市場回歸常態,電影行業(ye) 也出現新的變化趨勢。 在供給端,國產(chan) 片成為(wei) 電影院的絕對主角。《報告》顯示,2023年國產(chan) 片占總票房83.8%,全年票房過億(yi) 元影片共73部,其中國產(chan) 影片50部,年度票房前10名的影片也均為(wei) 國產(chan) 片;相較之下,進口片2020年後日漸式微,僅(jin) 占全年票房的16.2%。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八角籠中》《長安三萬(wan) 裏》《孤注一擲》等影片加持之下,暑期檔貢獻了全年近4成票房,檔期票房占比高於(yu) 以往4年,成就“史上最強暑期檔”。春節檔貢獻全年12.3%票房,位於(yu) 暑期檔之後。
在消費側(ce) ,觀影人群發生新的變化。《報告》顯示,2023年各級城市票倉(cang) 分布總體(ti) 趨於(yu) 穩定,但從(cong) 新用戶畫像結構來看,新增用戶更偏年輕、偏四線城市,下沉市場持續釋放消費潛力。此外,多地相繼開展公益放映,2023年公益放映共開展824萬(wan) 場,惠及約4.5億(yi) 人次;《熊出沒·伴我“熊芯”》《長安三萬(wan) 裏》《八角籠中》等具有教育及娛樂(le) 意義(yi) 的影片,直觀帶動家庭多人觀影。優(you) 質長內(nei) 容也並未在碎片化時代被放棄。觀眾(zhong) 並未對“越來越長”的電影時長產(chan) 生抵觸情緒,2023年過億(yi) 影片平均時長超兩(liang) 小時,近十年超20億(yi) 票房影片平均時長為(wei) 132.2分鍾。放眼全球範圍,年度TOP10熱門影片時長同樣超過均值。
在渠道端,2023年影院建設放緩,新建影城同比更下沉。《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影院年度增速放緩,新建影院主要分布在低線城市。近兩(liang) 年間,三四線城市新開影院占比超過一二線城市,達半數以上。
2023年,國產(chan) 電影在強勢崛起的進程中,題材及內(nei) 容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在題材及內(nei) 容層麵,年度票房TOP10影片中,《孤注一擲》《消失的她》融合懸疑、犯罪、愛情等元素,從(cong) 多維度引燃觀眾(zhong) 觀影興(xing) 趣,成為(wei) 影片“出圈”的關(guan) 鍵。此外,曆史題材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科幻大作《流浪地球2》、“重工業(ye) ”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等高觀影人次的現象級影片湧現,也反映了電影市場走向繁榮過程中呈現出的多元化趨勢。
電影內(nei) 容差異化背景下,IP係列電影依然展現出強大票房號召力。《報告》顯示,2023年度進口TOP10影片中,7部為(wei) 係列電影續作。但在IP電影外,國產(chan) 影片也在通過不同垂直內(nei) 容實現“出圈”效果,如《茶啊二中》實現年齡層麵的“出圈”。
若將IP視為(wei) 電影吸引觀眾(zhong) 的重要“抓手”,那麽(me) 檔期、粉絲(si) 儀(yi) 式感、影片質量,則是促成電影高票房及評分的關(guan) 鍵“推手”。根據《報告》,年度首日預售TOP10影片,主要為(wei) 檔期和強粉絲(si) 儀(yi) 式感影片,如《一閃一閃亮晶晶》憑借“跨年儀(yi) 式感”話題,更大程度激發了觀眾(zhong) 的觀影熱情;年度評分率TOP10影片則集中在粉絲(si) 屬性高的影片;年度想看-購票轉化TOP10影片,則集中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奧本海默》等高質量影片中。可以看出,如今,觀眾(zhong) 越發理性,會(hui) 綜合映後口碑來進行消費決(jue) 策。
除高口碑外,影片的類型決(jue) 定了其主力受眾(zhong) 群體(ti) ,也影響著影片的票房天花板。《報告》顯示,新內(nei) 容、新話題受年輕觀眾(zhong) 追捧,男性觀眾(zhong) 是進口動作類影片主要受眾(zhong) ,女性觀眾(zhong) 則傾(qing) 向選擇親(qin) 子動畫與(yu) 關(guan) 注女性議題的影片,而年輕觀眾(zhong) 更傾(qing) 向為(wei) 創新設定、新奇話題影片埋單,家庭觀影需求往往在節假日檔期迎來爆發,遠高於(yu) 均值。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