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開年回收“過剩”資金 降準降息仍存必要
新年首個(ge) 交易日,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的操作受到關(guan) 注。
根據人民銀行官網,1月2日,為(wei) 維護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開展1370億(yi) 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wei) 1.8%,與(yu) 此前持平。因當日有10060億(yi) 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淨回籠8690億(yi) 元。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銀行節後公開市場操作實現資金淨回籠,符合以往人民銀行操作慣例,主要是人民銀行靈活操作,合理回收短期“過剩”資金,而2024年一季度降準降息的概率較大。
萬(wan) 億(yi) 元資金到期
平穩跨過元旦假期,新年的第一個(ge) 交易日,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如期而至。對比人民銀行此前披露的數據,近期人民銀行逆回購操作規模連續保持在千億(yi) 元水平上方,但逐步呈現遞減趨勢,1月2日操作量較節前有明顯回落。
圍繞元旦假期,人民銀行在節前重啟14天期逆回購,疊加7天期逆回購,以長短結合的方式向市場投放資金,操作規模同步擴大。具體(ti) 來看,在2023年的最後一周(2023年12月25日—29日),人民銀行累計向市場投入19290億(yi) 元資金,其中2023年12月25日資金量最大為(wei) 4710億(yi) 元,包括3810億(yi) 元7天期逆回購以及900億(yi) 元14天期逆回購。
隨著節後資金回流,市場到期資金量較大。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查詢發現,Wind數據顯示,本周(2024年1月2日—5日)共有26640億(yi) 元7天和14天期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二(1月2日)到期量10060億(yi) 元,周三至周五則分別有5720億(yi) 元、6000億(yi) 元、4860億(yi) 元逆回購到期。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人民銀行節後公開市場操作實現資金淨回籠,符合以往人民銀行操作慣例,主要是人民銀行靈活操作,合理回收短期“過剩”資金,以平穩資金麵,避免過度寬鬆流動性引發潛在機構非理性加杠杆行為(wei) 。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nei) 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同樣提到,人民銀行此次公開市場操作淨回籠8690億(yi) 元,意在收回短期過剩流動性,屬於(yu) 常規性操作,有例可循。
資金麵短期寬鬆
元旦節前後市場流動性的變化,也帶動了資金麵變化。1月2日,上海銀行間同業(ye) 拆放利率(Shibor)全線下行。其中,隔夜Shibor報1.5860%,下跌16個(ge) 基點;7天Shibor報1.7860%,下跌8.10個(ge) 基點;14天Shibor報2.0780%,大幅下行87.10個(ge) 基點。
另從(cong) 回購利率表現看,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下行至1.7640%,高於(yu) 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國債(zhai) 逆回購利率(GC001)下降至2.740%。
周茂華表示,節後資金麵寬鬆表現,主要是跨年節日效應淡出,隨著假期結束市場本身資金需求有所下降,同時節前人民銀行加大逆回購操作嗬護資金麵,關(guan) 鍵時點過後機構拆出資金意願上升,導致短期資金麵轉趨寬鬆。
楊海平同樣提到,隔夜Shibor、7天Shibor、14天Shibor同時下行,反映節後資金麵短期過剩。人民銀行在節前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重要時間節點過後,金融機構融出資金的意願隨之上升,這是資金麵短期過剩的成因。
此外,廣發證券固收團隊提示,本周內(nei) 資金麵關(guan) 注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麵:一是12月是財政支出大月,月末財政支出支撐1月上旬資金麵轉鬆;二是全周逆回購到期26640億(yi) 元;三是政府債(zhai) 周度淨繳款(發行繳款剔除到期)降至-12億(yi) 元,前一周為(wei) 1684億(yi) 元,對資金麵不造成幹擾。
一季度降準降息仍有空間
剛剛過去的2023年間,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持續發力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充分滿足實體(ti) 經濟融資需求。對於(yu) 2024年的貨幣政策表現,市場也有了更多期待。
就在2023年12月27日,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hui) 召開2023年第四季度例會(hui) 。會(hui) 議認為(wei) ,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精準有效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著力擴大內(nei) 需、提振信心,推動經濟良性循環。
同時,會(hui) 議指出,要加大已出台貨幣政策實施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保持社會(hui) 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jia) 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談及後續公開市場的表現,周茂華指出,接下來資金麵仍將存在一定波動,主要是年初重要節日,銀行金融機構積極推動寬信用、政府債(zhai) 券發行等方麵影響疊加,可能繼續對短期資金麵構成擾動。但整體(ti) 資金麵有望繼續保持平穩,主要是受偏積極宏觀政策影響以及人民銀行靈活調控,通過豐(feng) 富的工具箱應對短期流動性波動。
楊海平表示,當前市場普遍認為(wei) 一季度降準降息的概率較大,人民銀行節後在公開市場方麵的操作並不會(hui) 改變這一判斷。究其原因,楊海平解釋道,一季度公開市場麵臨(lin) 資金集中到期高峰,疊加近期披露的物價(jia) 數據,降準降息均仍有必要。同時,近期國有大型銀行、股份製銀行再次調整存款利率,也為(wei) 降息準備了空間。
“另外從(cong) 信貸投放的角度來看,一季度是信貸投放旺季,商業(ye) 銀行規劃信貸投放,需要中長期的、可配置的自有資金,很難用中期借貸便利(MLF)等貨幣政策工具來代替,從(cong) 穩增長、擴內(nei) 需角度考慮,一季度仍有必要降準降息。”楊海平補充道。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