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江蘇自貿區改革創新煥發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4-01-04 11:48:00來源: 新華社

  原標題:江蘇自貿區改革創新煥發新活力——牢記囑托、續寫(xie) 春天故事之五

  新亞(ya) 歐大陸橋東(dong) 端,鐵海聯運樞紐貨如輪轉;跨境電商平台上,服務貿易活力湧動;生物醫藥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加快發展,向全球延伸……

  掛牌才四年的江蘇自貿試驗區在120平方公裏的“試驗田”上,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全方位開放,累計探索形成製度創新成果近300項,其中25項在全國複製推廣。

  “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推動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係列重要指示,為(wei) 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指明了方向。

  按照總書(shu) 記的要求,江蘇自貿區緊抓製度創新,以交通融合提升開放水平,以數據互通激發市場活力,以改革推動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發展,持續煥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交通融合,提升開放水平

  【總書(shu) 記囑托】

  推動中歐班列朝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為(wei) 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增進各國人民福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發展故事】

  雲(yun) 台山下、黃海之濱,江蘇自貿區連雲(yun) 港片區的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每天數以百計的集裝箱從(cong) 這裏搭乘中歐班列,駛往中亞(ya) 。

  兩(liang) 個(ge) 多月前,連雲(yun) 港港口控股集團與(yu) 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股份公司在北京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合作建設哈薩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這意味著,從(cong) 連雲(yun) 港出發的集裝箱,未來將直達5800多公裏外的阿克套港,在那裏再次集結,轉往中亞(ya) 和歐洲各國。

  連雲(yun) 港樞紐地位得到加強,得益於(yu) 自貿區不斷創新、複製“一帶一路”合作經驗。連雲(yun) 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委書(shu) 記楊龍說,中哈合作經驗隨陸橋交通線不斷延伸,繼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之後,“霍爾果斯—東(dong) 門”無水港已成為(wei) 亞(ya) 歐跨境運輸的重要換裝基地,籌劃建設的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也將為(wei) 發展跨裏海多式聯運通道提供支撐。

  作為(wei) 東(dong) 西雙向開放的交通樞紐門戶,貨物通關(guan) 效率是連雲(yun) 港片區的製度創新焦點。該片區推出聯合查驗機製:貨物查驗和口岸查驗並行,海事和海關(guan) 共同進行“一次查驗”,分步操作、重複開箱的做法被取代,貨物通關(guan) 速度迅速提升。

  連雲(yun) 港海事局墟溝海事處監管科科長雷永算了一筆賬:這項製度改革讓單個(ge) 集裝箱查驗時間減少約8個(ge) 小時,節約的經濟成本十分可觀。

  服務創新提升開放效率,機製創新構建開放新格局。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江蘇自貿區不僅(jin) 持續對外拓展合作項目,還努力推進國內(nei) 跨區域協同發展機製創新。連雲(yun) 港自貿片區推動成立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自貿試驗區聯盟,聚焦通關(guan) 便利化改革、健全信息共享共用機製、完善合作體(ti) 係等重點事項,共同營造更優(you) 營商環境。

  由此,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上,江蘇、安徽、河南等9個(ge) 自貿片區與(yu) 霍爾果斯經濟技術開發區、阿拉山口市2個(ge) 重點口岸實現聯動發展、協同開放,構成富有潛力的對外開放新軸線。

  數據互通,釋放市場活力

  【總書(shu) 記囑托】

  有效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引領作用,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在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深入開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創新,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

  【發展故事】

  十多年前,莊劍鋒加入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時,負責信息安全的隻有他一人,主要工作是修複係統漏洞、防範網絡攻擊。如今,多名專(zhuan) 家組成的專(zhuan) 業(ye) 團隊日夜維護平台數據安全流動。

  數據安全一直是跨境電商發展的痛點。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總監莊劍鋒說,公司電商平台有來自2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600萬(wan) 注冊(ce) 用戶,隨著對個(ge) 人信息的重視和國內(nei) 外信息安全要求的不斷提升,平台數據如何合法安全流動,困擾企業(ye) 發展。

  莊劍鋒說,國家有數據合規出境的政策,但還沒有企業(ye) 來“吃螃蟹”,南京自貿片區把公司作為(wei) 試點,工作推進十分迅速。“不用提交很多材料,申報工作幾天內(nei) 就開始了。”

  等到申報成功時,焦點科技的境外服務器安全建設完成、個(ge) 人信息保護體(ti) 係建立、數據流動可以滿足國內(nei) 外各種標準的要求。焦點科技由此成為(wei) 國內(nei) 第一個(ge) 實現數據合規出境的跨境電商平台企業(ye) 。

  數據安全得到保障,更多國內(nei) 外客戶願意在這個(ge) 平台上開展交易。2023年財報中報顯示,焦點科技淨利潤增長33%,現金流量淨額增長42.72%。“自貿區的製度創新,幫助我們(men) 提升了競爭(zheng) 力。”莊劍鋒說。

  以點帶麵、複製經驗是自貿區的重要功能。江蘇自貿區不僅(jin) 瞄準企業(ye) 特殊需求作破題式改革,更抓住企業(ye) 共性“痛點”作攻關(guan) 攻堅。

  著力探索標準化的企業(ye) 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工作清單,加強數據出境相關(guan) 政策宣傳(chuan) 和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申報指導……目前,江蘇已有11家企業(ye) 通過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製度改革創新,市場活力煥新。南京自貿片區依托江北新區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發展數字貿易新業(ye) 態,蘇州自貿片區依托數字金融產(chan) 業(ye) 基礎打造“陽澄數穀”……江蘇自貿試驗區加快打造數據服務平台、推動建設大數據交易所,讓安全高效的流動真正激活數據的價(jia) 值。

  改革入微,激活產(chan) 業(ye) 鏈創新

  【總書(shu) 記囑托】

  要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以高水平開放為(wei) 引領、以製度創新為(wei) 核心,統籌發展和安全,高標準對接國際經貿規則,深入推進製度型開放,加強改革整體(ti) 謀劃和係統集成,推動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發展,讓自貿試驗區更好發揮示範作用。

  【發展故事】

  位於(yu) 南京江北新區的馴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生產(chan) 基地裏,每兩(liang) 到三周,就能培養(yang) 出一批個(ge) 人份的精準靶向細胞藥物,用以準確命中腫瘤細胞實現治療效果。

  “高效的進口才能支撐如此快速的新藥研發。”馴鹿生物相關(guan) 負責人位娓說,公司研發、生產(chan) 過程中要用到進口特殊物品作為(wei) 原料,這類物料過去通關(guan) 難、周期長,嚴(yan) 重製約研發生產(chan) 效率。

  針對企業(ye) 麵臨(lin) 的這一普遍難題,南京自貿片區搭建生物醫藥集中監管和公共服務平台,壓縮相關(guan) 物品查驗放行周期,為(wei) 企業(ye) 提供醫藥研發檢測、基因測序、高端試劑配送等一站式配套服務。

  位娓說,這項創新實實在在為(wei) 企業(ye) 提速:以前要提前預約海關(guan) 人員上門查驗,需七八天相關(guan) 物料才能付諸使用。現在,可以把這些物料送到集中監管平台,由海關(guan) 做集中查驗,一天就能完成。

  查驗從(cong) 七八天縮短到一天,減少了生物製品活性受損率,也減少了製藥企業(ye) 研究和生產(chan) 失敗的風險。位娓覺得,政策創新讓自貿區真正成為(wei) 了企業(ye) 發展的寶地。

  在江蘇,各自貿片區都在圍繞企業(ye) 需求加快政策改革創新。上遊,一個(ge) 進口“白名單”讓醫藥企業(ye) 不再為(wei) 急需的物料和設備進不來而發愁;下遊,一項保稅維修業(ye) 務開放政策讓醫藥產(chan) 業(ye) 得以延伸……在蘇州自貿片區,醫療器械保稅維修業(ye) 務的放開,讓許多歐美高端醫療器械產(chan) 品的研發、製造業(ye) 務轉移至此。

  開放激活了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活力,讓生物醫藥成為(wei) 江蘇自貿試驗區核心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江蘇三個(ge) 片區均入選全國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園50強,在全國自貿試驗區中獨樹一幟。

  在江蘇自貿區改革創新推動下,三個(ge) 自貿片區2022年生物醫藥產(chan) 值達到2500億(yi) 元左右,其中蘇州片區超過1300億(yi) 元,一批創新藥獲批上市。2023年前三季度,江蘇全省獲批9個(ge) 一類創新藥,其中5個(ge) 來自自貿試驗區。

  江蘇省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江蘇發揮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圍繞產(chan) 業(ye) 發展所需定向改革破障,讓生物醫藥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不斷強化和延伸,努力實現安全與(yu) 發展、開放與(yu) 創新協同並進。

  領銜記者:劉亢

  文字記者:楊紹功、朱程

  出品:霍小光

  監製:張曉鬆

  策劃:王曙暉、冷彥彥

  編輯:冷彥彥

  新華社國內(nei) 部出品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