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綠色烏審 逐綠前行

發布時間:2024-01-04 11:20: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深穀清流的無定河,宛如一條蜿蜒的長龍,從(cong) 烏(wu) 審旗緩緩流過,深情滋潤著這片碧野千裏的土地。可如果將時光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地處內(nei) 蒙古西南部、毛烏(wu) 素沙地腹地的烏(wu) 審旗“缺林少綠”,荒漠化、沙化土地一度達到90%以上,森林覆蓋率僅(jin) 為(wei) 2.6%。在隨後的幾十年裏,數十萬(wan) 人挺進沙海,持續與(yu) 風沙鏖戰,推動當地生態麵貌實現了從(cong) “千年沙漠”到“今日綠野”的滄桑巨變。2023年11月末,烏(wu) 審旗被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命名為(wei) 第一批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堅決(jue) 打好沙地殲滅戰,不斷厚植生態底色。毛烏(wu) 素,蒙古語,意為(wei) 不好的水或寸草不生的地方。昔日的烏(wu) 審旗黃沙漫漫,從(cong) 陝西靖邊嫁到烏(wu) 審旗的治沙英雄殷玉珍,回憶過去感慨地說:“看到一望無際的明沙,我整個(ge) 人都傻了——地種不成,羊放不了,可咋活?”為(wei) 改變惡劣的自然條件,上世紀60年代起,當地黨(dang) 委、政府就把加強生態建設作為(wei) 立旗之本、生存之基、發展之要。通過半個(ge) 多世紀堅持不懈的努力,隨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ti) 係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的深入實施,毛烏(wu) 素沙地最終得到有效治理。2020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點讚毛烏(wu) 素沙地治理成效,“內(nei) 蒙古幹部群眾(zhong) 60多年來堅持不懈治理毛烏(wu) 素沙地,現在治理率達到70%,生態呈現整體(ti) 改善態勢,是很了不起的成績!”截至2022年,全旗森林麵積達到579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達32.92%,植被覆蓋度達80%。烏(wu) 審旗也先後榮獲“三北防護林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林業(ye) 科技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旗”“全國生態文明標杆旗”等國家級榮譽,並被自治區授予“綠色烏(wu) 審”“北疆楷模”等榮譽稱號;治沙代表殷玉珍還被評為(wei) “2020-2021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近年來,烏(wu) 審旗穩步推進水汙染防治,持續加強工業(ye) 廢水資源化利用、水源地保護和入河排汙口整治,完成1座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率達 92.92%;完成高鹽水分鹽結晶項目7家,實現高鹽廢水零排放;完成礦井水深度處理項目8個(ge) ,多途徑持續綜合利用礦井水;全麵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2020-2022年地表水、地下水國控斷麵水質均達到Ⅲ類及以上,城鎮建成區無黑臭水體(ti) ,無定河(鄂爾多斯段)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美麗(li) 河湖優(you) 秀案例。深化大氣汙染防治,深入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完成7家大型企業(ye) 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爭(zheng) 取16962萬(wan) 元中央專(zhuan) 項資金,開展農(nong) 村牧區清潔取暖改造,實施“車油路”綜合整治;2022年,烏(wu) 審旗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89.1%。持續加強土壤汙染治理,農(nong) 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9%以上。

  聚焦現代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烏(wu) 審旗圍繞能源、化工兩(liang) 大產(chan) 業(ye) 集群,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加快打造技術先進、鏈條完善、耦合緊密、數字化水平高、綠色低碳化水平領先的國家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核心區。著力推動產(chan) 業(ye) 鏈條延伸,積極引進高端聚烯烴、煤基可降解塑料、芳綸、聚酯以及其他合成纖維、合成塑料等項目,不斷豐(feng) 富和擴大工業(ye) 門類。加快建設國家級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核心區,推進天然氣增儲(chu) 上產(chan) 、清潔高效利用。圍繞大宗固廢、礦井水、二氧化碳綜合利用等,實現技術化示範、產(chan) 業(ye) 化發展。同時,推進農(nong) 牧業(ye) 綠色發展,實現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聯合體(ti) 等新型經營主體(ti) 蓬勃發展,成功創建全國農(nong) 畜產(chan) 品安全示範旗,創建國家和自治區級名優(you) 特新農(nong) 畜產(chan) 品31個(ge) ,無定河大米、烏(wu) 審黃米、毛烏(wu) 素大棗等一批“烏(wu) 審出產(chan) ”獲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hui) 金獎,在國內(nei) 市場闖出名聲。2022年,烏(wu) 審旗綜合實力躍居中國西部百強縣市第18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zheng) 力上升到中國百強縣第44位。

  從(cong) 茫茫沙海到片片綠洲,幾代烏(wu) 審人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不斷探索治沙經驗,在黃沙中求綠求富,讓曾經的不毛之地,逐步蛻變成了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xiang) 鳥語花香的“綠色烏(wu) 審”,為(wei) 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li) 內(nei) 蒙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態答卷”。(白小玲)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