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吝為“演出遊”買單 消費的“盡頭”是情緒價值
演唱會(hui) 帶火了夜經濟
年輕人不吝為(wei) “演出遊”買(mai) 單 消費的“盡頭”是情緒價(jia) 值
跨年演唱會(hui) 你看了嗎?今年元旦假期,央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東(dong) 方衛視、湖南衛視等近十家電視台以及一些網上視頻直播平台都舉(ju) 辦了跨年音樂(le) 晚會(hui) ,其中部分更以“搶票”形式公開發售門票;而一些知名歌手也在各大城市舉(ju) 辦了個(ge) 人的跨年演唱會(hui) 。持續數小時的跨年演出吸引了大批的人流,看完演唱會(hui) 後大家紛紛到場館周邊逛街、吃夜宵,也讓一些商家賺得盆滿缽滿。
回首2023年,線下演唱會(hui) 迎來春天,井噴式的增長讓開演唱會(hui) 的藝人成為(wei) 各大網絡熱搜榜上的“常客”。截至2023年12月27日,全國演出票房(上演)115.36億(yi) 元,票房收入中91%來自音樂(le) 演出,其中廣東(dong) 省的票房達9.28億(yi) ,位列第五。人們(men) “跟著音樂(le) 去旅行”更是帶旺了“演出遊”和演出所在地的夜間經濟。
“跟著音樂(le) 旅行”成新風尚:
線下演出帶動旅遊消費翻番
中國旅遊研究院趙一靜博士一直致力於(yu) “節事旅遊”的研究,由於(yu) 工作需要,在剛過去的2023年,她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各地的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給當地經濟帶來的變化上。“音樂(le) 節不僅(jin) 僅(jin) 是票房收入,樂(le) 迷的衣食住行需求可以有效撬動‘吃住行遊購娛’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有效帶動城市旅遊消費。看一場演唱會(hui)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音樂(le) 之旅,已經成為(wei) 一種新的旅行風尚。”
比如2023年國慶節期間舉(ju) 辦的常州太湖灣音樂(le) 節,有著較為(wei) 突出的特色:流行、嘻哈、搖滾、民謠,連開四天,每天變換一種音樂(le) 風格。據常州商務局數據顯示,這一次音樂(le) 節吸引的觀眾(zhong) 就超過10萬(wan) 人,其中68.7%的觀眾(zhong) 來自其他省份,帶動周邊景點、酒店、交通等收入約2.8億(yi) 元。
來自廣州的Ann是某歌手的粉絲(si) ,她去年專(zhuan) 門請假去常州現場觀看了太湖灣音樂(le) 節。“我們(men) 粉絲(si) 日常都有聯絡的微信群,大家相約從(cong) 全國各地過去現場支持,現場跟著音樂(le) 跳舞的感覺超好,我能感到周圍的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因為(wei) 這次音樂(le) 節是在景區裏舉(ju) 辦的,參加完音樂(le) 節後,粉絲(si) 們(men) 還可以在周邊遊玩,也為(wei) 方圓幾十公裏的商家帶來經濟效益。
趙一靜表示,音樂(le) 節有明顯的“溢出效應”,像太湖灣音樂(le) 節就充分提升了周邊的餐飲、購物、夜遊等旅遊業(ye) 態活力 。她分析,音節類節事對於(yu) 旅遊目的地的營銷效益在2023年已經得到了各地市場的充分認可,也加速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如咖啡、飲品、精釀等快消品,美食特產(chan) 、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非遺、手辦周邊等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酒店民宿露營住宿業(ye) 等。據中國旅遊研究院《2023中國夜間經濟報告》數據顯示,美食夜市/文化餐廳、音樂(le) 節/音樂(le) 會(hui) 、夜間遊船畫舫、夜間藝術節增多是遊客認為(wei) 的2023年夜遊產(chan) 品顯著特征,其中各類音樂(le) 節、音樂(le) 會(hui) 的增多占比36.9%,位列第二。
“演出遊”作為(wei) 新興(xing) 出遊場景,正有效拉動著區域內(nei) 吃住行遊購娛等各類服務消費,很多歌手的演唱會(hui) 時間恰逢周末,不少外地遊客會(hui) 以看演出的由頭順勢到演出舉(ju) 辦地遊玩。記者從(cong) 多個(ge) 平台采訪了解到,去年12月23日歌手張韶涵的廣州演唱會(hui) 當天,廣州的旅遊消費訂單(含酒店民宿、景點門票、交通等)同比增長100%,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的客群居多,也有不少北京、上海、武漢等地來的遊客。
大巴免費坐,門店繼續唱
有火鍋店場外“撈人”促消費
在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火爆之下,受關(guan) 注的還有一些餐飲店的“配套服務”。2023年12月的一個(ge) 周末,“00後”陳迪和朋友們(men) 在某歌手的廣州演唱會(hui) 上盡情享受了一整晚音樂(le) ,散場後他們(men) 肚子餓了卻又不太好打車。“我們(men) 很快看到了某火鍋店的員工舉(ju) 著廣告牌,喇叭裏播放著‘大巴免費坐’,隻見一排大巴等候在路邊,粉絲(si) 可以坐大巴去往該火鍋店分布在各個(ge) 區的分店。”陳迪告訴記者,他們(men) 上車後,該火鍋店員工就為(wei) 大家分發飲用水,還教大家如何在車上提前點單、使用折扣。“到了火鍋店,我看到店員甚至提前做好了功課,在入口處放置了該場演唱會(hui) 的海報,還有熒光棒、話筒和音箱等設備,給意猶未盡的歌迷們(men) 打造Afterparty(餘(yu) 興(xing) 小聚會(hui) ),那天晚上火鍋店裏仿佛成了一個(ge) 小型的演唱會(hui) ,大家一起合唱偶像的歌曲。”
記者了解到,這並不是該火鍋店第一次在演唱會(hui) 場館門口“撈人”。在此前國內(nei) 多地的演唱會(hui) 現場,均有場館附近的火鍋店店員到場外等候粉絲(si) 。“今年演唱會(hui) 比較火爆,散場後很多人一時半會(hui) 打不到車,所以我們(men) 早早做好準備,希望能為(wei) 歌迷提供一個(ge) 離開現場、保持歡聚氛圍的快捷通道。”該火鍋店深圳一家分店的經理透露,像去年歌手張傑在深圳舉(ju) 辦演唱會(hui) 那兩(liang) 天,為(wei) 其門店帶來近3000人的客流量。“演唱會(hui) 對我們(men) 生意的刺激作用明顯,尤其是夜間經濟,從(cong) 2023年6月起我們(men) 每個(ge) 月接待桌數就破萬(wan) ,隻要有演唱會(hui) 舉(ju) 辦,我們(men) 當天的營收都會(hui) 比平時增長四五成。”
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出門
“音樂(le) +旅遊”帶旺小眾(zhong) 目的地
去年一整年,各路明星歌手的歌迷們(men) 忙著奔赴現場享受音樂(le) 帶來的快樂(le) ,因而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等也成為(wei) 驅動年輕人出門旅遊的重要載體(ti) ,各類節事活動成為(wei) 拉動各地旅遊消費的新引擎。趙一靜認為(wei) ,隨著線下音樂(le) 演出熱度的居高不下,更多人開始將其作為(wei) 旅遊體(ti) 驗的一部分,形成了“音樂(le) +旅遊”的出行新模式。“這種需求不僅(jin) 促成了傳(chuan) 統音樂(le) 品牌與(yu) 旅遊目的地的合作,也推動了各大旅行服務商開始推出音樂(le) 旅行產(chan) 品,更是加速了產(chan) 業(ye) 間的融合。”
其中,某線上旅遊平台的音樂(le) 旅行紀實節目《邊走邊唱》也很有特色。“旅行”“聽音樂(le) ”本來就是人們(men) 自我治愈的重要方式,如今平台將這二者結合起來,對旅遊經濟的拉動是顯著的,尤其是一些不知名的小眾(zhong) 旅遊目的地,如今也開始受到關(guan) 注。
推動旅遊業(ye) 態提升 消費的“盡頭”是情緒價(jia) 值
時下,演唱會(hui) 經濟可謂“一枝獨秀”,各種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livehouse演出成為(wei) 年輕人消費場景的“主力”,推動著跨界融合和業(ye) 態提升。像去年9月7日至10日舉(ju) 辦的“周傑倫(lun) 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hui) ——天津站”,門票在開售幾分鍾後便告罄,有的歌迷甚至連續四晚都買(mai) 了票進場,而大量沒買(mai) 到票的歌迷則分布在場館四周不肯離去,各類售賣明星周邊、應援物甚至飲料、望遠鏡、充電寶的商販也聞訊而來。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的信息顯示,本次演唱會(hui) 總計入場觀眾(zhong) 人數18.5萬(wan) 人次,其中本地觀眾(zhong) 占比38%,外地觀眾(zhong) 占比62%,累計綜合消費帶動超過30億(yi) 元。
趙一靜認為(wei) ,“音樂(le) +旅遊”“節事+旅遊”得以由原本可能的概念導入現實的市場,離不開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市場主體(ti) 的創新供給,更體(ti) 現了現今對個(ge) 性化和多樣性旅遊需求的友好與(yu) 包容。
在Ann和陳迪看來,歌迷們(men) 之所以樂(le) 此不疲、“穿越大半個(ge) 中國”奔赴演出現場,是因為(wei) 音樂(le) 和偶像向他們(men) 傳(chuan) 遞著積極向上的信息。在采訪中,“情緒價(jia) 值”被反複提及,這可能也是各地抓住演唱會(hui) 人流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實現商家和消費者“雙贏”的關(guan) 鍵詞。
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馮(feng) 秋瑜(除署名外)
(廣州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