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足球職業聯賽能否獲得發展新動力

發布時間:2024-01-04 11:57:00來源: 北京日報

  中國足協新年伊始連出新政

  足球職業(ye) 聯賽能否獲得發展新動力

  本報記者 李立

  昨天,國內(nei) 眾(zhong) 多職業(ye) 足球俱樂(le) 部等待已久的《中國足球協會(hui) 職業(ye) 聯賽俱樂(le) 部和球隊名稱管理規定(試行)》終於(yu) 出爐。在該規定中,中國足協重新開放俱樂(le) 部對包括一線隊在內(nei) 的各級梯隊的商業(ye) 冠名權。此外,中國足協昨天還就俱樂(le) 部異地轉讓及新賽季外援人數等焦點問題進行了調整。

  允許球隊商業(ye) 冠名

  中國足球職業(ye) 聯賽自2021賽季開始實行俱樂(le) 部中性名製度,俱樂(le) 部和球隊名稱中不能出現商業(ye) 元素,當時引發不小爭(zheng) 議。中國足協昨天出台的新規,對此進行了調整,允許俱樂(le) 部“招商引資”,對包括一線隊在內(nei) 的各級梯隊進行商業(ye) 冠名。

  不過,新政出台不意味著改變俱樂(le) 部原有中性名稱的規定。根據中國足協的規定,2024賽季,各俱樂(le) 部名稱將繼續實施中性名政策,隻是一線隊和梯隊允許商業(ye) 冠名。以北京國安為(wei) 例,俱樂(le) 部名稱仍然要保持“北京國安足球俱樂(le) 部”這樣的中性名,但球隊可以冠名讚助商的名稱。

  此外,中國足協對於(yu) 冠名也有比較嚴(yan) 格的要求。足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冠名對象必須具有合法資質和良好的社會(hui) 形象。冠名名稱應為(wei) 讚助商企業(ye) 或品牌名稱,不包含商品或服務類別、組織形式等,且符合廣告法及行業(ye) 管理相關(guan) 要求。此外,俱樂(le) 部所屬球隊不得接受俱樂(le) 部股東(dong) 的字號、商號或品牌的冠名;不得接受博彩、煙草等讚助商的冠名。”

  在國內(nei) 各級職業(ye) 足球俱樂(le) 部普遍遭遇經營困境的當下,足協的此項新政,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俱樂(le) 部緩解經濟壓力。

  俱樂(le) 部股權可異地轉讓

  2016賽季,中國足協推出規定,限製俱樂(le) 部股權異地轉讓。這個(ge) 賽季,根據中國足球協會(hui) 職業(ye) 男子足球俱樂(le) 部變更注冊(ce) 會(hui) 員協會(hui) 及股權轉讓規定的最新解釋,職業(ye) 俱樂(le) 部股權異地轉讓再次成為(wei) 可能。

  當然,轉讓有幾個(ge) 前提條件:凡是想要異地轉讓的俱樂(le) 部,必須得到轉出、轉入地的同意,以及中國足協的同意,並且5年內(nei) 不允許再次轉讓。

  對此,足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項政策調整主要是考慮到一些俱樂(le) 部的現實狀況,使俱樂(le) 部獲得更多的支持與(yu) 資源,讓俱樂(le) 部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允許5名外援同時上場

  除了開放冠名權以及異地轉讓權外,足協昨天出台的新政還包括增加外援人數。根據新規,新賽季中超聯賽,每家俱樂(le) 部一個(ge) 賽季可累計注冊(ce) 7名外援,比賽時報名5人上場5人。

  新賽季外援人數增加並不讓人意外。從(cong) 近兩(liang) 個(ge) 賽季中超球隊征戰亞(ya) 冠聯賽的過程來看,“外援不給力,戰績不理想”的情況比較突出。此外,在行業(ye) 管理部門及相當一部分俱樂(le) 部看來,進一步放開外援名額,也有益於(yu) 俱樂(le) 部內(nei) 部球員間的競爭(zheng) ,促進人員優(you) 勝劣汰。

  當然,在能夠提升球隊整體(ti) 實力且激發本土球員競爭(zheng) 意識的同時,新的外援政策勢必也會(hui) 擠壓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畢竟如果不算門將,場上的10名隊員中未來有一半都可能是外援。

  新年伊始,中國足協一口氣推出三項新政,顯示了想要改變中國職業(ye) 足球聯賽現狀的決(jue) 心。但新政後續能否合理合規地執行,能否穩步推進,仍需要觀察。

  (來源:北京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