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經濟發展新亮點觀察⑧
“黃土地上,吹來徐徐‘海風’。”在陝西西安國際港站內(nei) ,一列列中歐班列往來穿梭。搭乘中歐班列,來自中亞(ya) 的小麥、蜂蜜等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進入國內(nei) 市場,新能源汽車、光伏組件等“中國製造”走向海外。奔馳不息、聯通萬(wan) 裏的“鋼鐵駝隊”,助力不靠海、不沿邊的三秦大地,站上了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
“駝鈴古道絲(si) 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千年之前,絡繹不絕的駝鈴商隊支撐起古絲(si) 綢之路的繁華盛景;千年之後,隨著一聲聲嘹亮的汽笛鳴響,呼嘯穿梭的中歐班列續寫(xie) 著亞(ya) 歐大陸的生機勃勃。中歐班列開創了亞(ya) 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目前,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ge) 國家217個(ge) 城市。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6145列,發送貨物174.9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19%,綜合重箱率100%,貨物運量已超2022年總運量。不斷上揚的數字,凸顯我國外貿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折射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邁出新步伐。
從(cong) 曾經的月均1列,到如今月行千列,中歐班列車次越開越密,運輸通道不斷拓寬,更多內(nei) 陸腹地搭乘中歐班列的“快車”,走向開放前沿。在河南鄭州,過去大宗貨物出口歐洲,需先運至東(dong) 部海港,再經海運入歐,如今依托中歐班列,鄭州一躍成為(wei) 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在四川成都,受益於(yu) 中歐班列(成渝),青白江區實現從(cong) 老工業(ye) 區到開放前沿的華麗(li) 蛻變。一個(ge) 個(ge) “窪地”變“高地”、內(nei) 陸變門戶的發展故事,本身就是對“開放帶來進步”的生動注解,就是對“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的有力印證。
中歐班列服務品質持續提升,離不開我國推進高水平製度型開放的不懈努力。比如,在江蘇,中歐(亞(ya) )班列全麵應用鐵路“快速通關(guan) ”模式,鐵路進出口貨物轉關(guan) 運輸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得以提高,單趟班列縮短運行時間2—3天,企業(ye) 申報成本降低約20%。提高沿線通關(guan) 便利化水平,不斷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完善國際運輸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中歐班列將進一步提升亞(ya) 歐大陸互聯互通水平,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今天,以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為(wei) 紐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相互激蕩,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向縱深推進,為(wei) 世界創造更多需求、帶來更多機遇。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馬合江,是江蘇連雲(yun) 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業(ye) 務員。親(qin) 眼見證一個(ge) 個(ge) 滿載貨物的集裝箱通過中歐班列駛向遠方,他頗為(wei) 感慨:“借助‘中歐班列’等平台,中哈貿易額大幅增長,也為(wei) 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了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日夜兼程的中歐班列,體(ti) 現了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jue) 心,彰顯“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的格局和胸懷。麵向未來,積極有為(wei)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將讓中國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
前不久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朝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必將不斷拓寬惠及各國人民的“幸福之路”、造福世界的“繁榮之路”,為(wei) 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時代畫卷增添更多亮色。
(本係列評論到此結束)
作者:張凡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