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熱潮”持續高漲,網友在線催“2024巡演計劃”
“這個(ge) 跨年夜,我在嗶哩嗶哩(B站)看民族舞劇《紅樓夢》,你根本想象不到我有多快樂(le) !”“東(dong) 方美學天花板!”新年伊始,#紅樓夢 大夢一場#等話題立刻登上熱搜。就在前幾天,該劇選段《花葬》剛亮相“舞典華章”中國舞蹈盛典,而央視大型節目《國家舞台》第一集呈現的也正是民族舞劇《紅樓夢》的台前幕後。
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每次亮相,總能在社交平台掀起熱議。2021年9月首演至今,已有超過21萬(wan) 人次觀演,還喜摘第十三屆“荷花獎”,成為(wei) 實實在在的“現象級”舞劇,而這股“紅樓熱潮”還將持續高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選段《遊園》B站跨年 “紅樓夢 絕殺”等上熱搜
輕撩帷幔,靜推屏風,“金陵十二釵”身著鮮豔華服、徐徐起舞,紅樓之景如油畫畫卷般在觀眾(zhong) 麵前徐徐展開……B站跨年晚會(hui) 這些年成為(wei) 年輕人辭舊迎新的新儀(yi) 式,2023年12月31日晚,民族舞劇《紅樓夢》帶著選段《遊園》登上了這一舞台。
民族舞劇《紅樓夢》采用章回體(ti) 小說結構,《入府》《幻境》《含酸》《省親(qin) 》《遊園》《葬花》《元宵》《丟(diu) 玉》《衝(chong) 喜》《團圓》《花葬》《歸彼大荒》等十二章節各有題名,各自獨立又可串聯成篇。
在《遊園》中,有寶釵撲蝶,有湘雲(yun) 醉臥芍藥裀,更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新鮮趣味。這些原著中分屬不同章回的內(nei) 容被舞劇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向觀眾(zhong) 展示出大觀園裏的一派生機盎然。
記者了解到,上B站的選段《遊園》,是滿足觀眾(zhong) 期待的“番外篇”。原著中,“十二金釵”沒有同時在大觀園裏出現過,但在舞劇中,十二金釵在賈府繁盛時,身著華裳、共舞一曲,是明知大廈將傾(qing) ,卻想要拚命守護、生怕破碎的美好。
十二金釵的女兒(er) 百態、纖巧柔韌的身姿步伐、奢華精致的賈府,是千年禮樂(le) 文明留下的深刻印記,從(cong) 內(nei) 而外透露著東(dong) 方雅韻。
記者從(cong) 江蘇大劇院獲悉,不同於(yu) 劇院演出舞台上有可以“升起”的樂(le) 池輔助,此次B站跨年晚會(hui) 呈現的是“定製版”《遊園》,為(wei) 讓選段帶來“不縮水”的審美體(ti) 驗,導演還對舞段進行了適合晚會(hui) 舞台的細微修改。
中國人對東(dong) 方美學向來毫無抵抗力,果然演出時彈幕就占滿了屏幕——
“十二金釵的多次定格,簡直就是一幅幅絕美的世界名畫”“像花朵一樣美好易逝,真正理解了‘千紅一哭,萬(wan) 豔同悲’的含義(yi) ”“最美一段,根本看不過來啊,眼睛好忙,這個(ge) 身姿身段神韻誰懂啊,真是迷得我神魂顛倒”“這可是各個(ge) 舞團的首席姐姐們(men) 啊,簡直絕絕子”“單方麵宣布,《遊園》全場最佳”“就這一個(ge) 片段,就足以驚豔了,迫不及待想走進劇場看!”
選段《遊園》播出後,詞條“紅樓夢 絕殺”等立即登上熱搜,視頻播放量各平台居高不下,舞者們(men) 驚豔的舞姿引來網友熱議。
選段《花葬》亮相“舞典華章” 靈魂呐喊展現本真魅力
2023年12月27日晚,中國舞蹈界年度巡禮活動“舞典華章”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不同民族、不同題材、不同形式的14支作品,體(ti) 現了舞蹈創作者的思考,更彰顯出舞蹈藝術百花齊放的景象。
民族舞劇《紅樓夢》帶去的是《花葬》選段,十二金釵,十二把高背椅,十二件華美彩衣,觀眾(zhong) 們(men) 在舞台上看到由她們(men) 帶來的靈魂呐喊,淋漓盡致,一氣嗬成……一舞完畢,收獲了觀眾(zhong) 經久不息的掌聲。
選段《花葬》在民族舞劇《紅樓夢》中第十一章, 如果說前麵的段落,多是用舞蹈來還原《紅樓夢》中的經典故事情節,那“花葬”則是跳出了主創們(men) 對生命的思考。
這場戲已非簡單的情節舞蹈、情緒舞蹈或情境舞蹈,而是蘊含一種藝術的哲思,是演員跟劇中角色的心靈對話,是觀眾(zhong) 跟《紅樓夢》進行靈魂溝通的重要場次——大觀園繁花落去,一眾(zhong) 芬芳煙消雲(yun) 散,故事重置,一切歸零。十二位身著素衣的女子端坐在十二把高背椅上,她們(men) 或跌落,或撕扯,或掙脫,或痛苦,或呐喊,卻依然擺脫不了“椅子”對她們(men) 的禁錮,她們(men) 的青春和生命都被殉葬於(yu) 此,被困在了“大觀園”。
青春的綻放與(yu) 盛開、生命的燃燒與(yu) 凋零,被打開又被打破……看得觀眾(zhong) 唏噓不已。
央視《國家舞台》揭秘台前幕後 主創們(men) 稱“這是我的人生舞劇”
舞台藝術,是簡單且複雜的藝術。好不好看,是簡單的,一眼就能看到的;創作過程中的日拱一卒,卻是複雜的多工種多維度的磨合前進。演員們(men) 的忐忑、導演對藝術的追求、舞美設計的精雕細琢,幕後的輕鬆日常……
就在2023年12月3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節目《國家舞台》開播,第一集呈現的就是民族舞劇《紅樓夢》的台前幕後。
民族舞劇《紅樓夢》的美學是傳(chuan) 統美學,它的審美、氣息,包括舞美、服裝細節等的設計上,都用了中國傳(chuan) 統的語匯去進行包裝、解構、整合。節目以一個(ge) 多小時的時長,用真實記錄的方式揭秘了它的誕生過程。
很多網友看完節目後表示,見證了民族舞劇《紅樓夢》從(cong) 零到一的華美綻放,也從(cong) 另一個(ge) 維度,近距離感受到了光影交織的舞台魅力。
兩(liang) 位導演黎星和李超感慨表示,還記得剛接到這個(ge) 項目時的忐忑。雖然創作之路並非一路坦途,但主創們(men) “初生牛犢不怕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新創作,大家將對待傳(chuan) 統文化的敬畏之心和藝術創作的“野心”同樣捧在手心,有敬畏有克製也有奔放,要呈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力量、中國東(dong) 方美學的力量,“我們(men) 的根永遠深係著傳(chuan) 統,但是我們(men) 麵向的觀眾(zhong) 和創作的方向永遠是未來”,最終實現破繭成蝶,引人入“夢”。
節目中,主創主演、幕後工作人員們(men) 紛紛敞開心扉聊創排故事,有淚水、有汗水,也有大笑,有成就感、有滿足感,也有歸屬感。他們(men) 表示,在該劇數月甚至數年的創作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成長,很想一直“住”在這部劇裏,“這是我的人生舞劇”。
江蘇大劇院總經理廖屹談及民族舞劇《紅樓夢》在年輕觀眾(zhong) 中引發的“紅樓熱潮”時認為(wei) ,“自古英雄出少年”,《紅樓夢》這樣的鴻篇巨製,就應該由年輕人來解讀。而民族舞劇《紅樓夢》也確實是用青春“讀本”完成了傳(chuan) 統文化的當代解讀,至此引發了各方的熱烈討論。
多維度破圈熱議一浪高過一浪 眾(zhong) 網友在線催“2024巡演計劃”
多維度破圈,多重討論,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向2023年交了一份完美答卷——
除了B站晚會(hui) 的驚豔絕倫(lun) ,《國家舞台》的幕後剖析,以及“舞典華章”華美亮相,這一年,民族舞劇《紅樓夢》還喜獲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迎來了百場演出。
各種上熱搜,吸引了更多關(guan) 注的目光,那麽(me) 問題也來了。記者看到,很多網友在江蘇大劇院多個(ge) 社交平台的官方賬戶下在線催“2024巡演計劃”。
有網友說,年末這些節目都看了,簡直美呆了,感覺2024年的演出票更難搶了。還有網友直接哀怨表示,此前從(cong) 沒搶到過票,2024年是不是也該輪到自己看上一場了。好多網友在線祈求“2024年一定要搶到票”。更多的人在問,趕緊“接著奏樂(le) 接著舞”,“2024年巡演計劃快快出爐”“2024年的場次啥時候官宣呀”。
記者從(cong) 江蘇大劇院獲悉,新一年的巡演場次即將公布,敬請關(guan) 注官方平台的消息。
(來源:揚子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