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用“長牙齒”硬措施守護安全

發布時間:2024-01-05 15: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陳溯 郭超凱)1月3日至4日,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hui) 議在京召開,應急管理部黨(dang) 委書(shu) 記、部長王祥喜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他強調,要全麵抓實安全生產(chan) 、防災減災救災、應急能力、管理體(ti) 係固本強基,全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

  會(hui) 議指出,2023年,麵對各類災害事故風險明顯上升的嚴(yan) 峻挑戰,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隊伍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風險,全力應對各類災害事故,著力完善應急管理體(ti) 係,全麵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大力建設堪當時代重任的幹部隊伍,保持了全國安全生產(chan) 和防災減災救災形勢的總體(ti) 平穩。

  會(hui) 議強調,把固本強基作為(wei) 當前應急管理工作主題,推進應急管理事業(ye) 高質量發展,要更加注重預防為(wei) 主,深入分析製約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短板,突出源頭防控,加快建立以風險治理為(wei) 中心的應急管理體(ti) 係。要更加注重問題導向,聚焦突出問題,研究內(nei) 在規律,認真總結重大災害事故經驗教訓,著力從(cong) 本質上提出解決(jue) 問題的創新思路和舉(ju) 措。要更加注重製度發力,堅持與(yu) 時俱進完善應急管理製度體(ti) 係,堅持用製度思維發現問題,以製度創新解決(jue) 問題,以製度剛性落實責任,運用製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衝(chong) 擊。要持續向基層末梢聚焦發力,深入了解掌握本地區存在的突出風險隱患,把責任措施落實,把基層基礎夯實。要更加注重務實作風,腳踏實地、不務虛功,勇於(yu) 擔當、敢於(yu) 較真、善於(yu) 碰硬,用“長牙齒”的硬措施守護安全。

  會(hui) 議指出,安全生產(chan) 要強治本、見實效。全麵開展安全生產(chan) 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聚焦當前製約安全生產(chan) 的深層次矛盾問題,著力抓企業(ye) 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體(ti) 係完善、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安全科技支撐和工程治理、從(cong) 業(ye) 人員安全素質提升、安全管理體(ti) 係建設、精準執法和幫扶、全民安全素質提升,努力實現本質安全水平大的提升。全力防範重點領域重大風險,礦山方麵要強力開展行業(ye) 安全整治,全麵排查“過篩子”,紮實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超前治理;危化品方麵要製定化工企業(ye) 異常工況安全處置準則,深入推進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提升,持續防控高危細分領域安全風險;消防方麵要對重點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拉網式”排查,全麵整治突出風險隱患,防止漏管失控;工貿方麵要突出高風險領域、高風險場所、高風險作業(ye) ,深入開展排查整治。同時,有效發揮各級安委辦職能作用,指導督促各有關(guan) 部門有力推進本行業(ye) 領域安全生產(chan) 治本攻堅。防災減災救災要強能力、健機製。實施好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聚焦最突出的短板弱項,高質量推進預警指揮、救援能力、巨災防範、基層防災工程實施,加快建成跨地域、跨層級、跨部門的災害預警指揮體(ti) 係,支持基層實施一批物資儲(chu) 備、實戰實訓、戰勤保障等基礎設施改造升級項目,完善震害防禦數據係統和構造探察裝備,加快補齊應急救援隊伍裝備短板。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機製。防汛抗旱要全麵壓實各級各方責任,強化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抗震救災要推動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優(you) 化應急響應機製,完善多層次應急避難場所;森林草原防滅火要加強監測預警新技術、新裝備、新係統應用,健全源頭管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治長效機製;救災救助要修訂完善地方各級預案,完善救災物資儲(chu) 備和快速調撥機製;綜合減災要健全自然災害風險普查評估常態化機製,深化普查成果應用。

  會(hui) 議要求,應急能力要強體(ti) 係、聚合力。建強各級應急指揮部體(ti) 係,堅持係統觀念、實戰牽引、科技賦能,強化應急指揮場所功能建設,健全工作機製,提升保障能力,基本形成部省市縣上下貫通、協調聯動的應急指揮部體(ti) 係;深化消防救援隊伍整合改革,堅持統一領導、分級指揮,中央主建、地方主用等重大原則,完善條塊結合、以條為(wei) 主的雙重管理體(ti) 製;打造綜合救援攻堅力量,加強救援力量和裝備配備,提升快速機動響應能力,全麵提高應對複雜任務的實戰本領;統籌各類救援力量建設,優(you) 化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規劃布局,加強應急救援專(zhuan) 業(ye) 力量建設,推動形成多元化應急救援力量體(ti) 係。(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