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吉林多地上演冰湖騰魚 冬捕經濟帶大有“錢”景

發布時間:2024-01-08 16: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吉林1月7日電 題:吉林多地上演冰湖騰魚 冬捕經濟帶大有“錢”景

  作者 郭佳 石洪宇 高龍安

  漁網從(cong) 冰洞緩緩拉出,一條條大鯉魚隨網出水,現場遊客瞬時歡呼起來。

  吉林省磐石市第三屆冬捕文化節6日下午開幕,數千名遊客在仙人湖冰麵上圍觀冰湖騰魚盛景,近40斤重的頭魚在拍賣環節拍出28888元(人民幣,下同)。

  六旬漁工劉誌民介紹,近些年冬捕為(wei) 當地吸引來不少遊客,拍頭魚、吃鐵鍋燉魚很流行。

  現場,遊客們(men) 圍在出魚口,挑選合適的鮮魚。來自廣東(dong) 的黃禮先一家買(mai) 到一條30多斤的鯉魚,所有人臉上都掛著笑意。“第一次來東(dong) 北旅遊,買(mai) 條魚紀念一下。”在漁工建議下,他們(men) 打算去附近的農(nong) 家樂(le) 把魚燉了。

  每年12月下旬開始,吉林省各地便會(hui) 掀起冬捕活動高潮,查幹湖、磐石、向海、鎮賚等地的冬捕規模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2023年12月29日,在吉林省鎮賚縣開幕的中國北方漁島冬捕漁獵文化暨冰雪旅遊節上,一網出魚15萬(wan) 斤,6條頭魚在拍賣中共拍出273.3328萬(wan) 元,其中1號頭魚拍出99.9999萬(wan) 元。

  在這之前啟幕的查幹湖冬捕儀(yi) 式,頭魚更以139.9999萬(wan) 元被一家企業(ye) 拍得。查幹湖冬捕始於(yu) 遼金時期,一直延續著人工鑿冰窟、人工布網、馬拉絞盤拉拽漁網的原始捕魚方式,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記者采訪獲悉,每年的冬捕季成了吉林省漁民的“忙季”,吸引五湖四海的遊客前來觀賞冰湖美景、品嚐美味鮮魚,也為(wei) 各地水產(chan) 銷售成功引流,形成了固定且長期的經濟效應。各地還將冬捕與(yu) 冰雪旅遊結合起來,形成一條“冬捕經濟帶”。

  家住查幹湖畔的漁家姑娘曲麗(li) 傑,近一個(ge) 月隻忙兩(liang) 件事:接待食客和往外地發魚。她家院子裏擺滿了保溫箱,裏麵裝的是二三十斤的胖頭魚,還配有她秘製的燉魚醬。

  快捷的物流運輸和科學的保鮮方式,讓千裏之外的食客也可以品嚐地道的查幹湖魚,北京、河北、廣東(dong) 、四川、海南……曲麗(li) 傑的客戶遍布各地。

  曲麗(li) 傑告訴記者,每年冬捕的熱度能持續到春節前後,今年春節相對較晚,這也讓魚的熱銷季有所延長。(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