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三大“脆皮”症狀:記憶力下降、情緒差、免疫力下降
最近一段時間,“脆皮青年”“脆皮大學生”成了一些年輕人的新標簽。打個(ge) 哈欠脫臼了,摔一跤骨折了,換件衣服扭到腰了……不少網友分享自己的“脆皮”經曆,在自嘲之餘(yu) ,更是為(wei) 年輕人敲響了身體(ti) 健康的警鍾。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3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3.0%的受訪青年自感處於(yu) 亞(ya) 健康狀態,且上班族的比例高於(yu) 在校大學生。91.1%的受訪青年支持校園時期係統全麵地推進健康教育。
“今天是這兒(er) ,明天是那兒(er) ,突然就不舒服了”
95後張愛檸在三線城市工作,但她感覺自己並不像大家印象中的“小鎮青年”那樣安樂(le) 閑逸,而是有很大壓力。每天下班後,張愛檸都感覺沒什麽(me) 力氣,晚上難入睡,白天又很困。最近體(ti) 檢查出來她的身體(ti) 多處有結節,尿酸高。現在一到換季,她的身體(ti) 就會(hui) 出現一些小問題。“起疹子、牙齦腫痛……今天是這兒(er) ,明天是那兒(er) ,突然就不舒服了”。張愛檸感慨,小病也挺折磨人,讓她心情總是不太好。
“按照中醫的說法我是心肝腎氣血虛弱,濕氣重。”入職一年多的周仁光自嘲是“脆皮打工人”,今年體(ti) 檢結果顯示,他也有結節。周仁光感覺,特別是“陽”過兩(liang) 次之後,免疫力明顯下降了,體(ti) 質變差了,“現在壓力一大就會(hui) 長痘,嗓子痛,偶爾還會(hui) 咳嗽”。
調查顯示,在年輕人的各類健康困擾中,記憶力下降(43.4%)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情緒差、不穩定(42.2%),免疫力下降(41.9%)排在第三位。其他問題還有:睡眠質量差(38.7%)、視力下降/眼部幹澀等(38.0%)、脫發(34.4%)、皮膚狀態差(27.5%)、口腔問題(牙痛/牙周炎等)(23.6%)、身材問題(肥胖/消瘦)等。
針對這組數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營養(yang) 科主任、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注冊(ce) 營養(yang) 師劉金英分析,排在前三位的健康問題很能反映現在年輕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她介紹,很多身體(ti) 問題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例如經常熬夜,睡眠質量會(hui) 變差,生物鍾亂(luan) 了,記憶力也會(hui) 減退,還會(hui) 影響情緒。還有長期的營養(yang) 不均衡,會(hui) 導致體(ti) 內(nei) 代謝紊亂(luan) ,使免疫力降低、記憶力減退。另外,長期待在室內(nei) ,不曬太陽,對情緒也會(hui) 有影響,而且睡眠質量會(hui) 變差。這些都是連鎖反應。”
“脆皮”一詞火爆網絡說明年輕人身體(ti) 亞(ya) 健康已較為(wei) 普遍
00後大學生周鑫平時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第二天沒課時“早午飯一起解決(jue) ”,整個(ge) 人時常處於(yu) 疲乏無力的狀態,學習(xi) 效率很低。持續一段時間後,他發現自己掉發有點多。“還有點低血糖,偶爾有頭暈症狀。現在一上火,嘴角就會(hui) 反複起皰疹。”如今,周鑫開始重視自己身體(ti) 亞(ya) 健康的問題了。
數據顯示,63.0%的受訪青年感覺身體(ti) 處於(yu) 亞(ya) 健康狀態,7.5%的受訪青年表示“不好說”,不到三成(29.5%)認為(wei) 自己挺健康。交互分析顯示,上班族感覺身體(ti) 亞(ya) 健康的比例(64.4%)高於(yu) 在校大學生(59.5%)。年齡上,受訪85後感覺亞(ya) 健康的比例最高(69.8%),其次是90後(67.6%),95後相對最低(57.4%)。
在北京一所公立中學擔任美術教師的齊稔說,心理壓力是目前自己健康的一大威脅。“從(cong) 去年找工作開始,壓力就比較大,臨(lin) 近畢業(ye) 又和男友分手,情緒也不好。身體(ti) 陸續出現一些小症狀。”雖然最終順利入職,但齊稔感覺眼下的工作壓力仍然不小,時常會(hui) 焦躁、沉悶。“我前陣子生了一場病,才恢複沒多久”。
劉金英認為(wei) ,“脆皮”一詞火爆網絡,引起年輕人的共鳴,說明年輕人亞(ya) 健康問題已比較普遍。談及很多年輕人存在的壓力問題,她特別提醒,要正確看待壓力,“在很多人眼中,壓力會(hui) 帶來消極作用,但要知道,存在一定的壓力是正常的,而且我們(men) 實際麵對的壓力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麽(me) 大。麵對眼前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去做就好了,不要想太多或提前擔憂結果。”
91.1%受訪青年支持校園時期係統全麵地推進健康教育
齊稔分析,在健康意識的培養(yang) 上,學校教育對孩子有深遠持久的影響,從(cong) 小進行健康教育,有利於(yu) 健康意識在學生心中紮根,也能讓良好的生活理念融入生活每時每刻,更能實現“知行合一”。而且,她認為(wei) ,校園健康教育能提高學生個(ge) 人防護意識,有利於(yu) 健康成長。
對於(yu) 從(cong) 小養(yang) 成鍛煉習(xi) 慣的益處,齊稔深有體(ti) 會(hui) 。她說,自己小時候身體(ti) 素質比較差,總生病,後來從(cong) 小學四年級開始堅持鍛煉,每天跑步、跳繩、做仰臥起坐,每周還能保證一次遊泳。“有一年假期,爸媽送我去學跆拳道,我對日常鍛煉有了更多科學的認知,身體(ti) 素質也明顯提升了。”
將健康意識融入生活每一刻,91.1%的受訪青年支持校園時期係統全麵地推進健康教育。
劉金英表示,健康教育入校園很重要,能夠讓孩子真正懂得並發自內(nei) 心地認同健康生活的理念,盡早養(yang) 成健康生活的習(xi) 慣並長期堅持下去。“現在部分小學開展了食育教育,也是希望孩子們(men) 從(cong) 小在飲食上形成健康的意識,養(yang) 成好習(xi) 慣。”
她認為(wei) ,健康教育入校園可以結合短視頻科普的形式。“尤其對於(yu) 小學生,要像講故事那樣講給他們(men) ,這樣他們(men) 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可以在班會(hui) 上開展健康飲食的相關(guan) 活動,每學期安排一兩(liang) 次也能產(chan) 生一定效果。”此外,還應該結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yu) 其中,“對於(yu) 飲食健康、身體(ti) 機能提升等,可以邀請專(zhuan) 業(ye) 人士來介紹。學生可以以小組形式,結合相關(guan) 主題開展一些活動,例如挑選辨認食材等,隻有自己做過了,印象才會(hui) 更深刻”。
她建議,健康教育在高校可以作為(wei) 必修課。“學生在課間可以補充一些水果、堅果類的健康食品,有利於(yu) 保持大腦活力,更好地集中精力。平時可以組織戶外活動。總之,大家要注重營養(yang) 、注重鍛煉、注重健康。”
參與(yu) 本次調查的受訪青年中,00後占26.1%,95後占26.4%,90後占29.6%,85後占17.9%;在校大學生占25.0%,上班族占71.0%,其他占4.0%;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占33.5%,二線城市的占38.9%,三四線城市的占20.8%,城鎮或縣城的占5.8%,鄉(xiang) 村的占1.0%。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齊稔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xi) 生 黃子涵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