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應向綠色要動能
綠色製造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題中應有之義(yi) 。在中國製造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綠色化和數字化互為(wei) 補充、相互促進。一方麵,數字化技術和成果能推進綠色製造;另一方麵,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相互融合,能產(chan) 生更多新技術。
在“三碼”之外,部分企業(ye) 又多了一項身份認證——“企業(ye) 綠碼”。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綠色製造名單,並麵向綠色工廠試點推行“企業(ye) 綠碼”,對綠色化水平進行量化分級評價(jia) 和賦碼,直觀反映企業(ye) 在所有綠色工廠中的位置以及所屬行業(ye) 中的位置。
公布綠色製造名單、推行“企業(ye) 綠碼”,是為(wei) 了引領提升製造業(ye) 綠色化水平。綠色工廠在獲得“企業(ye) 綠碼”後,可向其采購商、金融機構、有關(guan) 政府部門等出示,證明自身綠色化發展水平。“企業(ye) 綠碼”每年更新一次,此次發布的綠色製造名單會(hui) 動態調整,有進有出。顯然,這是要加強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和動態管理,樹立領軍(jun) 標杆,引導綠色工廠持續對標、提升水平,帶動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協同轉型,推動綠色製造邁上新台階。
綠色製造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題中應有之義(y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要走生產(chan) 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hui) 效益好的新增長路徑。綠色製造是現代化製造模式,其核心在於(yu) 推動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當前,環境汙染問題依然嚴(yan) 峻,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jue) 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我國還處於(yu) 工業(ye) 化快速發展期,產(chan) 業(ye) 結構仍未跨越高消耗、高排放階段。要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瓶頸,守護好美麗(li) 藍天,必須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製造體(ti) 係,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
發展綠色製造不僅(jin) 有低碳環保的“麵子”,也有經濟價(jia) 值的“裏子”。相較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動力往往不夠,不少企業(ye) 認為(wei) 這是“賠本賺吆喝”。事實上,在綠色製造過程中應用的綠色技術、綠色材料等,不僅(jin) 能幫助企業(ye) 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減少能耗、降低成本,還能提升產(chan) 品品質、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已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青睞綠色產(chan) 品,願意為(wei) 綠色創新買(mai) 單,綠色消費蔚然成風。比如,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新能源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44.5%;太陽能工業(ye) 用超白玻璃、單晶矽等綠色材料產(chan) 品產(chan) 量均增長30%以上。
在中國製造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綠色化和數字化互為(wei) 補充、相互促進。一方麵,數字化技術和成果能推進綠色製造。比如,生產(chan) 銷售等環節互聯互通,將數據要素投入生產(chan) 等,有利於(yu) 減少資源消耗、提升生產(chan) 效率;再如,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後采集到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數據,可以自動監測並分析節能降耗情況。另一方麵,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相互融合,能產(chan) 生更多新技術。比如,數字技術與(yu) 綠色能源技術融合,帶來了數字化的綠色能源低碳技術。下一步,著重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綠色製造領域的應用,將產(chan) 生更多化學反應。
推進綠色製造,既要開源也要節流。事實證明,綠色產(chan) 品大有市場空間。以環保裝備製造業(ye) 為(wei) 例,近年來產(chan) 值年複合增長率高達9.3%。地方政府、企業(ye) 等都更有積極性去培育綠色水平更高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大幅增加綠色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逐步構建起從(cong) 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的全鏈條綠色產(chan) 品供給體(ti) 係。同時,也要注重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綠色升級,鼓勵企業(ye) 用高效綠色的生產(chan) 工藝和技術裝備去改造傳(chuan) 統製造流程,支撐起綠色製造的“基本麵”。
齊頭並進、有增有減,才能有效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chan) 過程清潔化、產(chan) 品供給綠色化、製造流程數字化,為(wei) 中國製造加入更多綠色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