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性消費前景可期
要把擴大服務消費作為(wei) 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抓手,通過政產(chan) 學研合作,編製出對各方具有實用價(jia) 值的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指南,從(cong) 而為(wei) 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的支撐。
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服務性消費。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社會(hui) 需求的轉換,消費正在從(cong) 實物型向服務性消費轉型,以舒適型、發展型、享受型消費為(wei) 代表的服務消費在居民消費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人均服務消費達到5675元,占比達到44.5%,較2022年提高了1.2個(ge) 百分點。
服務消費占比提高
“根據國際經驗來看,服務消費在人均收入超過1萬(wan) 美元時出現較快增長,在整個(ge) 消費盤子裏的占比將出現一個(ge) 持續增加的過程。”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教授李勇堅表示,我國在2022年的經濟總量已達到121萬(wan) 億(yi) 元,人均GDP達到85698元,比2021年實際增長3%。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liang) 年保持在1.1萬(wan) 美元以上,居民的消費模式日益向發達國家接近,服務消費占比將越來越高。
服務性消費前景可期的基石來自於(yu) 與(yu) 日俱增的經濟發展規模,更離不開中央的高度重視。2023年7月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從(cong) 擴大餐飲服務消費、豐(feng) 富文旅消費、促進文娛體(ti) 育會(hui) 展消費、提升健康服務消費等方麵,提出了擴大服務消費的具體(ti) 舉(ju) 措。
服務消費與(yu)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息息相關(guan) ,覆蓋範圍相當廣泛,為(wei) 什麽(me) 將促進消費的關(guan) 注點聚焦到餐飲、文旅等方向呢?
順著不同代際消費人群的特征、行為(wei) 和心理需求去看,一扇呈現當下消費市場的窗口就在眼前。
——“95後”等新成長消費人群成為(wei) 消費群體(ti) 中最活躍的一部分。他們(men) 更偏向精神消費、個(ge) 人興(xing) 趣,願意在餐飲、旅遊、文娛、健康、便利等方麵支出更多資金。他們(men) 還是我國移動網民的主體(ti) 人群,所偏好的潮流商品和內(nei) 容消費“以審美畫圈”,帶動了教育、科技和綠色環保等領域市場新機遇。
——30歲以上的中等收入人群數量逐漸擴大。麵對贍養(yang) 老人、教育子女的現實,他們(men) 更傾(qing) 向於(yu) 理性消費和剛性支出,因此提高品質、便捷消費才能滿足他們(men) 的實際需求。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數據顯示,2023年,即時配送行業(ye) 繼續保持增長,市場規模增速趨於(yu) 穩定,預計全年訂單量超過470億(yi) 單,同比增長20%左右。
——我們(men) 已經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hui) ,新時代的老人們(men) 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願望同樣不遜色。衣食住行之外他們(men) 更需要在健康、家政、護理、照料等方麵提升服務品質。根據人社部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100個(ge) 職業(ye) 排行,家政服務員、保潔員位列前十,家政從(cong) 業(ye) 人員數量與(yu) 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缺口。
拚服務就是搶賽道
餐飲業(ye) 是2023年服務消費的重要觀察點。根據中國烹飪協會(hui) 開展的假期餐飲市場調研,2023年春節、“五一”、中秋國慶,受訪餐飲企業(ye) 營業(ye) 收入與(yu) 2022年同期相比實現大幅增長,分別上漲24.7%、149%、67.5%。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證實了餐飲行業(ye) 的現狀。2023年1月至10月,全國餐飲收入41905億(yi) 元,同比上升18.5%,比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11.6個(ge) 百分點,總體(ti) 規模達到同期最高水平,預計全年有望衝(chong) 擊5萬(wan) 億(yi) 元。
從(cong) 宏觀經濟到細分市場,現製飲品的發展規模在2023年餐飲行業(ye) 中分外亮眼。中秋國慶雙節期間,現製飲品迎來銷量暴增:喜茶銷量環比節前增長500%;奈雪的茶假期售出超過1000萬(wan) 杯茶飲;古茗假期銷量接近4000萬(wan) 杯。同時,國內(nei) 現製飲品市場欣欣向榮,出海開店成為(wei) 現製飲品類餐企的重要戰略布局。甜啦啦海外首城落地印尼,雅加達6家門店齊開;挪瓦咖啡服務覆蓋超過150座城市;喜茶登陸英國倫(lun) 敦;蜜雪冰城在印尼開設約1500家店;霸王茶姬全麵布局新馬泰地區;瑞幸咖啡、庫迪咖啡等多家門店進軍(jun) 海外市場,積極出海。
生意火紅的同時,餐飲行業(ye) 之“卷”成為(wei) 各方關(guan) 注的焦點。
不久前,“海底撈科目三”連上熱搜。對於(yu) 這家一向被視為(wei) 餐飲業(ye) 服務“標杆”的企業(ye) 來說,從(cong) 門迎接待到美甲、手護、擦鞋等等位服務,從(cong) 訂餐準備到給小朋友、孕媽媽準備小禮物,這兩(liang) 年海底撈輸出了不少“名場麵”。“科目三”舞步的出現,讓人感歎“果然是海底撈”。
餐飲業(ye) 拚服務其實就是搶賽道。在北京亞(ya) 運村某湖北菜餐廳,一道燉雞湯在客人預訂後,要用4個(ge) 小時在京郊的食品供應車間下鍋熬煮,再送進餐廳。上菜的服務員魏明說:“這個(ge) 行業(ye) 大家現在都這樣,想盡辦法吸引回頭客。”
餐飲企業(ye) 為(wei) 什麽(me) 下大力氣拚服務,中國烹飪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隨著競爭(zheng) 壓力、經營壓力不斷攀升,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口味、營養(yang) 等需求持續增長,加上市場多元化需求的發展,使得餐飲企業(ye) 在提升餐飲品質的同時,自然而然考慮以增值服務吸引消費客源。
可以看到,麵對消費趨勢的改變,一批連鎖餐飲企業(ye) 紛紛開啟“降價(jia) 不降質”模式,以適應市場需求。對此,中國烹飪協會(hui) 建議,消費者更加務實和理性,不再為(wei) 單純的高端品牌和浮誇的營銷宣傳(chuan) 買(mai) 單,餐飲企業(ye) 應當積極踐行“減油”“減鹽”“減糖”等營養(yang) 健康理念,重視食物的營養(yang) 價(jia) 值、成分質量和健康影響,推出健康飲食菜單。同時,企業(ye) 應在技術和技藝上深入研究、積極提升,科學管理優(you) 化“質價(jia) 比”,運用數字化增強營銷水平,通過具體(ti) 措施實現服務提升。
數字化驅動新機遇
信息化大潮席卷消費市場每個(ge) 角落,服務消費成為(wei) 數字化應用的受益者。
“服務類產(chan) 品無法被‘擁有’,無法被儲(chu) 存、帶走或以後使用。因此服務能力一旦被閑置,將造成永久性浪費。”李勇堅分析,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持續改善消費者體(ti) 驗,從(cong) 而推動服務消費的增長。
數字化技術正在通過對消費端進行數字化改造,引導消費者形成線上消費、線上體(ti) 驗、線上支付,完成消費過程。在供應端,通過對服務整個(ge) 鏈路的數字化改造,形成一個(ge) 精準而高效的係統,從(cong) 而更好地改善消費者體(ti) 驗,促進服務消費。
觀察餐飲行業(ye) ,數字化發展對餐飲業(ye) 增收、降本提效作用明顯。美團財務年報顯示,2022年美團即時配送訂單量同比增長14%,達到177億(yi) 單,其中餐飲外賣單日訂單量峰值突破6000萬(wan) 單。直播、小程序等實現企業(ye) 營銷的同時,也充分滿足了大眾(zhong) 多元消費需求。
數字化廣泛應用,為(wei) 服務業(ye) 改善消費體(ti) 驗提供了契機。在李勇堅看來,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更難於(yu) 製造業(ye) ,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更大力度支持。要把擴大服務消費作為(wei) 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抓手,“通過政產(chan) 學研合作,提煉出服務業(ye) 數字化的共性特征、工具和邏輯,編製出對各方具有實用價(jia) 值的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指南,從(cong) 而為(wei) 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的支撐,更好地促進服務消費。”(記者 敖蓉)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