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播劇《繁花》看滇菜“出滇記”
中新網昆明1月14日電 (陳雪蓮)“百香果酸辣鮮肉米線,可是《繁花》黃河路打卡套餐的首選。”在熱播劇《繁花》大火之後,上海黃河路、進賢路成了網紅打卡地,網友“散步學家”近日花費45元,在黃河路點了劇中男主角最愛的雲(yun) 南米線,吃得津津有味,也不忘拍照,發小紅書(shu) 。
大上海的美食不僅(jin) 融合中西,也將中國天南海北的美食收入囊中。滇菜,在其間自占一席。近日,追尋“繁花”的觀眾(zhong) 和遊客蜂擁至餐館雲(yun) 集的上海黃河路嚐鮮,一家滇菜館,趁機推出劇中人物點的過橋米線套餐,生意火爆。
“雲(yun) 南的米線,除了最著名的過橋米線,還有大鍋米線、小鍋米線、豆花米線、雜醬米線......”雲(yun) 南省餐飲與(yu) 美食行業(ye) 協會(hui) 特邀副會(hui) 長李曉林說,雲(yun) 南米線,吃一個(ge) 月也可以不重樣,“而米線也僅(jin) 是滇菜百花園中的一個(ge) 單元。”
中國的飲食文化,可以從(cong) 地域與(yu) 經濟、民族與(yu) 宗教、食品與(yu) 食具、消費與(yu) 層次、民俗與(yu) 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ti) 現出不同的使用價(jia) 值。而崇尚“原料調料自然美、烹飪崇尚簡約美、怪在奇異食俗美、古樸純真風情美、融匯南北包容美。”的滇菜,就是最直觀展現雲(yun) 南多元民族風情和地域文化特征的一個(ge) 感官表達。
影視作品往往也是現實的寫(xie) 照。《繁花》劇中的上海雲(yun) 南餐館“菜香不怕巷子深”,而現實中位於(yu) 上海進賢路的雲(yun) 南餐館“南蠻子”藏得夠深,在街麵上都沒有一個(ge) 完整的門頭,卻有很多喜愛滇菜的老饕慕名而來。
不光在上海,在北京,地方風味濃鬱、民族特色鮮明的雲(yun) 南菜讓馮(feng) 小剛、薑文等導演讚不絕口。這就是北京第一家雲(yun) 南菜餐廳“滇峰樓”。
1990年,老知青劉鳳文從(cong) 雲(yun) 南回到北京,因無法忘懷雲(yun) 南那獨特的口味與(yu) 菜品,與(yu) 妻子謝淑平創辦了“滇峰樓”,因其豐(feng) 富的生態原料,獨特的工藝技法,鮮明的民族特色而備受讚譽。他家的蘸水魚鼎鼎大名,酸甜可口的百香果火鍋、彌勒沸騰牛肉、哈尼蘸水雞、香菠蝦仁、滇峰私房鴨舌……令顧客回味無窮,為(wei) 滇菜點讚。
有意思地是,在北京走紅後,創始人劉鳳文又返回雲(yun) 南昆明開店。如果說“滇峰樓”打響了滇菜在北京的第一槍,那麽(me) 真正代表滇菜打響全國名聲的當屬雲(yun) 海肴·雲(yun) 南菜餐廳。15年前,這家餐廳由4名大學生合夥(huo) 在北京開設,不到10年間,相繼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開辦100多家餐廳。2015年,被雲(yun) 南省餐飲與(yu) 美食協會(hui) 評為(wei) 滇菜“進京入滬下南洋”首席示範企業(ye) 、最具活力成長型企業(ye) 。
全國的顧客在雲(yun) 海肴·雲(yun) 南菜用餐,不僅(jin) 可以快速享用到雲(yun) 南多種特色美食,更能品嚐這裏別致的美食創新。雲(yun) 海肴·雲(yun) 南菜昆明總店店長李鍵告訴記者:“我們(men) 最有特色的創新菜品是,香茅草羅非魚,雲(yun) 南特有的傣族香茅草包著羅非魚一起烤,吃起來很香嫩,還有將黑鬆露、牛肝菌與(yu) 牛蛙融合製作的黑鬆露牛肝菌燜牛蛙,我們(men) 自創的飲品野生酸角樹莓汁很受歡迎,以及飯後甜點黑糖豆花,桌桌必點。”
如今,滇菜在傳(chuan) 承中不斷創新發展,已然是異彩紛呈。“進京、入滬、下南洋”更是風生水起。李鍵說,“我們(men) 這一代雲(yun) 南餐飲人,有責任讓那些正在逐漸消失的傳(chuan) 統滇菜文化遺產(chan) ,在係統地挖掘、研究、應用、呈現後,走向更廣闊的舞台,向世界展示滇菜飲食文化獨有的魅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