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智能牌拓寬新賽道 家庭“大件兒”加速迭代
家庭“大件兒(er) ”加速迭代
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呈現升級發展態勢,其中耐用品的更新迭代能夠較好滿足居民的品質生活需求,是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體(ti) 現之一。
說起耐用消費品,其實就是家裏的“大件兒(er) ”,從(cong)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三轉一響”——縫紉機、自行車、手表和收音機,到如今的電視機、空調、汽車等。居民生活水平“節節高”的幸福密碼,就藏在這些不斷升級換代的家庭“大件兒(er) ”裏。
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xiang) 居民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不斷增多。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wei) 43.5輛,比上年增長4.3%;每百戶排油煙機擁有量為(wei) 64.6台,增長2.4%;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wei) 133.9台,增長2.1%。麵對居民消費需求的加速迭代、拓展,耐用消費品也迎來品質升級和智慧更新。
打好智能牌
家住北京市東(dong) 城區的鄭海亮工作之餘(yu) 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家居賣場。“我家是老房子,衛生間地漏總是反水有臭味。本來隻是想看看有什麽(me) 解決(jue) 辦法,逛得多了覺得智能馬桶、智能浴霸都非常好用,現在打算把整個(ge) 衛生間重新裝修一遍。”鄭海亮說。
在居然之家通州智能家居體(ti) 驗中心,近10萬(wan) 平方米的6層場館內(nei) ,入駐品牌商家超過340個(ge) ,智能、體(ti) 驗業(ye) 態占比近70%,涵蓋從(cong) 設計到裝修,從(cong) 購買(mai) 建材到家具配套、軟裝布藝以及智慧家電等各個(ge) 消費環節。賣場首層規劃的智能家居家電專(zhuan) 區,還引進了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設備和智能安防係統等相關(guan) 業(ye) 態,能夠展現車與(yu) 家之間的聯動。當車主啟動回家模式時,車機自動發起回家導航,同時可以通過全屋智能中控屏告知家人路況、天氣和預估到家時間;家中無人時,可在車內(nei) 提前開啟家中空調、新風等。
“智能家居產(chan) 品能夠帶給大家更為(wei) 便捷舒適的居家體(ti) 驗,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家居家電企業(ye) 需要積極適應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和技術更新,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和喜好的產(chan) 品與(yu) 設計方案,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選擇。”居然之家智能軟輔事業(ye) 部總經理郭晉勇表示,居然之家將持續通過數字化賦能,加快推動“大家居”與(yu) “大消費”的融合發展,促進家居行業(ye) 轉型與(yu) 消費升級。
近年來,家居大件消費品質化、個(ge) 性化需求不斷提升。空調要買(mai) 帶空氣淨化功能的,冰箱要選抗菌、保鮮和淨味三效一體(ti) 的,洗衣機要買(mai) 高效除蟎殺菌的,電視不僅(jin) 要全麵屏還得護眼……各大廠商相繼推出“家電家居一站購”的商業(ye) 和消費模式,通過搭建與(yu) 健康生活、科技新居等主題相關(guan) 的居家消費場景,線上線下融合開展全渠道營銷,持續激發家居消費潛力。
“過去企業(ye) 賣產(chan) 品掌握的隻是銷售數據,除非用戶使用中遇到問題報修,不然企業(ye) 與(yu) 消費者之間打交道的機會(hui) 太少。進入消費升級時代,借力互聯網大數據和雲(yun) 平台,全國有多少烤箱在工作?北方在秋季做哪一類菜比較多?更多後台數據實時更新,有望轉化為(wei) 新的服務。”中國智能家居產(chan) 業(ye) 聯盟秘書(shu) 長周軍(jun) 說。
周軍(jun) 認為(wei) ,當前,數據是最核心的企業(ye) 資產(chan) 。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家居家電企業(ye) 要堅持以用戶為(wei) 中心,持續打磨、細化居家場景中的痛點需求,為(wei) 消費者提供全環節服務的智慧家生活。
拓寬新賽道
在以美好生活需求為(wei) 驅動力、伴隨著技術迭代和品質升級的產(chan) 業(ye) 新機遇下,家電、家具和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正加速拓寬賽道,尋求新的增長點。
報告顯示,從(cong) 線上消費來看,截至2023年7月,中等收入群體(ti) 活躍用戶規模達到2.45億(yi) ,同比增長6.4%,全網占比提升至20%。中等收入群體(ti) 追求品質生活,首先關(guan) 注消費體(ti) 驗,其次才是價(jia) 格,綠色化、智能化產(chan) 品逐漸成為(wei) 他們(men) 的消費首選。
在綠色低碳賽道,家居企業(ye) 在原材料的選購過程中更遵循環保原則,同時在研發端積極考慮環保場景和空間,在製造端和應用端則努力提升科技能力和應用管理;以清潔能源為(wei) 基礎的新一代智能汽車市場,也在不斷落實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及可再生清潔能源的推廣與(yu) 應用,致力於(yu) 為(wei) 用戶帶來“更省、更遠、更安全”的用車體(ti) 驗。
麵對“銀發經濟”發展的蓬勃態勢,在適老家電領域,相關(guan) 電器品類日益豐(feng) 富細分,已經從(cong) 往年單一的取暖器、按摩椅、足浴盆等偏“關(guan) 懷”作用的產(chan) 品,逐步發展成為(wei) 適配更多生活場景的各類家電產(chan) 品,並迅速走進老年消費者家中。
2023年10月22日,記者在北京朝陽路蘇寧易購商場內(nei) 的格力電器專(zhuan) 櫃前看到,正忙於(yu) 新房裝修的市民王柳霞下單了2台空氣淨化器,“客廳、臥室各一台”。
在促進技術迭代和布局新賽道方麵,頭部家電企業(ye) 正發揮出關(guan) 鍵作用。在家用消費品板塊,格力已經從(cong) “好空調,格力造”進入“好電器,格力造”階段,譬如利用其在壓縮機領域的技術優(you) 勢,研發出熱泵洗護機,37℃體(ti) 感烘幹和精準控溫,讓消費者在家就能享受免熨燙、免護理的體(ti) 驗。格力還陸續開發完善甲醛獵手係列空氣淨化器,全線升級了除醛、除菌、除異味、除過敏原等性能指標。
格力電器業(ye) 務負責人表示,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ti) 的多樣化需求,首先是產(chan) 品的品質要過硬。“好電器,格力造”就是用空調的標準來要求格力的每一個(ge) 產(chan) 品,把每一個(ge) 產(chan) 品都做到極致。在多元化開拓中繼續保持專(zhuan) 業(ye) 化優(you) 勢,企業(ye) 才能獲得長久發展。
越來越多新勢力入局,也讓產(chan) 品創新更有意思。依靠強大的智能物聯競爭(zheng) 力,百度推出的“添添閨蜜機”2個(ge) 月就賣出了1億(yi) 元,27英寸可移動超大智能平板主打和閨蜜一樣,隨時隨地陪伴你一起唱歌、健身和看劇。“我們(men) 樂(le) 於(yu) 看到更多富有創意、更加貼心的家電產(chan) 品進入市場,這也意味著基於(yu) 家的場景可以挖掘和細分的創新機會(hui) 還有很多,關(guan) 鍵在於(yu) 企業(ye) 是不是真的懂消費者喜歡什麽(me) ,從(cong) 而依托新一代用戶對家的理解,打造出符合這個(ge) 時代特色的生活‘大件兒(er) ’。”周軍(jun) 說。
發力促消費
受多重因素影響,2023年上半年,家電、家具、家裝等家居消費表現較為(wei) 疲弱,限額以上單位家電、家具零售額同比僅(jin) 增長1.0%和3.8%,建材零售額同比下降6.7%。
而在2023年一季度汽車產(chan) 銷同比下滑的情況下,2023年二季度汽車產(chan) 銷明顯恢複。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成為(wei) 最大亮點。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已累計突破2000萬(wan) 輛,標誌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chan) 業(ye) 化、市場化的基礎上,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耐用品市場競爭(zheng) 較為(wei) 激烈,企業(ye) 一方麵不斷加大新品研發力度,產(chan) 品質量變好、性能更穩定,耐用消費品生命周期得以延長;另一方麵提高生產(chan) 和流通效率,降低耐用品生產(chan) 成本和價(jia) 格,也能讓消費者獲得更多實惠。”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yu) 消費所助理研究員薑照表示,從(cong) 全球各國消費發展經驗來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會(hui) 逐漸從(cong) 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當前我國消費發展符合國際規律。
2023年7月,商務部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等12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幹措施》,提出以綠色化、智能化、適老化為(wei) 發力點,提升供給質量,創新消費場景,優(you) 化消費環境,促進家居消費恢複和升級。緊隨其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幹措施》,提出了多項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優(you) 化汽車購買(mai) 使用管理製度的措施。
“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呈現升級發展態勢,其中耐用品的更新迭代能夠較好滿足居民的品質生活需求,是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體(ti) 現之一。因此,在推動恢複和擴大消費過程中,發展汽車、家居等耐用品消費是重要著力點之一。”薑照說。
大宗耐用品消費可以發揮穩住消費增長基本盤的作用,也是提升國人生活幸福感的“牛鼻子”。薑照建議,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耐用品消費行業(ye) 、企業(ye) 要健全用戶反饋機製,特別是要將消費者反饋融入產(chan) 品研發環節,從(cong) 而更精準地把握消費者實際需求,推動產(chan) 品優(you) 化升級,改善消費者的使用體(ti) 驗。另外,企業(ye) 也要積極發展訂單生產(chan) 、反向定製等模式,快速響應消費者需要。 (本報記者 郭靜原)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