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爾濱”爆火突顯中國旅遊個性化和多樣性

發布時間:2024-01-18 14: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 題:“爾濱”爆火突顯中國旅遊個(ge) 性化和多樣性

  中新社記者 應妮

  2024年開年最“卷”的部門,毫無疑問是中國各地的文旅部門。無論是被遊客擠爆的“爾濱”,還是“山河四省”的瘋狂輸出,文旅熱度正持續上升;廣西“小砂糖橘”的昵稱已不夠用,雲(yun) 南“小菌菇”、四川“小熊貓”都用上,主打一個(ge) 親(qin) 切可愛。

  南北互跨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日前的演講中表示,本地人司空見慣的場景在遊客嘖嘖稱奇聲中,曝光在互聯網輿論場和聚光燈下,以至於(yu) 有市民向遊客請教當地玩樂(le) 的路書(shu) 和攻略,生動詮釋了什麽(me) 是“旅遊者定義(yi) 旅遊業(ye) ”,什麽(me) 叫“主客共享”。

  事實上,哈爾濱的人流攢動也並沒影響遊客奔赴海南、雲(yun) 南等地避寒。中國大地上呈現一幅動人的南北互跨旅遊情景。當南方人在冰雪大世界中集體(ti) 蹦迪,仍有不少北方人雷打不動去三亞(ya) 、萬(wan) 寧、昆明等地享受春夏的溫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南北互跨中,隨著各地文旅部門的深入宣發,產(chan) 生了各種“隱藏款”的解鎖。吉林人不知道本地產(chan) 高品質藍莓;貴州網友驚歎於(yu) 自家的銅仁盛產(chan) 抹茶;四川雅安魚子醬行銷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讓各地網友一邊感歎對家鄉(xiang) 的陌生,一邊驕傲之情油然而生。

  城鄉(xiang) 共榮

  新春佳節去鄉(xiang) 村,“賞美景、品美食、買(mai) 好物”日益成為(wei) 中國民眾(zhong) 過年“新年俗”。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共同指導開展的2024年“遊購鄉(xiang) 村”係列活動16日在北京啟動,通過“賞鄉(xiang) 村美景、品鄉(xiang) 村文化、購鄉(xiang) 村好物”,把“遊”和“購”有機結合,推廣鄉(xiang) 村旅遊線路、民俗節慶活動、特色鄉(xiang) 鎮大集、鄉(xiang) 村文創產(chan) 品、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等,讓城鄉(xiang) 居民共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果。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副司長吳科鋒指出,鄉(xiang) 村旅遊能起到“一業(ye) 興(xing) 、百業(ye) 旺”的綜合帶動作用,通過豐(feng) 富優(you) 質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品供給、拓展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鏈條,提升一二三產(chan) 業(ye) 附加值,助力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建設,促進縣域消費和農(nong) 民增收。例如,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融合產(chan) 品體(ti) 係,江蘇省每年舉(ju) 辦鄉(xiang) 村旅遊節,發布“遊鄉(xiang) 村·促消費”百項鄉(xiang) 村旅遊業(ye) 態創新示範項目和產(chan) 品,這些活動都取得不錯的社會(hui) 和經濟效益。

  事實上,2023年火出圈的“村晚”“村BA”代表了中小城市、中心城鎮和發達地區重點鄉(xiang) 村等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在戴斌看來,這是新興(xing) 的旅遊目的地,也是日漸增長的旅遊客源地,更是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市場基礎。

  文旅融合

  為(wei) 了喜歡歌手的音樂(le) 會(hui)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博物館裏過大年的“新年俗”,讓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每到節假日就一票難求;大唐不夜城、夜遊錦江、《又見平遙》等沉浸式文旅新業(ye) 態,打造文旅消費的新場景。

  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對部分大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的票務銷售趨勢調研發現,2023年平均跨城觀演率已超過購票總人數的50%,跨城觀演成為(wei) 大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的主要消費趨勢,對旅遊、交通、住宿、餐飲等消費也形成了較強帶動作用。這一趨勢在2024年隻會(hui) 有增無減。

  從(cong) City walk(城市漫步)、社交式看展、圍爐煮茶,到廟會(hui) 和市集,遊客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感受了人間煙火的溫暖和國泰民安的靜好。戴斌認為(wei) ,今天的中國,已經進入大眾(zhong) 旅遊全麵發展的新時代,旅遊已經成為(wei) 人民美好生活的日常選項,市場在下沉、需求在升級,個(ge) 性化和多樣性成為(wei) 旅遊消費新主張。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管理學院副院長王青亦指出,國人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已成為(wei) 當前文化消費的重要驅動力,應通過創新轉化推出更多國潮文化新產(chan) 品、新品牌。“離春節不到一個(ge) 月,各種節慶接踵而至,可以創新節慶新民俗、新產(chan) 品、新活動,用強烈的氛圍感、儀(yi) 式感帶動文化新消費。”(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