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區和商場,上個女廁咋就這麽難
女性因生理構造和承擔多重角色需要更頻繁更長時間使用廁所
在景區和商場,上個(ge) 女廁咋就這麽(me) 難
□ 本報見習(xi) 記者 丁 一
□ 本報記者 文麗(li) 娟
“出門遊玩,找個(ge) 廁所怎麽(me) 這麽(me) 難?”山東(dong) 濟南市民王然(化名)抱怨道。
元旦假期,王然和家人一起前往北京旅遊,在一些景點和大型商超,王然發現女廁所排隊特別長,家人隻能在附近等她,極其影響遊玩體(ti) 驗。後來為(wei) 了減少去廁所的次數,她隻能少喝水。
女廁所等候人數過多,一直是社會(hui) 較為(wei) 關(guan) 注的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節假日,各旅遊景點、各大商超的女廁所門口往往排了長隊,而男廁所門口通常無人排隊,有女性受訪者吐槽:有時上個(ge) 廁所得排半小時隊。
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配備滿足婦女需要的公共廁所,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尺度和體(ti) 現婦女權益保護意識的重要標準。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時,應當考慮婦女的特殊需求,配備滿足婦女需要的公共廁所和母嬰室等公共設施。地方政府應積極落實優(you) 化公廁建設與(yu) 改革,在設計標準上提高女性廁位比例;采用潮汐公廁、公廁“智慧化”建設等方式增加公共服務供給,緩解女廁所供應不足的情況。
上女廁所大排長龍
男廁所外空空如也
和王然一樣,北京市民趙芳(化名)也剛剛經曆了如廁難問題。今年元旦假期,她前往江蘇南京遊玩夫子廟等景點,做旅遊攻略時已做好在外上廁所困難的準備,因此除遊覽計劃外,還設計了如廁方案,可結果還是出乎意料。
趙芳將她拍下的照片給記者看,長龍中,不少女性穿著又厚又長的羽絨服在廁所門口等待,為(wei) 打發過於(yu) 漫長的等候時間,大部分女性正煩躁地看著手機。與(yu) 之形成反差的是,旁邊的男廁門前空空如也。
“每次去景區和人多的商超遊玩,我都很害怕排隊上廁所,甚至一想到就發怵,想上廁所卻不得不憋著排長隊,多難受啊!”趙芳說,“在南京玩的時候都不敢喝水,盡量等到中午或晚上回到飯店再上廁所,很不舒服。”
不少女性都有類似經曆。記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關(guan) 鍵詞發現,對女廁所排隊久的吐槽比比皆是:“我以為(wei) 大家在排隊買(mai) 東(dong) 西,便湊前看看,怎麽(me) 排隊的都是女同誌?再一看,她們(men) 竟然在排隊上廁所!”“設計不公平,公共場所女廁所為(wei) 什麽(me) 永遠在排隊?”“節假日期間各個(ge) 場所對女士真的很不友好!”“上一次女廁所,經常要等十幾二十分鍾,而男廁所幾乎從(cong) 來沒有看到有人等候”“重慶也是,經常遇到男廁所外沒啥人,可是女廁所門口卻排起長隊的情況……動輒幾十上百人的長隊,真心不少見呀!”
某商場工作人員說:“沒有上廁所自由。我在地鐵站的商場裏麵工作,每天上3次廁所的時間加起來要一個(ge) 半小時。總共3個(ge) 廁所:員工廁所、地鐵站廁所、商場廁所,每個(ge) 廁所幾乎天天都要排隊,為(wei) 什麽(me) 不能多加廁位!”
記者走訪多個(ge) 演出場所看到,演出開始前和結束後,女廁所門口經常排起十幾米的長隊。記者隨機采訪了數位女性及其隨行的男性朋友,部分女性告訴記者,“人太多了,我盡量不在演出場所上廁所,演出結束後我再去附近找公共廁所,或者去辦公樓‘蹭’一下”“希望可以增設女廁所”;一些男性受訪者表示,“不清楚為(wei) 什麽(me) 兩(liang) 邊(指男、女廁所)差距這麽(me) 大”“出門在廁所附近等女生是常態,一般找個(ge) 地方坐坐,沒座位隻能幹等”。
除了景區、大商超、演出場所外,部分高校也存在類似現象。
“考前想去廁所,竟然排了快20分鍾,直到考前5分鍾才進考場!”一名在北京地區參加某職業(ye) 資格考試的考生告訴記者,她提前半小時來到考場,看到女廁所門口排起了長隊,而男廁所的隊伍就明顯“短”了一大截。排隊20分鍾後,她才排到隊伍前端,而男廁所門口早已無人等候,“心驚膽戰的,生怕因為(wei) 排隊延誤進考場,又生怕排不上隊導致考試中途去廁所”。
多位受訪學生稱,一些高校廁所“大排長龍”和“空無一人”現象並存。重慶某高校學生小劉告訴記者,他們(men) 學校女生數量大概是男生數量的三倍,教學樓每層都有幾十個(ge) 教室,但男女廁所數量相同,每次下課女廁所都要排隊。
“如果是兩(liang) 小時之內(nei) 的課程,我會(hui) 下課回宿舍上廁所,如果課程占據整個(ge) 半天,那隻能盡量少喝水。有時候會(hui) 坐在邊上,提前一兩(liang) 分鍾溜出教室。遇到比較難的課程,那隻能‘憋著’。”小劉說。
男女廁位比例失調
一些女廁還被占用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東(dong) 城、西城、朝陽等地多處旅遊景點和大型商場時發現,女廁所排隊時間通常長於(yu) 男廁所數倍。在北京朝陽某購物廣場,記者發現該廣場一層沒有廁所,五層是電影院,五層女廁所有四個(ge) 廁位,二三四層廁所有七個(ge) 廁位,但均有個(ge) 別廁位被雜物占據。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女廁所隔間被鎖起來充當雜物間的現象很普遍,這導致廁所在人員密集的時間段更為(wei) 緊張。另外,一些商超女保潔員居多,也加劇了女廁所被占用的情況。
“剩下的廁位還會(hui) 時不時地‘少’幾個(ge) ,比如很多隔間裏是馬桶,倘若衛生處理不及時,抑或沒有或用光了一次性馬桶墊,使用起來就會(hui) 很不方便。”趙芳說。
山東(dong) 棗莊市民宗女士是一個(ge) 男孩和一個(ge) 女孩的母親(qin) ,她告訴記者:“大部分學齡前兒(er) 童,不論是男童還是女童,基本上是跟著媽媽上廁所的。希望有關(guan) 部門在修建公共廁所時可以體(ti) 現人文關(guan) 懷,人性化設置男女廁所的比例,並增設第三洗手間、親(qin) 子廁所等。”
同宗女士有同感的寶媽還有很多,多位受訪家長表達了兩(liang) 點顧慮,一是孩子年幼,不具有自理能力,需有人輔助上廁所;二是擔心孩子獨自去廁所會(hui) 有安全隱患。
“從(cong) 使用者需求角度來看,女性因特殊生理構造使用廁所時間相對較長,同時女性承擔多重角色,會(hui) 因換裝、哺乳、陪同子女如廁等多種原因而更為(wei) 頻繁、更長時間地使用廁所。”上海瀛東(dong) 律師事務所婚姻家事部主任方潔分析認為(wei) ,從(cong) 服務提供者角度看,購物商場等女性比例遠高於(yu) 男性的公共場所,設計規劃比例的不合理容易造成使用障礙。同時,女廁所對清潔服務的要求高於(yu) 男廁所,清潔不及時也是導致女廁所排隊的原因之一。
在中國法學會(hui) 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hui) 理事高豐(feng) 美看來,配備滿足婦女需要的公共廁所,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尺度和體(ti) 現婦女權益保護意識的重要標準,早些年公廁設計有對稱設計的偏好,男女廁的麵積通常為(wei) 1:1,相同麵積下男性小便池占的麵積更小,男廁站位多,女廁廁位不足,男女廁位比例失調。
落實優(you) 化公廁建設
合理規劃廁位數量
那麽(me) ,公共廁所設計應當滿足什麽(me) 標準?
據高豐(feng) 美介紹,住建部曾對72.6萬(wan) 人的平均如廁時間進行實際統計,並於(yu) 2016年修訂《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該標準提高了女廁位與(yu) 男廁位的比例,從(cong) 原來的1:1提高為(wei) 3:2,人流量大的地區提高為(wei) 2:1,不斷更新的設計標準越來越貼近女性的現狀與(yu) 需求。原國家旅遊局2017年發布的《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也提出,提高女廁位比例,女廁位與(yu) 男廁位的比例不小於(yu) 3:2。
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指出,城鎮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例標準化建設與(yu) 實際需求相適應。2022年修訂的《民用建築通用規範》也明確,男女廁位的比例應根據使用特點、使用人數確定。
但受訪專(zhuan) 家指出,對於(yu) 上述規定,部分地方的落實情況並不理想。
“地方政府在公廁建設、管理等方麵存在困難。比如,早年的公廁設計帶來的後續改造工程浩大,公廁設施老舊、人員配備不足,導致精細化管理困難,難以短期內(nei) 回應女性廁所的建設和改造需求。”高豐(feng) 美說。
方潔認為(wei) ,地方各主體(ti) 的管理責任不明晰是首要痛點,對於(yu) 男女廁位比例的落實問題,當前各主管部門、經營單位以及區縣政府、街道鄉(xiang) 鎮的責任尚未明確。各地不同場所、不同類別廁所的男女比例均需結合實際情況具體(ti) 確定,均待調研和考察。此外,日常維護、清潔、投入人員管理等均需要資金投入,對於(yu) 地方財政也是不小的壓力。
值得關(guan) 注的是,上海、四川成都、江蘇無錫等地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優(you) 化公廁男女廁位比例。
2022年12月,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本市公共廁所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不斷優(you) 化公廁男女廁位比,交通客運場所、商業(ye) 區、旅遊景區(點)等人流密集區域不宜低於(yu) 1:2或1:1.5等規定比例,並探索設置“可變式廁位”,讓部分男廁位可以臨(lin) 時供女性使用,以緩解高峰時段女廁位需求。
2022年12月1日施行的《成都市公共廁所管理條例》明確,新建公廁女廁位與(yu) 男廁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應小於(yu) 3:2,在人流量集中的場所不應小於(yu) 2:1。2023年3月15日正式實施《無錫市公共廁所管理辦法》規定,人流量集中場所,女男廁位比例不小於(yu) 2:1。
在高豐(feng) 美看來,地方政府在做新區規劃和老城改造時,對於(yu) 公廁的投放位置、建設設計要注意更科學和便民。同時,要加快推動公廁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積極落實優(you) 化公廁建設與(yu) 改革,從(cong) 設計標準上提高女廁位比例,建設更加人性化、考慮女性需求、環境友好的公共廁所。
“在公共服務設施中,在人流量較大的地區新增公廁、潮汐公廁,安裝移動便攜廁所;倡導相關(guan) 單位、醫院、加油站等免費開放單位的廁所,增加公共服務供給。”高豐(feng) 美建議,同時,加強公廁“智慧化”建設,建立公廁“智慧化”管理係統,利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先進技術實時反饋公廁運行狀態,統計分析公廁人流量及使用頻率,實時監測公廁衛生狀況,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
關(guan) 於(yu) 解決(jue) 高校女性如廁難問題,方潔建議,可以通過調整教學樓區域上課人數和錯峰上下課來避免排隊情況,或者對公共廁所做結構性改造,結合實際需求來設計廁所布局和廁位數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