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傷害保障怎樣“保住”新職業?
“幸虧(kui) 有了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一下子報銷了3000多元醫療費呢。”2023年11月,廣東(dong) 中山的外賣騎手朱先生送餐時與(yu) 貨車發生碰撞,造成左足第1趾近節趾骨遠端骨折、全身多發挫擦傷(shang) 。次日,朱先生通過平台App的“一鍵報案”,向平台企業(ye) 發送事故報案信息,企業(ye) 通過全國信息平台向中山市人社局提出職業(ye) 傷(shang) 害待遇給付申請。幾天後,朱先生在線上遞交材料,並且當天就拿到了職業(ye) 傷(shang) 害確認結論書(shu) 。
“速度快,流程簡單方便,不複雜。”中山市人社局電話回訪時,朱先生感歎道,從(cong) 提交待遇給付申請、職業(ye) 傷(shang) 害確認結論、到醫療費用聯網結算全流程網上辦,一氣嗬成。
讓朱先生得到補償(chang) 的,正是廣東(dong) 省於(yu) 2022年7月份按要求實施的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工作,這份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製度下的保險也被人們(men) 形象地稱為(wei) “外賣小哥的專(zhuan) 屬保險”。這一年多以來,在開展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的7省市中,還有不少外賣員像朱先生一樣享受到了這份保障。
傳(chuan) 統社保為(wei) 何“保不住”新職業(ye) ?
風裏來雨裏去,外賣小哥飛馳在大街小巷,為(wei) 饑腸轆轆的人們(men) 送去美味。而在這份便利背後,飛馳的算法機製下催生出的闖紅燈、超速行駛甚至過度勞累等亂(luan) 象,無疑為(wei) 他們(men) 的工作籠罩上了一層職業(ye) 傷(shang) 害的陰雲(yun) 。
在全國非機動車交通事故中,外賣和閃送車輛事故占有相當比例,行業(ye) 內(nei) 的職業(ye) 傷(shang) 害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2022年北京市、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執法檢查的有關(guan) 數據顯示,非機動車尤其是快遞員和外賣騎手超速、逆行、闖紅燈、借道行駛依然是困擾城市非機動車交通安全的頑疾。2022年上海市對快遞員和外賣騎手日均查處量達到3000餘(yu) 起,占日均非機動車交通違法總數的20%。
與(yu) 此處境類似的,還有集中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下的出行和同城貨運等其他行業(ye) 的新型就業(ye) 形態勞動者。
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已達8400萬(wan) 人,占職工總數的21%。與(yu) 傳(chuan) 統就業(ye) 相比,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在勞動關(guan) 係、工資支付、社會(hui) 保險等方麵麵臨(lin) 著更多挑戰。以平台用工為(wei) 例,各類權益保障難題日益凸顯,聚焦點之一便是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問題。
根據中國社科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孫萍及其團隊2020年11月在北京進行的調查,當時六成受訪騎手沒有繳納職工社保,勞動保障幾乎處於(yu) “裸奔”狀態。
“專(zhuan) 職騎手都是和第三方公司簽訂勞務合同,但第三方公司很少有為(wei) 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眾(zhong) 包騎手則沒有勞務合同,更談不上社保等事宜。”一外賣行業(ye) 相關(guan) 人士表示。
“在傳(chuan) 統的社會(hui) 保險繳費機製中,工傷(shang) 保險完全由用人單位繳費,但對於(yu) 工傷(shang) 的認定離不開勞動關(guan) 係作為(wei) 前置條件。”中國社會(hui) 保障學會(hui) 秘書(shu) 長魯全說。長期以來,新就業(ye) 形態勞動保障問題麵臨(lin) 著一項巨大的“痛點”,即勞動關(guan) 係的認定需要達到人格、組織和經濟上的從(cong) 屬性,但由於(yu) 工作模式不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既受到一定程度的管理,但又達不到傳(chuan) 統勞動關(guan) 係的管理強度,為(wei) 勞動關(guan) 係的認定帶來極大挑戰。其次,各大平台企業(ye) 、勞務外包公司等層層疊加,配套合作、服務外包、勞務派遣等情況紛繁複雜,不少從(cong) 業(ye) 人員雖簽訂合同,卻不清楚自己的“上家”到底是誰,這些問題都導致從(cong) 業(ye) 人員一般因難以與(yu) 平台認定為(wei) 勞動關(guan) 係,在實際傷(shang) 害發生時維權無門。
為(wei) 此,2021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八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維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提出“組織開展平台靈活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2021年1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十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dong) 、海南、重慶、四川7省市開展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選取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行業(ye) 的多家企業(ye) 的騎手、司機等群體(ti) 參加試點。試點於(yu) 2022年7月1日開始,計劃時間為(wei) 2年。
“我國勞動立法是90年代開始進行的,30年後的今天,一些新問題逐漸顯露出來。”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韓巍認為(wei) ,勞動者從(cong) “組織人”轉變為(wei) “社會(hui) 人”,保障方案也需要實現“社會(hui) 化”,不能一味依靠勞動關(guan) 係的綁定。
在這一背景下,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走入人們(men) 視野。
與(yu) “五險”中的工傷(shang) 保險有何區別?
什麽(me) 是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與(yu) 常見的“五險”中的工傷(shang) 保險有何區別?它對於(yu) 千千萬(wan) 萬(wan) 的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來說意味著什麽(me) ?
“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推出前,意外事故一旦發生,騎手想要索賠就必須先找法律援助,進行勞動關(guan) 係認定、仲裁、訴訟,一係列流程下來才能拿到應有的賠償(chang) 。”協助理賠案件的某公司法律援助律師劉女士說,“而有了職業(ye) 傷(shang) 害險,就像正式員工一樣有了保障。”
與(yu) 傳(chuan) 統工傷(shang) 保險不同,平台為(wei) 員工辦理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時,不需要以綁定勞動關(guan) 係為(wei) 前提,不再以工資總額作為(wei) 繳費基數,而是采取了一種新的計算方式——按單繳費、每單必保、每人必保,由平台按照上月總單量繳費。
這樣的操作方式不單解決(jue) 了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沒有工傷(shang) 保險的問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工傷(shang) 保險未能100%覆蓋的問題。相較之下,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可以覆蓋到每一個(ge) 人,覆蓋到每一單。即使騎手隻送了一單,在工作期間受傷(shang) 依然可以申請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待遇。
在網絡經濟時代,以勞動合同為(wei) 主的長期穩定勞動關(guan) 係正向以任務單為(wei) 主的新型勞動關(guan) 係轉型,按單定額繳費的方式正是適應了這一大趨勢。“學術界曾就平台與(yu) 勞動者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guan) 係展開了激烈爭(zheng) 鋒,然而理論探索無邊界,社會(hui) 問題不可等。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並未陷於(yu) 學理的糾纏,而是跳出勞動關(guan) 係認定,直指平台從(cong) 業(ye) 者的職業(ye) 傷(shang) 害保護問題,最直接保護了勞動者的利益。”魯全說。
而在此之前,針對職業(ye) 傷(shang) 害問題,平台在騎手每日傭(yong) 金中扣除一定金額作為(wei) 商業(ye) 保險的保費,實際上是騎手承擔了平台企業(ye) 的用工風險。總體(ti) 看來,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已基本與(yu) 工傷(shang) 保險的待遇保持一致,包括醫療康複待遇、傷(shang) 殘待遇、死亡待遇等,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勞動者的權益。
職業(ye) 傷(shang) 害理賠如何更快拿到錢?
此外,采訪中,不少騎手小哥表示,其實對於(yu) 他們(men) 來說,要是遇到意外傷(shang) 害,最怕的還是麻煩。
據介紹,一次完整的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流程大致經過事故備案、職業(ye) 傷(shang) 害確認、勞動能力鑒定和待遇核定發放等環節。
“廣東(dong) 省推行全鏈條業(ye) 務‘線上一次申辦’和‘線下全省通辦’服務模式。職業(ye) 傷(shang) 害人員隻需網上一次申請,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廣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工傷(shang) 保險處處長(省勞鑒辦主任)、一級調研員楊芳在采訪中還提到,廣東(dong) 實施“業(ye) 務全程短信告知”“待遇免申即享”“就近就醫”,全省1100家工傷(shang) 協議機構100%提供聯網結算服務,及時結算醫療費,有效解決(jue) “墊資跑腿”難題。
據了解,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待遇主要有醫療、傷(shang) 殘、死亡3項待遇,傷(shang) 後醫療費不封頂、1至4級重度傷(shang) 殘職業(ye) 傷(shang) 害人員納入基金終身保障、因職傷(shang) 死亡賠付超百萬(wan) 元,實現“低繳費、高保障”,凸顯社會(hui) 保障製度的兜底性。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工傷(shang) 保險司司長鄭玄波在2023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2023年9月末,累計有668萬(wan) 人被納入保障範圍,已有3.2萬(wan) 人次獲得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待遇4.9億(yi) 元。“對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這一新興(xing) 群體(ti) 如何參加社會(hui) 保險,應該說試點是進行了破題,先行先試,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依托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全國信息平台歸集匯總的基礎數據,為(wei) 做好新就業(ye) 形態群體(ti) 就業(ye) 服務和社保擴麵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在廣東(dong) ,目前試點行業(ye) 企業(ye) 的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已全部納入了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製度覆蓋範圍,試點對象總體(ti) 做到應保盡保。楊芳說:“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充分發揮了對平台企業(ye) 和新從(cong) 業(ye) 人員的保障功能。一方麵切實保障了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權益,特別是對重大傷(shang) 亡事故的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發揮。一方麵,也分散了平台企業(ye) 經濟風險,對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鄭玄波表示,下一步將指導試點省份和平台企業(ye) 穩妥推進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有序做好參保登記、職業(ye) 傷(shang) 害確認、待遇支付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同時,在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更加公平、製度更可持續、服務更加便捷、責任更加清晰等方麵持續發力,認真總結試點的經驗做法,研究擴大試點的思路,為(wei) 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在全國推開奠定紮實的工作基礎。
(本報記者 邱玥 嶽佳儀(yi) 張雲(y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