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際銳評丨“小”包裹裏的“大”經濟

發布時間:2024-01-24 14:3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還有十幾天,就是中國的農(nong) 曆春節。快遞網站紛紛掛出“春節不打烊”的牌子,貨物轉運中心、服務網點正常運營,客服24小時在線……中國快遞企業(ye) 在節日檔口的“燈火通明”,傳(chuan) 遞了經濟發展的溫度。

  根據中國官方22日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快遞業(ye) 務量累計完成1320.7億(yi) 件,同比增長19.4%,連續十年居全球第一。這些快遞包括國內(nei) 國際快遞,交易對象遍布全球。縱向看,十年間,中國的快遞單量實現了從(cong) 百億(yi) 到千億(yi) 級的巨大跨越。橫向看,中國快遞業(ye) 務量已占全球六成以上。“不到5天,線上下單的汽車檢測儀(yi) 就送貨上門了。”西班牙消費者若澤·羅德裏格斯最近的一次跨境消費體(ti) 驗,讓他驚歎中國快遞的速度。

  作為(wei) 現代服務業(ye) 的重要一環,快遞業(ye) 務量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實物量指標。是什麽(me) 推動中國快遞業(ye) 欣欣向榮?這離不開需求端的拉動、供給端的“給力”以及中間渠道的有力支撐。

  快遞“跑”起來,首先是因為(wei) 消費者“買(mai) ”起來。14億(yi) 多中國人,構成全球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平均每天產(chan) 生3.5億(yi) 個(ge) 包裹——這是中國快遞業(ye) 當下的規模。2023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2.5%,拉動經濟增長4.2個(ge) 百分點。目前,中國網民規模超過10億(yi) ,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27.6%,近1/3。

  在供給端,能不能快速交貨,關(guan) 係到客戶的體(ti) 驗感和滿意度。目前,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強大的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以及供應鏈優(you) 勢,為(wei) 中國企業(ye) 的生產(chan) 速度和反應靈敏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山東(dong) 日照市一家衣帽廠負責人介紹說,從(cong) 接到國外客戶圖案到趕製出樣品,他們(men) 的整個(ge) 流程可以控製在24小時內(nei) 。跨境電商的興(xing) 起,讓中國產(chan) 品迅速走紅海外。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2023年在國際貿易疲軟甚至下降的背景下,中國跨境電商出口逆勢增長19.6%。這種勢頭,也反映在2023年中國快遞業(ye) 務量中:國際/港澳台快遞業(ye) 務量同比增長52%,是整體(ti) 增速的2.7倍。

  供需之間,交通基礎設施和物流體(ti) 係就像“血管”,保證了貨暢其流。目前,中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和世界級港口群,形成單程長度超過4870萬(wan) 公裏、快遞服務營業(ye) 網點超23萬(wan) 處、日均服務超7億(yi) 人次的巨型網絡。就像美國普利茅斯岩保險公司董事長詹姆斯·斯通對《國際銳評》所說,“中國政府非常擅長基建。高質量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為(wei) 企業(ye) 以低成本高效運送商品創造了條件”。

  更重要的是,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升級為(wei) 硬件裝上了“大腦”。在山東(dong) 青島一家智能物流園內(nei) ,一個(ge) 個(ge) 裝滿商品的貨架仿佛長了腳,在場地中自動穿梭。原來,這是貨架下方的機器人在進行分揀和搬運。“人找貨”變成了“貨找人”、分揀效率超過人工5倍多、智能穿戴設備讓快遞員平均每票收件縮短12秒……小包裹跑出加速度,折射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

  如今,中國快遞已經成為(wei) 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它的業(ye) 務量節節攀升,體(ti) 現了生產(chan) 消費熱度上升,反過來又促進了需求釋放。每一個(ge) “小”包裹,都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生動注腳。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