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培育數字貿易競爭新優勢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這是黨(dang) 中央順應全球貿易發展趨勢和國際分工演進規律,結合現階段中國外貿發展現實需要作出的戰略部署。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字技術不僅(jin) 持續賦能傳(chuan) 統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發展,而且創造出了新的貿易模式和貿易形態,以數據為(wei) 生產(chan) 要素、數字服務為(wei) 核心、數字訂購與(yu) 交付為(wei) 主要特征的數字貿易蓬勃興(xing) 起,成為(wei) 推動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要充分認識到數字貿易在促進貿易提質升級方麵的重要作用,抓住發展機遇,塑造我國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順應國際貿易發展趨勢
數字貿易是全球貿易發展的新趨勢,也是我國貿易規模持續穩步增長的新動力,發展數字貿易對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重大意義(yi) 。
從(cong) 國際看,當前全球貿易發展趨勢正從(cong) 傳(chuan) 統的貨物貿易、價(jia) 值鏈貿易、服務貿易向數字貿易升級演進,全球主要經濟體(ti) 都在加大對數字貿易領域的投入力度,力圖搶占國際分工與(yu) 貿易新的製高點。數字貿易的快速發展不僅(jin) 能有效降低現有產(chan) 品全球價(jia) 值鏈的組織和協調成本,而且能提供一係列新的可貿易產(chan) 品及相應的新的全球價(jia) 值鏈,有利於(yu) 推動構建新型全球價(jia) 值鏈體(ti) 係,並開辟新的發展路徑。我國要適應全球價(jia) 值鏈的調整進程,在鞏固傳(chuan) 統貿易發展優(you) 勢的同時,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新趨勢,培育數字貿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構建起新的貿易比較優(you) 勢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
從(cong) 國內(nei) 看,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等影響,我國外貿持續穩定發展麵臨(lin) 一些挑戰,穩外貿壓力有所增加。發展數字貿易能夠推動全球資金、技術、人才、知識、數據、服務等要素流動暢通,不斷拓展服務可貿易的邊界,擴大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應,增強全球貿易發展動力。展望未來,加大力度發展數字貿易是我國穩定外貿發展態勢、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的必然選擇。對此,需要提高數字貿易發展的戰略定位,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跨境電商、貿易數字化等手段,幫助企業(ye) 拓展市場、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貿易附加值。
深刻認識現實基礎
當前,數字貿易正在成為(wei) 引領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要深刻認識其麵臨(lin) 的優(you) 勢與(yu) 差距、機遇與(yu) 挑戰,更好爭(zheng) 取開放發展中的戰略主動。
從(cong) 發展優(you) 勢看,我國具備發展數字貿易的良好基礎條件。一是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較大,數字市場前景廣闊。多年來,我國依靠龐大的國內(nei) 數字消費市場,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對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助力作用,迅速成長為(wei) 僅(jin) 次於(yu) 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ti) 。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wan) 億(yi) 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二是數字貿易規模位居世界前列,跨境電商出口等新業(ye) 態蓬勃發展。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B2C跨境電商交易市場,2022年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達到2.5萬(wan) 億(yi) 元,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2.1萬(wan) 億(yi) 元。三是數字平台企業(ye) 綜合實力較強,支持數字貿易發展的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明顯,相關(guan) 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數字技術人才持續湧現,應用場景等資源要素較為(wei) 充沛。
從(cong) 發展機遇看,當前全球數字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為(wei) 我國數字貿易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和重大機遇。一方麵,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為(wei) 產(chan) 業(ye) 和貿易發展拓寬了空間。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直播電商、移動支付、遠程製造、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營銷等新模式新業(ye) 態持續湧現,跨境電商、雲(yun) 服務、工業(ye) 互聯網等領域的各類經營主體(ti) 創新活躍,為(wei) 數字貿易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另一方麵,深入推進高水平製度型開放為(wei) 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我國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開放平台持續推進數字貿易領域改革創新,成功簽署《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並積極推進加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致力於(yu) 對標更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此外,我國大力推進“數字絲(si) 綢之路”建設,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網絡。截至2023年9月底,中國已與(yu) 五大洲30個(ge) 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製,帶動提升沿線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也為(wei) 我國數字貿易企業(ye) 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空間。
我國數字貿易發展有很大提升空間。雖然B2C跨境電商在全球居於(yu) 領先地位,但B2B跨境電商發展相對滯後,數字服務貿易發展不充分,數字服務出口國際市場占有率低。此外,我國數字平台企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不足,海外收入占比不高,全球創新資源配置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同時,我國數字貿易發展還麵臨(lin) 著不少挑戰。一是部分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在芯片、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領域需要進一步突破。二是數字貿易國際規則的話語權較弱,在相關(guan) 規則製定方麵滯後於(yu) 西方發達經濟體(ti) 。三是數字市場開放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治理水平。
把準未來發展著力點
麵向未來,我國要在數字化發展浪潮中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塑造新優(you) 勢,推動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數字經濟對外合作開放高地。
一是明確數字貿易發展的戰略定位。加強數字貿易頂層設計,培育新業(ye) 態新模式,支持數字貿易企業(ye) 走出去,全力擴大數字服務出口。研究製定數字貿易重點業(ye) 態目錄,出台支持數字貿易相關(guan) 的投資準入、財政金融、人才引育等政策。支持地方開展試點和示範,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在數字服務市場開放、電子發票和數字身份認證等方麵先行試點。
二是實現跨境電商提質增效。持續推動B2C跨境電商業(ye) 態創新,進一步增強消費品跨境電商優(you) 勢,積極發展B2B跨境電商貿易,擴大與(yu) 製造業(ye) 相關(guan) 的信息技術、研發設計、知識產(chan) 權等數字服務進口,以此推動技術創新和價(jia) 值鏈升級。鼓勵跨境電商企業(ye) 深耕行業(ye) ,整合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帶動生產(chan) 端個(ge) 性化、定製化發展。
三是加快推進貿易數字化進程。促進數字貿易與(yu) 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融合發展,支持外貿企業(ye) 在貿易開發、貿易撮合、貿易執行、貿易服務等全鏈條各環節實現數字化轉型,推進貿易供采對接、貿易服務平台、外貿基礎設施數字化。在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在貿易科技、發展模式、激勵機製等方麵進行先行先試。
四是為(wei) 數字平台企業(ye)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統籌發展和安全,協調好數字貿易監管與(yu) 促進政策,進一步完善細化我國網絡安全、數據跨境流動安全和個(ge) 人隱私保護的合規指引,豐(feng) 富企業(ye) 數據跨境流動安全合規的渠道。加強開展數字貿易規則相關(guan) 的磋商與(yu) 談判,多渠道為(wei) 數字平台企業(ye) 走出去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五是探索高水平數字貿易國際規則和標準。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推動數字領域製度型開放,積極參與(yu) 數字貿易國際規則製定。充分發揮標準化在助力數字貿易企業(ye) 合法合規經營、應對不合理貿易壁壘、拓展國際市場等方麵的作用,加大數字貿易標準化建設力度。(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數字貿易行業(ye)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 李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