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在華外資銀行總資產達3.86萬億元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電 (尹倩芸)中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25日透露,截至2023年底,外資銀行在中國共設立41家法人銀行、116家外國及港澳台銀行分行和132家代表處,營業(ye) 性機構總數888家,總資產(chan) 達3.86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下同)。
數據還顯示,境外保險機構在中國境內(nei) 已設立67家營業(ye) 性機構和70家代表處,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chan) 達2.4萬(wan) 億(yi) 元,其在中國境內(nei) 保險行業(ye) 市場份額已達10%。
肖遠企在當天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詳細介紹了中國推動金融業(ye) 對外開放的相關(guan) 舉(ju) 措。一方麵,取消了銀行保險機構的外資股份比例限製,包括取消外資參股、收購、增資金融機構的股權比例限製。並且已有外資獨資保險公司、外資控股理財公司、外資獨資貨幣經紀公司和外資獨資保險資產(chan) 管理公司獲批開業(ye) 。
另一方麵,大幅減少外資數量型準入門檻。過去外資銀行、外資保險機構準入中關(guan) 於(yu) 總資產(chan) 規模和經營年限的要求都已取消,現在更注重外資投資綜合資質評估。中國已設立各類外資金融機構,機構類型豐(feng) 富且經營良好。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業(ye) 務範圍和中資也已完全一致,完全實現國民待遇。
肖遠企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協議中金融領域相關(guan) 規則,推進金融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在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的基礎上,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
他還提到,歡迎各類外資機構和長期資本來中國展業(ye) 興(xing) 業(ye) ,鼓勵在財富管理、資產(chan) 管理、資產(chan) 盤活處置,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綠色金融、可持續經營等方麵有專(zhuan) 業(ye) 專(zhuan) 長的外資機構來中國開展不同形式的全方位合作。同時,支持外資金融機構深度參與(yu) 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