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產業提質增效成色足
產(chan) 業(ye) 強,糧食安。近年來,我國以優(you) 質糧食工程為(wei) 抓手,加速建設現代糧食產(chan) 業(ye) 體(ti) 係,糧食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走上“快車道”,但仍存在種糧收益較低、糧食銷售不暢、優(you) 質糧食供給不足、深加工轉化水平低等製約因素。
專(zhuan) 家認為(wei) ,糧食產(chan) 業(ye) 結構越合理、布局越完善,上下遊融合度越高、協同性越強,糧食安全的根基就越牢固。要深入推進優(you) 質糧食工程,加速推進糧食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優(you) 化完善供需結構,提升糧食產(chan) 業(ye) 完整性、鏈條緊密性、結構合理性,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使“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成色更足。
把“好收成”變成“好收益”
2023年我國糧食實現高位增產(chan) ,把農(nong) 民的“好收成”變成“好收益”,關(guan) 鍵是要做好收購這篇大文章。
冬天的黑龍江天寒地凍,仍然有農(nong) 民陸續到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售糧。公司總經理呂國鋒說,2023年公司收購玉米超過34萬(wan) 噸。作為(wei) 一家中小型玉米加工企業(ye) ,多年來立足黑龍江糧食資源優(you) 勢,以玉米為(wei) 原材料,通過先進的生物發酵技術,生產(chan) 輔酶Q10、維生素C、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5等產(chan) 品,不斷延長玉米產(chan) 業(ye) 鏈,玉米附加值提高50倍以上,為(wei) 黑龍江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糧食加工企業(ye) 是市場收購的重要力量,能有效提升糧食就地就近轉化能力,帶動農(nong) 民增收。”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李軍(jun) 說。中糧、北大荒、五得利、中裕、內(nei) 蒙古恒豐(feng) 等一批龍頭企業(ye) 在糧食收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wei) 帶動農(nong) 民增收的主力軍(jun) 。內(nei) 蒙古恒豐(feng) 集團通過加大“農(nong) 戶訂單”種植、“租地建設高標準連片基地”以及“與(yu) 農(nong) 戶共同成立合作社”等多種模式,形成每年綠色優(you) 質小麥訂單種植30萬(wan) 畝(mu) 左右的規模,覆蓋巴彥淖爾市28個(ge) 鄉(xiang) 鎮100多個(ge) 村社的近2萬(wan) 戶農(nong) 戶,當地小麥收購價(jia) 比主產(chan) 區平均高0.4元/公斤至0.8元/公斤,每年僅(jin) 此一項就為(wei) 當地農(nong) 民增收1億(yi) 元至3億(yi) 元。山東(dong) 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通過構建“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帶動35萬(wan) 戶農(nong) 戶每年增收5.1億(yi) 元,讓4000多名農(nong) 民變身產(chan) 業(ye) 工人,年均收入從(cong) 原來的不到2萬(wan) 元提高到6萬(wan) 多元。
“糧食加工業(ye) 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產(chan) 業(ye) ,是促進主產(chan) 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李軍(jun) 說。13個(ge) 主產(chan) 區糧食總產(chan) 量占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的78%左右,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但主產(chan) 區工業(ye) 化水平低、地方財政收入低、人均收入水平低,與(yu) 經濟發達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大。為(wei) 了促進主產(chan) 區經濟發展,國家引導培育糧食加工企業(ye) 在產(chan) 地建設加工生產(chan) 基地,統籌發展初加工、精深加工,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從(cong) 目前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ei) 蒙古等主產(chan) 區通過培育壯大糧食加工企業(ye) ,建設糧食加工產(chan) 業(ye) 集群,把糧食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經濟優(you) 勢,逐漸形成糧食興(xing) 、產(chan) 業(ye) 旺、經濟強的良性循環。
產(chan) 糧大縣是糧食生產(chan) 的主力軍(jun) ,但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安徽阜南縣是通過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走出“高產(chan) 窮縣”的典型。近年來,阜南縣通過引進中糧、中化、中裕等一批龍頭企業(ye) ,培育糧食產(chan) 業(ye) 集群,構建起優(you) 質小麥“產(chan) 購儲(chu) 加銷”全產(chan) 業(ye) 鏈經營模式,實現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目前,“阜南樣板”已複製到415個(ge) 縣,發展優(you) 質糧食訂單麵積超過1400萬(wan) 畝(mu) ,帶動小農(nong) 戶100萬(wan) 戶、農(nong) 民合作社5170多家共同發展。
把“好糧食”變成“好產(chan) 品”
時代在變,消費需求也在變。從(cong) 吃得飽到吃得好、吃得營養(yang) 健康,城鄉(xiang) 居民消費結構在不斷升級,糧油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近年來,國家深入實施優(you) 質糧食工程,積極探索構建糧食全產(chan) 業(ye) 鏈經營模式,從(cong) “產(chan) 購儲(chu) 加銷”各個(ge) 環節嚴(yan) 格把控質量,實現優(you) 糧優(you) 產(chan) 、優(you) 購、優(you) 儲(chu) 、優(you) 加、優(you) 銷,把“好糧食”變成“好產(chan) 品”,滿足城鄉(xiang) 居民消費升級需求。
江南米道江蘇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媛告訴記者,為(wei) 了生產(chan) 出好的功能營養(yang) 大米,企業(ye) 構建研發、育種、種植、加工、倉(cang) 儲(chu) 、營養(yang) 臨(lin) 床全產(chan) 業(ye) 鏈經營模式,精心培育推廣品牌。在研發育種環節,公司與(yu) 眾(zhong) 多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培育具備低升糖功效的“建康1號”品種。在生產(chan) 環節,嚴(yan) 選秧田、篩選稻種、機械播種、精心育秧,嚴(yan) 格田間管理、人工除草、潛水澆灌、綠色施肥,確保原糧質量;在加工環節,通過適度柔碾工藝保留大米營養(yang) 成分;在儲(chu) 存環節,建設恒溫恒濕立體(ti) 低溫儲(chu) 糧倉(cang) ,確保當季稻穀和大米的新鮮口感。
生產(chan) 出好的糧油產(chan) 品,不僅(jin) 需要糧食加工企業(ye) 精耕細作,更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2017年實施優(you) 質糧食工程以來,中央財政在產(chan) 後服務、質量檢測、優(you) 質糧油供給等方麵累計安排補助資金近215億(yi) 元,帶動地方各級財政和社會(hui) 投資600多億(yi) 元,建成糧食產(chan) 後服務中心5500多個(ge) ,實現產(chan) 糧大縣全覆蓋,5萬(wan) 噸以上的產(chan) 糧縣糧食質檢機構監測覆蓋率達到60%,帶動增加優(you) 質糧食超過5000萬(wan) 噸,糧食產(chan) 業(ye) 全鏈條提升帶動效果明顯。
隨著城鄉(xiang) 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糧食品牌化消費市場已經形成。各地根據市場供求變化,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培育了2000多個(ge) 好糧油產(chan) 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ye) 品牌和產(chan) 品品牌協同發展勢頭良好。
在第一輪優(you) 質糧食工程取得豐(feng) 碩成果的基礎上,2021年啟動實施了糧食綠色倉(cang) 儲(chu) 、品種品質品牌、質量追溯、機械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節約減損健康消費“六大提升行動”,旨在全麵提升糧食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老百姓的飯碗裏將會(hui) 裝上更多優(you) 質糧,在飯桌上將會(hui) 吃到更多好糧油。”李軍(jun) 說。
從(cong) “單向思維”走向“係統思維”
發展糧食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涉及“產(chan) 購儲(chu) 加銷”全產(chan) 業(ye) 鏈,覆蓋從(cong) 原糧到成品、產(chan) 區到銷區、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各環節。要轉變思維模式,從(cong) “單向思維”走向“係統思維”,統籌強化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供應鏈,全麵提升糧食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主產(chan) 區尤其要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ye) ,真正把“好收成”變成“好收益”,把“好糧食”變成“好產(chan) 品”,為(wei) 耕者謀利、為(wei) 食者造福、為(wei) 業(ye) 者護航。
專(zhuan) 家認為(wei) ,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供應鏈協同是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產(chan) 業(ye) 支撐力的關(guan) 鍵。要持續推動“三鏈協同”,帶動糧食產(chan) 業(ye) 全鏈條整體(ti) 提升。加速延伸產(chan) 業(ye) 鏈,以加工轉化為(wei) 核心環節,大力實施建鏈、補鏈、強鏈,促進加工層次由粗到精、加工業(ye) 態由少到多、加工鏈條由短到長。不斷提升價(jia) 值鏈,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抓好品種培優(you) 、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增強糧油產(chan) 品核心競爭(zheng) 力。積極打造供應鏈,構建高效便捷的糧油供應網絡,促進大型超市、專(zhuan) 營店、大賣場等多種業(ye) 態發展。各地要立足糧食資源、區位交通、產(chan) 業(ye) 基礎等實際,明確糧食產(chan) 業(ye) 的發展定位、發展方向,塑造大基地、大企業(ye) 、大產(chan) 業(ye) 的成長態勢;要把產(chan) 業(ye) 集群和產(chan) 業(ye) 園區作為(wei) 重要載體(ti) ,推動產(chan) 業(ye) 規模化、資源集約化、企業(ye) 集群化。
糧食產(chan)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產(chan) 購儲(chu) 加銷”各環節質量都要提上來,促進糧食產(chan) 業(ye) 上下遊提質增效。在生產(chan) 環節,支持各類經營主體(ti) 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優(you) 化糧食種植結構。在收購環節,精心組織市場化收購,鼓勵多元主體(ti) 入市,形成“好糧食賣上好價(jia) 格”的鮮明導向。在倉(cang) 儲(chu) 環節,大力推廣綠色儲(chu) 糧技術,改善糧食存儲(chu) 條件,推行分品種、分類、分倉(cang) 儲(chu) 存,切實解決(jue) “前端優(you) 質、中端混雜”的問題。在加工環節,優(you) 化產(chan) 能結構,大力發展適度加工,推動糧油副產(chan) 物梯次利用。在銷售環節,完善物流網絡,升級銷售業(ye) 態,暢通優(you) 質糧油消費服務的“最後一公裏”。“產(chan) 購儲(chu) 加銷”各個(ge) 環節要形成聯動效應,引導支持龍頭企業(ye) 、合作組織與(yu) 種糧農(nong) 戶形成緊密聯結的利益共同體(ti) ,鼓勵有實力的企業(ye) 牽頭建立產(chan) 業(ye) 聯盟、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促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
目前,各地以“六大提升行動”為(wei) 抓手,打造優(you) 質糧食工程升級版,全麵開創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局麵。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有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六大提升行動”是有機整體(ti) ,又各有側(ce) 重。要做細做實“六大提升行動”,用好政策,因地製宜,揚長補短,不搞“一刀切”“齊步走”,做實項目、集中攻堅,為(wei) 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經濟日報記者 劉 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