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亞洲發展論壇在杭啟幕 共話亞洲發展新格局
中新網杭州1月29日電(奚金燕 林锘)29日,首屆亞(ya) 洲發展論壇在杭州開幕。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ya) 、日本、柬埔寨等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專(zhuan) 家學者,聚焦地緣政治、氣候變化、技術變革和數字化轉型等議題,探討下一個(ge) 50年亞(ya) 洲發展路徑。
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依然疲軟。亞(ya) 洲被視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在引擎,其繁榮將對全球經濟發展產(chan) 生溢出效應。而中國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了工業(ye) 化和城市化的跨越式發展,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
“我們(men) 站在一個(ge) 新時代的十字路口,發展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巨變,數字技術的崛起,城市化的緊迫挑戰,以及氣候變化帶來的生存威脅,正在重塑發展格局,這些變化提供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而這個(ge) 發展方程式有哪些新的變量,過去的經驗如何為(wei) 未來的策略提供依據?合作是關(guan) 鍵。”浙江(浙江大學)國際發展與(yu) 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貢森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
下一個(ge) 50年,亞(ya) 洲的路怎麽(me) 走?“我們(men) 需要回答的關(guan) 鍵戰略問題是:更好、生產(chan) 率更高的工作崗位將從(cong) 何而來?著力推進綠色轉型和吸納勞動力的服務業(ye) 是否行之有效?知識迭代的缺口如何彌補?新的知識何以預見?這一係列大背景下的議題,敦促我們(men) 珍視過往,也期待更好地麵向未來。”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期待,各位專(zhuan) 家學者能在本屆論壇的交流研討中各抒己見,形成共識,確定未來研究議程。也期待能把知識和觀點轉化為(wei) 各自國家和市場的發展機會(hui) ,共創新經濟、共享新繁榮。
中亞(ya) 區域經濟合作學院院長Kabir Jurazoda在致辭中介紹了中亞(ya) 區域經濟合作學院研究和活動3大關(guan) 鍵領域,分別是數字化和可持續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社會(hui) 經濟研究。他希望能實現合作,提供知識產(chan) 品、科學發現、能力建設的舉(ju) 措,轉化為(wei) 實際的政策行動。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浙江(浙江大學)國際發展與(yu) 治理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鄭永年表示,亞(ya) 洲發展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話題。希望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能夠借此契機,一起研究探討亞(ya) 洲經濟發展密碼,尋找剖析亞(ya) 洲經濟的相關(guan) 理論,建立起基於(yu) 亞(ya) 洲經驗的經濟理論、政治理論和社會(hui) 理論,助力亞(ya) 洲新發展。
亞(ya) 洲開發銀行前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回顧了亞(ya) 洲50年的政策、市場和科技發展,結合《亞(ya) 洲的繁榮之旅》這本書(shu) 解釋了亞(ya) 洲繁榮之路,同時也提出了挑戰和問題;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培林則對亞(ya) 洲發展重要著作做了綜合全麵的解讀,包括了關(guan) 於(yu) 亞(ya) 洲的發展主流的想法,也提到了關(guan) 於(yu) 亞(ya) 洲發展的本地想法,同時進行了對比。
浙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是中國式現代化先行者。“這一論壇在浙江舉(ju) 辦具有特殊意義(yi) 。”浙江省社會(hui) 科學界聯合會(hui) 主席盛世豪提到,浙江之所以能夠持續快速發展,有四個(ge) 方麵值得關(guan) 注,分別是積極培育市場主體(ti) ,不斷提升經濟開放水平,持續推動城鄉(xiang) 協調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相協調。
此次論壇還將組織與(yu) 會(hui) 嘉賓赴浙江德清、桐廬、杭州市區等地開展調研,深入了解浙江在共同富裕、低碳發展、數字化轉型三個(ge) 領域的探索和實踐經驗,從(cong) 而為(wei) 亞(ya) 洲各國的現代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學理支持和政策借鑒。
“這是非常獨特的機會(hui) ,可以深入研究中國共同富裕的探索和實踐。而且我們(men) 還可以親(qin) 自去觀察浙江在綠色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方麵的舉(ju) 措,獲得一手的資料,相信這些經驗會(hui) 給我們(men) 提供非常寶貴的靈感。”中亞(ya) 區域經濟合作學院院長Kabir Jurazoda表示。
據悉,本論壇由浙江(浙江大學)國際發展與(yu) 治理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物研究院、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亞(ya) 洲開發銀行、區域知識共享中心協辦,旨在推動亞(ya) 洲發展領域的知識交流與(yu) 合作,探討亞(ya) 洲未來發展方向,同時在全球範圍內(nei) 攜手構建知識和友誼網絡,期冀為(wei) 下一個(ge) 50年的亞(ya) 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