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湖南東安做強“竹經濟”振興鄉村
中新網永州1月29日電(唐濤華 唐宇)29日,在湖南永州市東(dong) 安縣大廟口鎮韭菜村竹木加工廠就業(ye) 幫扶車間內(nei) ,工人們(men) 正熟練操作機器,把一根根竹子變成竹筷。
韭菜村共有楠竹1.2萬(wan) 畝(mu) ,投資60多萬(wan) 元建起楠竹加工廠,通過“黨(dang) 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發展模式,盤活村裏楠竹資源。“產(chan) 品主要銷往廣西、廣東(dong) 等地,竹木加工廠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增收10餘(yu) 萬(wan) 元。”韭菜村楠竹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李昌鬆說。
東(dong) 安縣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有竹林麵積31.04萬(wan) 畝(mu) ,豐(feng) 富的楠竹資源吸引了不少東(dong) 安人返鄉(xiang) 就業(ye) ,一些竹產(chan) 品加工龍頭企業(ye) 也紛紛落戶東(dong) 安。如今,東(dong) 安經濟開發區竹木加工產(chan) 業(ye) 園已引進舜皇峰竹木、湯氏竹業(ye) 、金暉竹業(ye) 等10家企業(ye) ,構建起從(cong) 楠竹下山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的產(chan) 業(ye) 鏈條。
湯氏竹業(ye) 負責人湯國軍(jun) 介紹說:“工廠目前日生產(chan) 菜板一萬(wan) 個(ge) 以上,年出口量2000餘(yu) 萬(wan) 元,生產(chan) 的竹木產(chan) 品遠銷歐美、東(dong) 南亞(ya) 等地。”
近年來,東(dong) 安還因地製宜探索竹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路徑,形成以竹木複合利用為(wei) 特色、出口型楠竹產(chan) 品為(wei) 主打、科技創新為(wei) 依托的楠竹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製定和出台發展竹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優(you) 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和推動竹產(chan) 業(ye) 開發建設。
走進大盛鎮菱角村,竹子清香撲麵而來,竹編手藝人正編製竹米篩、竹籮筐等生活用具,普通竹子成為(wei) 村民致富的“指尖經濟”。
今年71歲的竹編“守藝人”魏友良是當地有名的巧手,年輕時就跟著父親(qin) 學編竹製品。“竹米篩、竹籮筐由合作社統一收購成品,按計件算工錢,一個(ge) 月有2000多元收入。”魏友良說。
東(dong) 安縣也定期組織竹編技藝傳(chuan) 承人和工匠參加各類培訓,讓這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得到進一步傳(chuan) 承和發展。
目前,東(dong) 安縣共有竹木加工企業(ye) 40餘(yu) 家,2023年全縣竹產(chan) 業(ye) 年產(chan) 值2.1億(yi) 元,從(cong) 業(ye) 人員1萬(wan) 餘(yu) 人,通過電商平台大力發展竹編產(chan) 品線上銷售,竹製品網店開辦10餘(yu) 家,竹木電商線上交易額達4000餘(yu) 萬(wan) 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