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年春節在“村晚”、燈會中熱鬧開場
中新社北京2月4日電(記者 應妮)3日晚,澳門大三巴牌坊前的廣場上,澳門中樂(le) 團攜手中外藝術家聯袂帶來《春節序曲》《春舞》《澳門隨想曲》等經典樂(le) 曲,為(wei) 2024年“歡樂(le) 春節”拉開大幕;駐守在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手持“歡樂(le) 春節”吉祥龍,通過視頻方式向現場觀眾(zhong) 和全球華人送上來自“天宮”的龍年新春祝福……
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現場則是一派“新娘回門”民俗的熱鬧場麵,現場鞭炮大作。依托侗族新年期間開展“月也”(即某一村寨集體(ti) 到另一個(ge) 村寨做客)的習(xi) 俗,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全國春節“村晚”主會(hui) 場在這裏舉(ju) 行,來自廣西各地的民間文藝團體(ti) 1200餘(yu) 人參加展演;時值南方小年,民眾(zhong) 忙著舂糍粑、打油茶、炸油果,聚在風雨橋裏、鼓樓坪、戲台之上,表演著自編自導文藝節目,讓各地遊客沉浸在當地的民俗中。
古城是春節年俗最富集、最有特色的區域。陝西榆林、山西平遙、廣東(dong) 潮州、河北正定陸續啟動了當地的“古城過大年”活動,在陝北民歌、平遙社火等非遺項目展演中,在張燈結彩、舞龍舞獅中,民眾(zhong) 與(yu) 遊客共享非遺之美、共品非遺年味。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各地將舉(ju) 辦1萬(wan) 餘(yu) 場非遺展示展演活動。非遺好戲,輪番上演。
中國人的龍年春節,踏著“小年”的步伐,越來越近。
南北彩燈各具特色。故宮和避暑山莊首度聯手呈現一場新春宮燈展,精美絕倫(lun) 的萬(wan) 壽燈、花籃燈、掐絲(si) 琺琅太平有象燈等宮燈造型精巧,炫彩紛呈,承載美好寓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四川自貢燈會(hui) 薈萃了上千個(ge) 美輪美奐的燈組,有的講述中國曆史故事,有的表達春節民風民俗,還有的展現憨態可掬的“卡通版”恐龍形象,讓遊客發出連連讚歎。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司長王晨陽透露,初步統計全國將開展燈會(hui) 、燈彩項目非遺傳(chuan) 承實踐活動500餘(yu) 項。
上海豫園燈會(hui) 走出國境。在法國豫園燈會(hui) 現場,隨著來自中國的60架燈組和2000餘(yu) 盞花燈霎時綻放,取材於(yu) 中國神話典籍《山海經》中的祥龍瑞獸(shou) 瞬間大放光彩,這一主題為(wei) “山海有靈”燈會(hui) 諧音“山海友鄰”,寓意中法兩(liang) 國縱使遠隔山海,依然相知若比鄰。
傳(chuan) 統的看花燈之外,線上看“村晚”、線下辦“村晚”儼(yan) 然成為(wei) 中國的新民俗之一。作為(wei) 農(nong) 民自編自導、自演自賞的春節聯歡會(hui) ,“村晚”紮根鄉(xiang) 土、承載鄉(xiang) 音、凝聚鄉(xiang) 情,唱身邊事、演身邊人、道心裏話。各地“村晚”以鄉(xiang) 村大地為(wei) 舞台,或展現地方特色民俗,或生動講述美好生活故事,或挖掘特色好物美食,說鄉(xiang) 音、唱鄉(xiang) 愁、舞鄉(xiang) 情。
在這個(ge) 包羅萬(wan) 象的舞台上,不少民間絕技、民俗活動和非遺項目持續上演,無論是榆林的“冒鉸媳婦”剪紙大賽、潮州的工夫茶藝展示,還是平遙的社火匯演、正定的古城燈會(hui) ,熱氣騰騰的人潮背後是活力滿滿的生活。
2024年“歡樂(le) 春節”也進一步輻射全球。據文旅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4年“歡樂(le) 春節”活動將在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舉(ju) 辦近500場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展演項目,並在近20個(ge) 國家舉(ju) 辦“全球彩燈點亮活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推出的“吉祥龍”形象廣泛應用於(yu) “歡樂(le) 春節”品牌活動中,並首次進行市場化開發和運營。
日前“歡樂(le) 春節”還首次走進古巴國際爵士音樂(le) 節。鋼琴家奧利瓦和母親(qin) 都屬“龍”,他們(men) 表示,能用自己創作的音樂(le) 和中國人民一起迎接龍年到來,將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