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春聯文化 時代中國

發布時間:2024-02-04 16:56:00來源: 光明日報

  “二十四,寫(xie) 大字。”2024農(nong) 曆龍年春節即將來臨(lin) ,家家戶戶迎來了寫(xie) 春聯的喜慶日子。春聯是春節期間以撰書(shu) 對聯形式,營造節日氣氛、祈福吉祥的重要習(xi) 俗。作為(wei) 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春聯習(xi) 俗可追溯到公元964年的春節,孟昶寫(xie) 下了目前已知的第一副春聯:“新年納餘(yu) 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一幅寓意美好的春聯,被認為(wei) 是春聯的始祖。

  2023年底,第78屆聯合國大會(hui) 協商一致通過決(jue) 議,將春節(農(nong) 曆新年)確定為(wei) 聯合國假日。寫(xie) 春聯、貼春聯的習(xi) 俗走出了國門,成為(wei) 目前世界上參與(yu) 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民俗活動之一。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緊扣時代主題、緊跟社會(hui) 步伐,為(wei) 我們(men) 帶來了構思精巧、情感真摯、充滿文學藝術魅力的春聯作品。

  ①春的氣息

  傳(chuan) 統春聯以五言和七言短語為(wei) 主,有的描寫(xie) 春天景色,狀物及情,抒發美好寓意,如“麗(li) 日和風春浩蕩,花香鳥語物昭蘇”;有的用天幹地支的農(nong) 曆紀年寄予美好願景,如“春潮傳(chuan) 喜訊,虎歲報佳音”;有的抒發理想,祈福納祥,表達美好祝福,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有的祈求國泰民安,事業(ye) 發達,如“民安國泰千家樂(le) ,風調雨順萬(wan) 事興(xing) ”。春聯的特點,是用對仗意聯的文字,通過書(shu) 法藝術的表達,突出“春”字和“喜”字,表達人們(men) 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

  春聯要有春的節令氣息,有美好寓意的祝願,有鮮明的地域風情和個(ge) 人特色。傳(chuan) 統春聯以描寫(xie) 春光和節日祝福為(wei) 主,寄寓了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千百年來流傳(chuan) 至今,長盛不衰。與(yu) 傳(chuan) 統春聯不同,現代社會(hui) 的春聯豐(feng) 富多彩、形式多樣。

  有單位聯,如機關(guan) 企事業(ye) 學校社區春聯;有景點聯,如廣場城門公園聯;有媒體(ti) 聯,各種紙媒新媒體(ti) 文字視頻的春聯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家居聯,其數量最多、內(nei) 容最廣,也最具風采。家居聯以五言和七言居多,展現了家風家訓家文化,突出了喜慶吉祥福安康的色彩。總之,春聯要有春的節令氣息,有美好寓意的祝願,有鮮明的地域風情和個(ge) 人特色。

  社會(hui) 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春聯也與(yu) 社會(hui) 同步、與(yu) 時代同聲,以新的內(nei) 容和形式,給人以思想的啟迪、感情的共鳴、審美的享受,成為(wei) 實現城市繁榮、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也是弘揚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有效載體(ti) 。

  ②立意積極

  春聯的構思與(yu) 寫(xie) 作,要求切人切事切景切情。春聯的立意積極向上,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精神鼓舞。春聯的內(nei) 容具有時代特點和風格,如國家重大慶典重要活動,時代的特殊意象和標誌,對外交往的文化宣傳(chuan) 。2022新春鍾聲敲響之際,三位航天英雄遙祝祖國繁榮昌盛,翟誌剛書(shu) 寫(xie) 的一副春聯“逐夢飛天同守歲,龍驤虎步共迎春”,被譽為(wei) “太空第一聯”。

  春聯展現新中國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彰顯中華嶄新氣象。2021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開啟之年,春聯“北鬥領航,十四五別開生麵;南湖築夢,雙百年大展宏圖”(何沁學)、“黨(dang) 建百年,國興(xing) 百業(ye) ;家迎五福,人奮五更”(覃誌廠)抒發了人民群眾(zhong) 對黨(dang) 和國家的熱愛,表達了對未來的憧憬。

  春聯描繪中國人民在新時代的幸福美好新生活、新誌趣、新追求。2024年新春聯——“龍盤中國結,福耀小康春”(陳勇波)和“盛世龍騰千萬(wan) 裏,春風梅報第一枝”(蔣東(dong) 永),表達了人民的喜悅心情,激發了人們(men) 的奮進鬥誌。

  春聯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謳歌廣大鄉(xiang) 村的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之美、自然生態之美、文明淳樸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諧有序之美。2024龍年新春聯中的“燕舞三春,春繪三農(nong) 畫;龍書(shu) 百福,福來百姓家”(吳誌良)和“春迎遊子,鄉(xiang) 間小路親(qin) 情重;福掛柴門,屋內(nei) 大堂笑語高”(宋曉可),從(cong) 不同側(ce) 麵描寫(xie) 了鄉(xiang) 村的嶄新麵貌和人們(men) 的幸福歡顏。

  春聯書(shu) 寫(xie) 勝景春光,寄情錦繡山河,大美風光,彰顯中華各地的名勝古跡和城市鄉(xiang) 村的新氣象。2024年甲辰新春中國城牆全球征聯的西安含光門聯“春含瑞象,托一串駝鈴,傳(chuan) 來福訊;夢啟長安,越千年故轍,縮短鄉(xiang) 愁”(婁鈺釵),安徽壽縣征聯的通淝門(南門)聯“通流引夢,振翮圖南,楚韻清嘉資豹變;淝水浮青,平疇織錦,春潮浩蕩作龍吟”(周春季),描摹生動,想象豐(feng) 富,寄托鄉(xiang) 愁鄉(xiang) 思。

  春聯展示新時代中華兒(er) 女開拓進取、建功立業(ye) 的精神麵貌。如“風自山海吹來,恰鯤化鵬摶,又見南國雲(yun) 趨,漫天霞蔚;夢隨浪花綻放,正鷗歡魚躍,試看東(dong) 方潮湧,滿眼春榮”(龍泉),以寫(xie) 深圳大鵬灣風光為(wei) 主,飽含對南國的深情與(yu) 熱愛,更凝結著對祖國繁榮發展的期待與(yu) 展望。

  ③與(yu) 時俱進

  春聯與(yu) 時俱進、不斷創新,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增加春聯藝術魅力,給人以審美享受。

  在詞法上,突出時代性。除了詩詞駢賦文的運用,新詞、科學名詞、外來詞等均可入聯。2023年新春聯“快遞親(qin) 情,抖音拍出全家福;思歸故裏,微信翻開百姓年”(李小傑),將一些已流行社會(hui) 的日常新詞入聯,寫(xie) 出了時代的特點和社會(hui) 新生活;“萬(wan) 卷龍章,邀春作序;百年駿業(ye) ,讓夢開花”(王誌),用擬人手法寫(xie) 出了人們(men) 對春天的向往和對夢想的追求。“兔舞巡宮中國範,龍騰破壁小康春”(陳慧萍)一聯,“中國範”,也讀作“中國範兒(er) ”,就是一個(ge) 很有中國味道、民族氣派的新詞。還有一些領字、襯字、虛字、兩(liang) 個(ge) 音節以上的數詞等的運用,以及詞類的活用轉品等,也增加了春聯的藝術表現力。

  在句法上,增加文學性。春聯的句式結構多樣、變化多端,廣泛吸收了詩詞駢賦文等各種文體(ti) 的形式,突破了以詩聯為(wei) 主要形式的藩籬。如修辭對格的當句自對、鼎足對、流水對、嵌字對、借音對、諧音對等,豐(feng) 富了春聯的藝術手法和表現形式。文學修辭的排比、拆字、頂針、設問、擬人,以及典故的運用,也拓寬了春聯創作思維,提供了新的創新思路。如“新時代,新征程,誰開步快如脫兔;大目標,大變局,我爭(zheng) 春勤似耕牛”(戚萬(wan) 豐(feng) ),一個(ge) “誰”、一個(ge) “我”,自問自答的設問句式,充分表達了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主人翁的創業(ye) 自豪感。在句式的安排上,春聯大多以五七言為(wei) 常見,但在一些重要場合,也有多分句句式的長短組合,這是為(wei) 了適應不同建築場所的需要,表達更豐(feng) 富的思想內(nei) 容,創新多樣的藝術表現。有些春聯的句式還作變格處理,我們(men) 不能看作是違律,而應視為(wei) 一種突破與(yu) 創新,也應該是合律的。

  在聲韻上,平仄的新舊聲均可使用。即古漢語平水聲韻(古聲)與(yu) 現代漢語普通話聲韻(新聲)均可使用,但二者不得混用,以適應不同地區和不同人群的需要。如2021辛醜(chou) 年“百佳春聯”征集活動中的“十四五新局,鉚足牛勁;萬(wan) 千重美景,占盡春光”(衛國),其中的十、局、足,古聲讀作仄聲,新聲普通話讀平聲,符合聯律。

  萬(wan) 象更新,歲元肇啟;卯歸辰到,兔躍龍騰。甲辰龍年春節即將到來,讓我們(men) 揮筆書(shu) 春,創作更多更好更美的春聯作品,以鮮明突出的主題、積極向上的內(nei) 容、高雅大氣的意境,凝聚起對祖國的熱愛與(yu) 祝願。

  (光明日報 作者:李培雋,係中國楹聯學會(hui) 會(hui) 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