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企業要當好個人信息“守門人”

發布時間:2024-02-05 15:03:00來源: 法治日報

  近期,上海市網信辦依法對一批未有效履行消費者個(ge) 人信息保護責任、存在嚴(yan) 重問題的知名企業(ye) 予以行政處罰,這是地方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nei) 首次依據個(ge) 人信息保護法自主辦理的係列行政處罰案件,引發廣泛關(guan) 注。

  在信息技術時代,個(ge) 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都有規範企業(ye) 和經營者收集消費者個(ge) 人信息行為(wei) 的規定。經營者使用消費者個(ge) 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還需要經消費者同意。而對於(yu) 收集到的個(ge) 人信息,經營者也應當采取技術措施等確保其安全。如果保管不當導致信息泄露,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可以說,在保護消費者個(ge) 人信息上,企業(ye) 和經營者具有不可推卸的法定責任。但在現實中,一些企業(ye) 或經營者出於(yu) 成本考慮,在保護消費者個(ge) 人信息的投入上“缺斤短兩(liang) ”,存在信息收集存儲(chu) 不合規等問題。

  如此次上海市網信辦在執法檢查中就發現,大量個(ge) 人信息未加密,個(ge) 別企業(ye) 內(nei) 部數據訪問權限設置不合規、存儲(chu) 個(ge) 人信息的網絡係統存在可能被入侵攻擊的高危漏洞,這無疑會(hui) 給消費者的個(ge) 人信息安全帶來極大隱患。更嚴(yan) 重的是,其中不乏知名企業(ye) ,而個(ge) 別企業(ye) 雖已被約談要求整改或接受過普法培訓,但仍心存僥(jiao) 幸,沒有做好嚴(yan) 密防護。

  監管部門依法對涉事企業(ye) 作出行政處罰,是對違法行為(wei) 的零容忍,彰顯了法律的權威,也警醒其他企業(ye) :不管企業(ye) 名氣大小,都必須守土有責,履行好保密責任,絕不能任由消費者個(ge) 人信息“裸奔”。而此批案件的處理也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對違法行為(wei) 就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並且及時“回頭看”,保持嚴(yan) 管高壓態勢。

  對企業(ye) 來說,節約信息處理成本與(yu) 保護個(ge) 人信息安全並不衝(chong) 突。隻有從(cong) 自身長遠發展出發,加大資金投入與(yu) 保障力度,擰緊信息保護的責任鏈條,依法依規做好信息處理的各個(ge) 環節工作,切實當好消費者個(ge) 人信息“守門人”,才能為(wei) 自身贏得更多信任、帶來更多客戶,真正實現行穩致遠的發展。

  法治日報 唐偉(wei)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