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合作提升老撾電力發展水平
中老共同出資組建的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投入運營
中老合作提升老撾電力發展水平
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正式運營啟動儀(yi) 式日前在老撾首都萬(wan) 象舉(ju) 行。作為(wei) 老撾國家主幹電網運營商,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運營該國230千伏及以上電網和與(yu) 周邊國家跨境聯網項目,旨在為(wei) 老撾提供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的輸電服務。該公司由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與(yu) 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老撾蘊藏著豐(feng) 富的水能資源和光照資源。截至2022年底,老撾全國共有93個(ge) 電站,總裝機容量超過1萬(wan) 兆瓦,年發電量達587億(yi) 千瓦時。電力出口在老撾出口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最高。然而,因電網建設滯後,老撾雨季棄水、旱季缺電現象時有發生,部分地區近40%電能無法及時並網輸送並轉化為(wei) 有效產(chan) 能。
為(wei) 改變這一現狀,推動電力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老撾政府決(jue) 定成立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2020年9月,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與(yu) 老撾國家電力公司正式簽署股東(dong) 協議,計劃共同出資組建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
在前期試運營階段,對老撾輸變電設備的查驗工作已全麵展開。“我們(men) 已經完成無人機巡線2800公裏,查驗變電站13座,建立了台賬和缺陷隱患清單,摸清權屬設備狀態。”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工作人員劉晉孝向記者介紹,他所在的生產(chan) 運行與(yu) 安監部已建立技術資料庫、完成運維模式比選、製定了運營方案,為(wei) 保障主幹電網長期穩定運行打下基礎。
在萬(wan) 象郊區的230千伏納塞通變電站,中老電力技術人員在認真檢查變電站內(nei) 工器具配置情況。“變電站原來配置的備品備件不夠齊全和規範,工器具定期檢驗也未到位,這些都是潛在的安全風險。我們(men) 一邊配齊相關(guan) 設備器具,一邊加強對運維人員培訓。”中方技術人員魏宏升表示,他來老撾參與(yu) 項目合作已近一年半,為(wei) 了方便交流,特意自學了老撾語。
“中國團隊樂(le) 於(yu) 協助我們(men) 提升工作,在管理、技術和運維等方麵都給予我們(men) 很多指導。”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員工坎培表示,老撾與(yu) 中國在電網技術方麵加強交流合作至關(guan) 重要,這將進一步促進增強老撾電力技術和電網管理,保障電力供應更加穩定。
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的一個(ge) 重要目標是促進老撾實現電力資源優(you) 化配置和清潔能源輸出。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規劃發展部主任梁新恒告訴記者,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公司製定了分階段任務。初期重點投資輸電網,滿足重點負荷用電需求,提升電力在全國範圍內(nei) 的互濟能力;中期,將投資建設老撾國內(nei) 主幹電網,保障老撾經濟特區和工業(ye) 園區等用電需求,實現與(yu) 更多國家的高電壓等級聯網,服務老撾境內(nei) 清潔能源開發,顯著提高老撾電網安全穩定水平;遠期,投資建成老撾全國統一大電網,大力支持老撾產(chan) 業(ye) 經濟發展,保障用電需求。
老撾能礦部部長坡賽·賽雅宋對記者表示,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是老中電力領域的重點合作項目,隨著公司正式投入運營,將進一步推動老撾電網穩定可靠運行,提升老撾電力區域競爭(zheng) 力,並帶動其他行業(ye) 發展,更好發揮電力對老撾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電力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基礎性產(chan) 業(ye) ,是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領域之一。2009年12月,中國南方電網公司通過雲(yun) 南西雙版納猛臘口岸實現向老撾115千伏聯網送電。截至2023年8月底,中老兩(liang) 國累計實現雙向電力互濟1.56億(yi) 千瓦時。近年來,老撾積極探索擴展電力品類,發揮清潔能源優(you) 勢。包括南歐江梯級水電站等中國公司投資建設的水電站,已成為(wei) 老撾大型清潔能源項目的代表。
2024年,老撾擔任東(dong) 盟輪值主席國,今年東(dong) 盟合作的主題之一就是促進互聯互通。老撾媒體(ti) 評論說,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的正式運營是老撾電力行業(ye) 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中老電力合作持續深化,將助推老撾國內(nei) 電網實現全覆蓋和現代化,助力老撾將資源優(you) 勢轉變為(wei) 經濟優(you) 勢,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
(人民日報萬(wan) 象電)
記者 孫廣勇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6日 第 1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