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份曬出2023年經濟“成績單” 17個省份GDP增速超5.2%
目前,31省區市都已公布了本省份2023年的經濟增長數據,其中,有17個(ge) 省份GDP增長快於(yu) 全國5.2%的增速,而隨著地方兩(liang) 會(hui) 陸續召開,有超過20個(ge) 省份定下了2024年GDP增長5%以上的預期目標。
去年17省份GDP增速超5.2%
從(cong) 各地區經濟總量看,2023年廣東(dong) 省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地區生產(chan) 總值超過13萬(wan) 億(yi) 元的省份,江蘇緊隨其後,達到12.82萬(wan) 億(yi) 元,同時,江蘇省內(nei) 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到萬(wan) 億(yi) 元的城市增至5座,成為(wei) 全國擁有“萬(wan) 億(yi) 之城”最多的省份。
從(cong) 增速看,有17省份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速快於(yu) 全國5.2%的水平,湖北、四川等9省份增速在6%到7%之間,增速大於(yu) 7%的省份有三個(ge) ,其中海南與(yu) 西藏兩(liang) 地增速最快,均在9%以上。
從(cong) 結構看,各地穩步推進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安徽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位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成為(wei) 中西部工業(ye) 第一大省。
從(cong) 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看,絕大部分省份將各自今年的增速目標都定在了5%以上,廣東(dong) 、江蘇、山東(dong) 等27個(ge) 省份將今年地區生產(chan) 總值預期增長目標定在了5%到6%之間,河南、福建等16個(ge) 省份地區生產(chan) 總值預期增長目標高於(yu) 自身在2023年的增長。
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多省發力點
記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發現,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一個(ge) 高頻出現的熱詞,有25個(ge) 省份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作為(wei) 2024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
新質生產(chan) 力的形成離不開創新的引領,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多個(ge) 省份都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打造生物製造、低空經濟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未來產(chan) 業(ye) 。推進數實融合,發展壯大數字經濟。
在打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上,四川、安徽、遼寧等地提出要加快發展低空經濟,成都、自貢等地更是明確提出,做大無人機產(chan) 業(ye) 集群,布局發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安徽提出要加快合肥、蕪湖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高地建設,拓展低空產(chan) 品和服務應用場景。
在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上,各地提出要圍繞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進行科研攻關(guan) ,並對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進行超前布局,對相應科研成果的應用場景展開部署。廣東(dong) 省提出要充分發揮自身在算力設施、產(chan) 業(ye) 規模、數據要素等領域的優(you) 勢,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創新引領地。上海今年要培育提升先進材料、民用航空、空間信息等領域高端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浙江今年提出了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長9%左右,以及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85%的發展目標。
在發展數字經濟上,不少西部省份提出要利用好自身在“東(dong) 數西算”中的算力優(you) 勢,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比如寧夏就提出,今年要大力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智能升級計劃、中小企業(ye) 數字賦能計劃,力爭(zheng) 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達到36%以上。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室主任 魏琪嘉:2024年,各地結合各自的這種要素稟賦優(you) 勢,紛紛從(cong)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三個(ge) 維度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的發展。這三類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為(wei) 技術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場景和條件,隨著技術應用的場景不斷推廣和豐(feng) 富,也將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發展創造一個(ge) 良好的條件和氛圍。隨著新質生產(chan) 力的這種穩健發展,也將為(wei) 我們(men)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成共識
記者在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時還發現,近乎所有的工作報告中都提到了“民營經濟”,那麽(me) 今年各地將如何更好地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呢?
改善營商環境,對於(yu) 如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不約而同都提到了這一點。圍繞著改善營商環境,各地提出,要給予民營企業(ye) 更多的發展機會(hui) ,優(you) 化政府對民營企業(ye) 的服務機製。
具體(ti) 來看,多個(ge) 省份提出,充分利用金融領域政策,支持民營企業(ye) 開展重大技術創新,鼓勵民營企業(ye) 參與(yu) 重點科研項目,引導民間資本參與(yu) 基礎設施建設。江蘇今年將出台民間投資方麵專(zhuan) 項政策,廣西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ye) 首貸、信用貸等支持,海南提出要建好企業(ye) 應急續貸資金池,向生產(chan) 經營正常、信用狀況良好但暫時資金困難的企業(ye) 提供融資支持。
廣東(dong) 、山東(dong) 、浙江、安徽等省份從(cong) 進一步改善政企關(guan) 係入手,通過為(wei) 民營企業(ye) 家打造更具有溫度的營商環境帶動當地民營企業(ye) 的發展。江西、遼寧、重慶、山西等省份從(cong) 健全製入手,出台減負清單等手段保障民企投資權利,持續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切實保障各類經營主體(ti) 公平競爭(zheng) 。多個(ge) 省份都表示,今年將向民營企業(ye) 推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補短板等項目,鼓勵民營企業(ye) 參與(yu) 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項目。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郭麗(li) 岩:各地兩(liang) 會(hui) 將促進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作為(wei) 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尤其是著力引導民營企業(ye) 向“新”而行,努力為(wei) 他們(men) 創造有穩定回報的市場機會(hui) 。這些舉(ju) 措有利於(yu) 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增強民營企業(ye) 家幹事創業(ye) 積極性,通過民營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宏觀經濟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總台央視記者 吳昊 李唐 黃寶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