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母子先後捐獻造血幹細胞 “愛的傳遞”成家風
中新網杭州2月6日電 (錢晨菲 夏冬 謝施琦)“太激動了,我終於(yu) 也有機會(hui) 去救人了。”現役軍(jun) 人張鈞琅日前回到家鄉(xiang) 浙江,奔赴一場“愛的傳(chuan) 遞”。
6日,經過3個(ge) 多小時,張鈞琅順利采集3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wei) 浙江省第99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生命的種子”立即被送往移植醫院,一位素昧平生的血液病患者將因此獲得新生。
張鈞琅今年21歲,談及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並不陌生。其母親(qin) 楊春菊的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shu) 一直被珍藏於(yu) 家中。
母子倆(lia) 還記得2016年的那個(ge) 夏天:全村老少敲鑼打鼓歡送、婆婆對兒(er) 媳婦的種種擔憂,都還曆曆在目……2016年6月10日,楊春菊順利完成了捐獻,成為(wei) 浙江省第285例,中華骨髓庫第573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如今兒(er) 子要去捐獻,楊春菊儼(yan) 然成為(wei) 貼身顧問。時隔七年,母子倆(lia) 先後作出大愛抉擇,在身邊的人看來,這不僅(jin) 僅(jin) 是偶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源於(yu) 這個(ge) “最美家庭”濃厚的公益氛圍。
時間撥回到三年前張鈞琅18歲的成人禮。麵對人生的重要時刻,張鈞琅聽從(cong) 母親(qin) 的建議,和母親(qin) 、堂哥、姑姑4人一起走進家附近的獻血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獻血。組團獻血的張鈞琅和堂哥、姑姑還一起留存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
楊春菊每年都參加獻血、環保公益和慰問養(yang) 老院等誌願活動,張鈞琅常樂(le) 於(yu) 做個(ge) 公益“小跟班”,公益活動不僅(jin) 強身健體(ti) ,還陶冶心靈,成為(wei) 這個(ge) 愛心家庭的生活日常。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跟著家裏人做公益,也成為(wei) 張鈞琅的日常。入伍後,他主動申請成為(wei) 一名衛生兵,積極參加培訓,堅持巡診值班。
2月6日,經過4天注射動員劑,張鈞琅開始正式采集造血幹細胞,有媽媽的經驗和陪伴,他顯得尤為(wei) 輕鬆。除爸爸媽媽外,當日還有妹妹、姑姑、堂哥等9名親(qin) 屬也都來到了現場為(wei) 張鈞琅加油、打氣,加上正在采集的張鈞琅,大家笑稱這個(ge) 重要的時刻就要“十全十美”。
楊春菊也拿出自己當年的捐獻榮譽證,一家人留下全家福。“我見證了浙江省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ye) 的發展,如果有需要,我們(men) 還會(hui) 第一時間去幫助他人。”楊春菊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