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廢舊物品如何更好回收利用

發布時間:2024-02-19 14:45:00來源: 人民日報

  廢舊物品如何更好回收利用(金台視線)

  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ti) 係對於(yu) 提高家電家具以舊換新便利性,暢通更新消費循環具有重要作用。但現實生活中,如何處理舊家具、舊家電、舊衣物等,讓不少人有些犯難。怎樣打通二手閑置物品回收堵點,暢通資源回收利用渠道?請看記者的采訪報道。

  ——編 者

  舊電器——建立環保的回收體(ti) 係

  本報記者 向子豐(feng)

  生活中,人們(men) 經常更換手機、電腦、家電等電器電子產(chan) 品。隨著平台經濟日益興(xing) 起,電器回收開啟了“智能化時代”,除了二手交易平台,各大電商也紛紛開放了舊家電回收入口。不過,這些回收渠道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問題。

  目前,手機、電腦等回收已經形成了較為(wei) 規模化的產(chan) 業(ye) 鏈,然而壓價(jia) 回收、舊機翻新、個(ge) 人信息泄露等問題也屢屢出現。陝西西安市的韓先生反映,他在某網上平台出售舊手機,一開始測評價(jia) 格是800多元,然而當平台收到手機後,以手機存在各種瑕疵為(wei) 由,最後回收價(jia) 僅(jin) 為(wei) 70元。“我想退回手機,卻還要支付60多元的往返運費。”韓先生說。

  手機、電腦上往往儲(chu) 存著許多個(ge) 人信息,稍有不慎,容易在回收過程中泄露。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網友王月反映,自己在某知名電商平台通過“以舊換新”購買(mai) 手機,當時寄出舊機時未退出個(ge) 人賬號,10多天後發現自己的賬號被盜刷了600餘(yu) 元,至今未追回。“我聯係了平台客服,他們(men) 提出隻能補貼一些優(you) 惠券,對於(yu) 個(ge) 人信息泄露造成的損失一直含糊其詞。”王月說。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men) 有時能看到騎著三輪車、吆喝著“回收各類家電”、穿行在城市各個(ge) 角落的廢品回收者。他們(men) 身後往往是一個(ge) 小型的廢品回收站,回收廢舊家電後再轉賣給拆解處理廠。不過,這種方式顯現出一些問題,有讀者反映,一些廢品回收站違規堆放、拆解舊家電造成環境汙染和消防安全隱患。

  有電器拆解廠工作人員說,廢舊電器在拆解過程中存在一定風險,會(hui) 產(chan) 生一部分危險廢棄物,比如電視機裏的熒光粉含汞、錐玻璃含鉛,老舊電冰箱的氟利昂可能會(hui) 泄漏等。處理這些廢棄物必須按照固體(ti) 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裏危險廢物轉移處置的要求進行。

  讀者、網友呼籲,應建立專(zhuan) 業(ye) 、高效、環保的廢棄電器回收體(ti) 係。北京市讀者李浩龍建議,各地應該暢通廢棄電器回收渠道供公眾(zhong) 查詢。“舊電器不等於(yu) 廢電器,應該加強回收渠道管理,便利市民報廢家電,加強回收利用,建立綠色循環。”李浩龍說。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應要求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回收經營者建立台賬,實施信息化管理,記錄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在收集、運輸、貯存、處置等環節的運轉流程及對應狀態,有效打擊私拆電器、二手翻新等問題,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同時,各地紛紛出台細則,進一步規範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的回收。為(wei) 解決(jue) 回收中出現的個(ge) 人信息泄露問題,北京市《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回收規範》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要求回收廢舊手機、電腦等涉及個(ge) 人隱私的電子產(chan) 品時,回收經營者應當麵清理用戶個(ge) 人信息,維護客戶隱私權,且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戶相關(guan) 信息。

  (來晨曦參與(yu) 采寫(xie) )

  舊家具——化“固廢負擔”為(wei) “減碳法寶”

  本報記者 趙 兵

  前不久,黃先生因搬家,淘汰了一件舊沙發,可處理這件沙發讓他犯了愁。“這七成新的沙發扔了可惜,但也沒人要。”黃先生說,“還不能隨便亂(luan) 扔。這樣的大件物品,小區物業(ye) 沒法處理。”無奈之下,黃先生花費500元,請人當作大件垃圾運走了。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居民每年都會(hui) 因為(wei) 搬遷、置換等淘汰大量廢舊家具。這些家具中,隻有一小部分被回收,比如金屬家具、高檔實木家具等,其餘(yu) 廢舊家具則鮮有人問津。黃先生的經曆,實際上相當普遍。

  因找不到回收渠道,處理廢舊家具的方式也“五花八門”:有的夜裏將廢舊家具偷偷扔在樓下,有的將廢舊家具放在樓梯間,有的將廢舊家具拆分後分批扔掉,還有的將廢舊家具拉到野外丟(diu) 棄。

  對此,有專(zhuan) 家表示,垃圾隻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廢舊家具中包含多種材料,如木材、金屬、纖維等。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陳紹晴說,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角度看,廢舊家具回收涉及收集、拆解、加工等環節,疊加再利用再回收的資源配置,建立回收產(chan) 業(ye) 鏈將有助於(yu) 綠色經濟發展。

  然而,在現實中,由於(yu) 企業(ye) 間的回收合作模式和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還未完全建立,加之廢舊家具的材料複雜性和處理難度較高,以及許多城市的家具拆解中心普遍存在地理位置偏、運轉距離長、能耗大、回報周期長等情況,導致廢舊家具處置成本超過回收收益,回收廢舊家具的經濟價(jia) 值和環境效益較低。

  “我有一個(ge) 舊床墊要處理,給很多回收廣告打了電話,都不要。有一家專(zhuan) 門回收床墊的工作人員回複說,超過5個(ge) 床墊,他們(men) 才上門回收。”北京市讀者李女士無奈地說。對此,長期從(cong) 事廢品回收工作的李師傅說:“一個(ge) 舊床墊,我要拆一上午才能把裏麵的彈簧拆出來。這些彈簧也就賣20塊錢,還不如我多收點報紙呢。”

  據了解,家具回收一般分為(wei) 兩(liang) 種處理方式:進入二手市場和拆解回收。但是,因為(wei) 家具普遍體(ti) 積較大、運輸困難,且隨著人們(men) 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對二手家具熱情不高,導致大部分家具最終被拆解回收。“我們(men) 拆解主要是取裏麵的金屬和木材,其餘(yu) 的塑料、棉布等基本都當垃圾清理掉。”一名業(ye) 內(nei) 人士說,“這就要考慮工時費、運輸費、搬運費、場地費等成本,所以我們(men) 的整件家具回收價(jia) 格一般比較低。”

  “應積極探索在居民端和企業(ye) 端建立回收激勵機製,解決(jue) 回收成本過高的問題。比如,可以根據回收量和處置效率給家具回收企業(ye) 提供適當減稅優(you) 惠,輔以技術自主研發和生產(chan) 價(jia) 值轉化的補貼,培育出一批有競爭(zheng) 力的標杆企業(ye) 。”陳紹晴說,“還可以建立碳核算、認證和交易機製,推動企業(ye) 和社區聯動,提升回收率。”

  我國高度重視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ti) 係建設。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guan) 於(yu) 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ti) 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因地製宜規劃建設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規範回收處理站點;有條件的地區可建設集中規範的車輛、家電、手機、家具、服裝等二手商品交易市場和交易專(zhuan) 區等。

  在不少地方,由有關(guan) 部門牽頭,積極探索建立了家具回收處理的鏈條。比如,江蘇蘇州全市目前有103個(ge) 大件垃圾收運服務單位,投入使用45個(ge) 大件垃圾處置點。廣東(dong) 佛山市城管部門上線小程序,市民可以進行線上預約清運。

  專(zhuan) 家表示,廢舊家具回收在我國尤其是城市地區有廣闊的商業(ye) 前景,潛在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很高。“建議各地探索廢舊家具的低碳分類和精準分揀模式,化回收痛點為(wei) 產(chan) 業(ye) 機遇,化‘固廢負擔’為(wei) ‘減碳法寶’。”陳紹晴說。

  舊衣物——讓回收市場規範發展

  本報記者 孫立極

  歲末掃除,很多家庭都會(hui) 整理出一些不常穿的舊衣服。如今,舊衣回收渠道很多,不少小區設有回收箱;在網上還有很多“上門回收舊衣”的信息。

  散布在社區的舊衣回收箱便利了居民,但也出現一些問題。貴州六盤水市一名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小區內(nei) 一個(ge) 舊衣回收箱垃圾成堆,夏天時散發異味,嚴(yan) 重影響居住環境。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劉先生也反映,小區內(nei) 幾乎每棟樓下都有舊衣回收箱,有的破舊不堪,舊衣服掉出來都沒人收拾。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免費回收舊衣,毛利潤率能達到50%;按每公斤幾毛錢回收,毛利潤率也在30%左右。利潤高、門檻低,吸引了不少人進入行業(ye) 。

  據了解,不少慈善組織都在開展舊衣物回收募捐項目。不過,有些人卻打著“慈善”的名義(yi) 從(cong) 中謀取利益。浙江嘉興(xing) 市的劉先生去年10月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說,看到小區有舊衣回收箱,但這個(ge) 公益項目已經結束了,回收箱怎麽(me) 還在運行?當地政府調查後把箱子拆除了。劉先生說:“回收舊衣讓資源再利用是件好事,但一定要規範。”

  2022年3月,民政部發出提示,個(ge) 別社會(hui) 組織、企業(ye) 、個(ge) 人等在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情況下,打著“慈善”“公益”等名義(yi) 開展廢舊衣物回收活動,違反了慈善法的規定,影響了慈善事業(ye) 的形象。北京朝陽區讀者李女士表示,她聯係過一個(ge) 上門收舊衣的工作人員,對方稱他們(men) 屬於(yu) 中華慈善總會(hui) 的公益項目,回收過程完成後,還會(hui) 發放電子榮譽證書(shu) 。但中華慈善總會(hui) 工作人員趙女士告訴記者,回收舊衣項目已經停止了。

  安徽亳州市的王先生從(cong) 網上查到山東(dong) 滕州市一家舊衣回收廠可以帶新人入行,便與(yu) 他們(men) 簽訂了合作協議,並交了保證金,工廠承諾隻要供10噸貨就可全款返還保證金。結果,他發現協議裏有“坑”,“沒有明確的回收標準。如果他說我收的衣服不合格,但我卻已經耗費人力物力運過去了,就隻能自認倒黴”。最後他也沒拿回保證金。

  有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完好無損的舊衣會(hui) 在整理好後售賣,質量較差的作為(wei) 再生纖維製成農(nong) 業(ye) 大棚保溫棉或工地的毛氈等。近兩(liang) 年,隨著舊衣物回收市場迅速發展,舊衣物的回收價(jia) 格也出現下跌。

  行業(ye) 利潤降低,回收端也顯現問題。有的平台回收舊衣如提現每公斤0.6元,如換取環保豆則每公斤等價(jia) 0.7元。河南鄭州市一名網友2023年11月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她送舊衣到一家舊衣回收機構,以前都換到了商品,最近係統升級後換購難度增加了很多。

  目前,很多小區的舊衣回收箱由城管部門委托第三方運營。2022年3月,多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中提出“打通回收箱進社區、進機關(guan) 、進商場、進校園的壁壘,提高回收箱體(ti) 覆蓋率,鼓勵引導回收企業(ye) 向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下沉布局”。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舊衣回收隻要規範經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