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各地為何紛紛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發布時間:2024-02-19 14:45:00來源: 經濟日報

  □ 我國汽車產(chan) 銷總量已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龐大的基數不僅(jin) 為(wei)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更令我國擁有智能網聯汽車不可或缺的大數據優(you) 勢。

  □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則更多要從(cong) 科技方麵入手,要注重科技與(yu) 汽車的產(chan) 業(ye) 對接,開拓創新發展。各地優(you) 勢不盡相同,應避免盲目投入和無序競爭(zheng) 。

  日前,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推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12條支持政策,以“光車聯動”為(wei) 總體(ti) 思路,從(cong) 多方麵給予相關(guan) 企業(ye) 支持,最高給予2億(yi) 元,鼓勵企業(ye) 將總部落戶光穀。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30個(ge) 省(區、市)推出了關(guan) 於(yu) 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規劃。不僅(jin) 北上廣深4座實力強勁的超一線城市渴望引領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武漢、重慶、長春、西安、合肥、柳州等汽車產(chan) 業(ye) 重鎮也參與(yu) 其中。各地為(wei) 何紛紛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前景如何?

  有專(zhuan) 家表示,我國汽車產(chan) 銷總量已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推動量變轉向質變成為(wei) 要務,智能網聯汽車正是突破口之一。

  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甚至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和重要引擎。早在2010年,“車聯網”概念就被提出;“十四五”期間,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更成為(wei) 重中之重,“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加快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包括構建基於(yu) 5G的應用場景和產(chan) 業(ye) 生態,在智能交通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範。目前,智能網聯汽車正處在從(cong) 研發與(yu) 測試階段向示範應用,以及未來大規模商業(ye) 推廣階段過渡的關(guan) 鍵時期。

  如何更好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原國家機械工業(ye) 部汽車司副司長、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張書(shu) 林表示,我國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最大的優(you) 勢是有規模大、技術領先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做載體(ti) 。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949.5萬(wan) 輛,同比增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龐大的基數不僅(jin) 為(wei)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更令我國擁有智能網聯汽車不可或缺的大數據優(you) 勢。

  智能網聯汽車作為(wei) 一個(ge) 高度跨界、跨學科的產(chan) 業(ye) ,其中多項核心技術還有待攻克。張書(shu) 林表示,一個(ge) 地方很難囊括產(chan) 業(ye) 鏈發展所需的全部資源,單打獨鬥容易造成資源分散低效、重複投入等情況。因此,需要產(chan) 學研深度聯合,構建相應對接平台。“各地應集中力量重點攻克薄弱環節,形成競爭(zheng) 優(you) 勢。特別要重視基礎研究,注重培養(yang) 跨學科、跨領域的複合型人才,將研究成果、技術真正落實到工程應用上,形成技術轉化價(jia) 值鏈。”張書(shu) 林說。

  全麵、有力的政策保障也是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優(you) 勢。近年來出台的各項涵蓋流通體(ti) 係建設、人工智能示範應用、高精地圖測繪、新技術安全監管、網絡和數據安全等全方位的政策,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起到了關(guan) 鍵指導作用。比如,2023年11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對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品推廣應用、保障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品安全運行、推動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和提升社會(hui) 效率等方麵提出了要求。11月29日,江蘇省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促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決(jue) 定》,這也是全國首部促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其實,各地優(you) 勢不盡相同,應避免盲目投入和無序競爭(zheng)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顏景輝表示,智能互聯技術需要終端產(chan) 品作為(wei) 呈現載體(ti) ,像武漢有東(dong) 風汽車,合肥有江淮汽車,這些地方具備先天優(you) 勢。而對於(yu) 沒有汽車產(chan) 業(ye) 基礎的地方來說,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則更多要從(cong) 科技方麵入手,要注重科技與(yu) 汽車的產(chan) 業(ye) 對接,開拓創新發展。

  “多地同時湧入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造成資源浪費等現象或許難以避免,但麵對創新產(chan) 業(ye) ,發展初期的群雄競爭(zheng) 是客觀規律,最終目的是完成優(you) 勝劣汰,實現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顏景輝說。

  郭 躍

  (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