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來打卡,江蘇博物館迎客超700萬人次
今年春節文博遊再度升溫,逛博物館成為(wei) 市民遊客過年打卡的新時尚。據國家文物局初步統計,2024年春節期間,即2月10日至17日,全國博物館共接待觀眾(zhong) 7358.01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98.6%(2023年接待觀眾(zhong) 3704.86萬(wan) 人次)。其中,陝西、四川、江蘇、廣東(dong) 、山東(dong) 、河南、浙江、江西8省份博物館接待遊客超過300萬(wan) 人次。記者了解到,春節長假期間,江蘇355家備案博物館接待觀眾(zhong) 總數超700萬(wan) 人次。
記者注意到,假期剛開始,江蘇一些熱門博物館如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在假期的參觀名額就基本約滿。數據來看,春節期間,南京市博物總館各場館正常開放,累計接待遊客25.07萬(wan) 人次,與(yu) 2019年同期相比,累計增長113.77%,與(yu) 2023年同期相比,累計增長120.77%,通過優(you) 質展覽和係列活動,為(wei) 南京市民和海內(nei) 外遊客奉獻了一道歡樂(le) 祥和、充滿溫馨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大餐。
從(cong) 初一到初七,鹽城市博物館接待觀眾(zhong) 約6.5萬(wan) 人次,同比增加2萬(wan) 多人次;徐州博物館接待觀眾(zhong) 約5.6萬(wan) 人次,同比增加1萬(wan) 多人次;南京中國科舉(ju) 博物館接待觀眾(zhong) 約6萬(wan) 人次,同比增加1萬(wan) 多人次;常州博物館接待觀眾(zhong) 約4.7萬(wan) 人次,同比增加1.7萬(wan) 人次;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接待觀眾(zhong) 5.6萬(wan) 人次,同比增加3萬(wan) 多人次;新四軍(jun) 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接待觀眾(zhong) 10.3萬(wan) 餘(yu) 人次,同比增加4萬(wan) 多人次。
今年春節假期,約22.2萬(wan) 觀眾(zhong) 從(cong) 世界各地來到侵華日軍(jun)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其中,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三個(ge) 必勝”專(zhuan) 題展區,以及紀念館分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觀眾(zhong) 分別有114166人次、102211人次、5755人次。
為(wei) 何今年大家紛紛紮堆博物館過大年?博物館的魅力在於(yu) 穿越曆史長河,承載千年文明。無論是詩還是遠方,博物館都與(yu) 美好生活息息相關(guan) 。各大博物館推出豐(feng) 富多彩的展覽與(yu) 活動有關(guan) ,“打卡點”更是錦上添花,由此許多人選擇甲辰龍年在博物館品味曆史、體(ti) 驗文化過一個(ge) 有新意、有意義(yi) 的新春佳節。
從(cong) 觀眾(zhong) 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尾廳電子和紙質留言簿留下的逾萬(wan) 條肺腑感言,也能找到大家熱衷於(yu) 參觀博物館的答案。長春觀眾(zhong) 羅女士帶著侄兒(er) 來到紀念館參觀。羅女士說:“侄兒(er) 今年10歲,希望孩子能了解這段曆史,學史明誌。”河北醫科大學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大三學生李仕駿表示,“看到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些醫護人員留守南京的事跡,希望將來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擺脫疾病。”他的母親(qin) 張女士希望,“孩子通過參觀更懂得‘醫者仁心’的真諦,成為(wei) 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很多外國觀眾(zhong) 遠道而來。一位英國觀眾(zhong) 寫(xie) 道:“這是一個(ge) 精心策劃且發人深省的博物館,我認為(wei) 它細致地描繪一件令人恐懼的事件,最後紀念館傳(chuan) 達了希望和不斷向前的美好祝福。”一位德國觀眾(zhong) 寫(xie) 道:“由於(yu) 我們(men) 關(guan) 注於(yu) 20世紀發生在歐洲的事件,導致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曆史了解不多。我非常有興(xing) 趣了解這段曆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