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聽,春天裏的奮鬥者之歌

發布時間:2024-02-20 14:27:00來源: 人民日報

  春節假期一過,各行各業(ye) 的人們(men) 振奮龍馬精神,投入本職工作—— 

  聽,春天裏的奮鬥者之歌(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春節假期一過,各行各業(ye) 的人們(men) 返回工作崗位,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幹勁闖勁,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唱響了春天裏的奮鬥者之歌。

  日前,本報記者分赴北京、上海、江蘇、安徽、山東(dong) 、新疆等地,從(cong) 收到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回信的群體(ti) 代表裏,選擇部分人員進行回訪。他們(men) 之中,有的頂風冒雪進行鑽井作業(ye) ,有的夜以繼日鑽研勘探圖紙,有的廢寢忘食開展科研攻關(guan) ……透過記者的筆觸,傾(qing) 聽他們(men) 追夢不止、踏實奮鬥的故事,展現他們(men) 銳意進取、矢誌前行的風采。

  ——編 者

  “分秒必爭(zheng) 、全力以赴,機遇擺在眼前,就一定要緊緊抓住”

  2月18日上午,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吉慶油田作業(ye) 區負責的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岩油示範區建設現場,十幾部鑽機在風中矗立,周圍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群身著紅色工作服的石油工人,忙碌在紅白相間的井架之間……

  “盯好井控設備,保證施工安全!”作為(wei) 中國石油西部鑽探克拉瑪依鑽井公司XD70103鑽井隊隊長,開工前,劉崟琥再次叮囑隊員們(men) 。

  這是一口新開鑽的井。劉崟琥介紹,“鑽機座裝置在一個(ge) 2井平台上。”在地麵施工,可以利用井架平移裝置實行“工廠化”作業(ye) ,縮短鑽井周期、減少用地資源;而到了地下,則要精準控製角度和方向,防止兩(liang) 口井在地下打架;同時還要隨時關(guan) 注已經完鑽的鄰井在壓裂過程中的數據,實時調整新井參數,防止鄰井對新井產(chan) 生影響。

  按計劃,2024年,示範區將實施“三個(ge) 100”計劃,即鑽井100口以上、壓裂100口以上、年底產(chan) 能達百萬(wan) 噸。“示範區不隻我們(men) 一家鑽井公司,大家比著幹,誰都不想落後。”說起接下來的目標,劉崟琥幹勁十足……

  在與(yu) 示範區相距3000多公裏的江蘇南京,奮力攻關(guan) 的場景也在上演。2月18日晚上10點,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一間電化學實驗室的燈還亮著,教授黃碩將15名團隊成員分為(wei) 5組,一邊配製溶液,一邊利用儀(yi) 器做檢測。

  “團隊正加緊打磨‘納米孔傳(chuan) 感器’。”黃碩介紹,蛋白質的功能是由序列決(jue) 定的,序列的微小改變就可能誘發疾病。為(wei) 破譯蛋白質序列的“密碼”,2015年,黃碩將研究方向瞄準了“納米孔測序技術”這一領域。經過近10年的攻關(guan) ,團隊取得了一個(ge) 個(ge) 重大突破:2021年,在世界範圍內(nei) 第一次實現多肽的單分子測序;2023年,首次通過納米孔實現了20種蛋白質氨基酸和翻譯後修飾的完全區分——這標誌著中國科學家在“納米孔測序技術”領域,實現了從(cong) 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跨越。

  已經成績斐然,為(wei) 何還要如此爭(zheng) 分奪秒?黃碩解釋,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業(ye) 內(nei) 已形成共識,隻是看誰先做出來。誰先一步獲得突破,誰就能在蛋白質組學乃至生命科學領域中搶占高地。“分秒必爭(zheng) 、全力以赴,機遇擺在眼前,就一定要緊緊抓住。”黃碩充滿信心。

  和黃碩一樣視時間為(wei) 珍寶的,還有山東(dong) 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黨(dang) 委書(shu) 記、大隊長丁正江。2月18日,剛剛在實驗室指導技術人員做完岩礦分析,他又走進會(hui) 議室,與(yu) 項目組成員展開研討。說話間,他展開一張地質圖,“沙沙沙……”手中的鉛筆不時在圖上塗塗畫畫。

  作為(wei) 六隊大隊長,丁正江牽頭申報了2023年度“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濱海地區金礦勘查評價(jia) 技術與(yu) 增儲(chu) 示範”,獲得科技部批複立項。“之所以要馬不停蹄趕進度,是因為(wei) 時間緊、任務重,進展中仍有許多‘攔路虎’需要我們(men) 逐個(ge) 去擊破。”丁正江說。記者在六隊實驗室裏逛一圈,發現隊員們(men) 全在認真工作:有的在電腦前,埋頭調試數據;有的趴在顯微鏡前,聚精會(hui) 神地分析著岩礦特征;有的坐在一起,熱烈討論著技術難題……

  “按照規劃,六隊今年將在推進國家、省重點研發計劃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科研平台建設、關(guan) 鍵理論技術攻關(guan) 、科技人才培養(yang) 和突出成果轉化應用,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地質事業(ye) 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丁正江說,“甲辰龍年的奮鬥畫卷正徐徐展開,‘英雄地質隊’上下鼓足幹勁,隻爭(zheng) 朝夕,一起向未來。”

  “為(wei) 時代放歌、為(wei) 人民起舞,是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青綠千載,山河無垠。”2月底,舞蹈詩劇《隻此青綠》在北京將有一場演出。春節假期一過,主演孟慶暘就滿懷熱情,投入到緊張的排練、準備工作之中……首演兩(liang) 年多來,“青綠”團隊已走過50多個(ge) 城市,演出超過400場,孟慶暘參與(yu) 的演出超過了300場。“百場如一,是東(dong) 方演藝集團對演員的要求,更是‘青綠’團隊每一名演員對自己的嚴(yan) 格要求。”孟慶暘說。

  孟慶暘清楚記得每次演出前的一個(ge) 細節:為(wei) 了保障演出安全,每逢開場前,所有舞美和工作人員都會(hui) 認真地檢查每一個(ge) 舞台裝置,仔細擰緊每一顆螺絲(si) 。麵對那份專(zhuan) 注與(yu) 負責,孟慶暘說:“看到這麽(me) 多人在保障演出順利進行,作為(wei) 演員,有什麽(me) 理由喊苦、喊累?”孟慶暘對團隊有很強的榮譽感,“‘青綠’這扇門是無邊無際的,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澱,作為(wei) 其中一分子,以精準的舞蹈、充沛的情感演繹‘青綠’,展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之美,為(wei) 時代放歌、為(wei) 人民起舞,是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走進劇場感受文藝演出之美,走出家門擁抱詩和遠方……隨著時代發展,人們(men) 對文旅活動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春節假期,超過20萬(wan) 名遊客選擇安徽黃山作為(wei) 旅遊目的地,第十九任“守鬆人”胡曉春忙得停不下來……

  “最近天氣不好,白天、晚上都要加強巡護。”“如出現鬆枝下垂,一定要及時上報給景區。”……參加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春節聯歡晚會(hui) ,大年初一,胡曉春就返回黃山,帶著“徒弟”丁丁投入到緊張的巡護工作中。“師傅此行,一來一回,離開一個(ge) 星期。他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查看迎客鬆的情況。”丁丁說。

  從(cong) 2011年擔任“守鬆人”至今,已過去13個(ge) 年頭。“此前的13年裏,我幾乎沒有離開過這麽(me) 長時間。”一年365天,胡曉春有300多天守在迎客鬆旁。每天早上6點半,他就起床開始一天的巡護。天氣好的時候,每隔2小時巡護一次;遇到惡劣天氣,每隔半小時就要進行一次巡護。

  每天巡護結束,胡曉春就回到辦公室,在日記本上記錄下一天發生的事情。這些年,胡曉春寫(xie) 下了80多本、超過140萬(wan) 字的《迎客鬆日記》。“寫(xie) 《迎客鬆日記》是曆任黃山‘守鬆人’堅持下來的傳(chuan) 統,日記為(wei) 接下來的工作留下了資料和參考。”胡曉春說,通過常年巡護,對於(yu) 如何察看迎客鬆梢頭長勢、如何應對大風天氣、大雨過後怎樣確保水土不流失等問題,他都熟稔於(yu) 心。“迎客鬆就像我的親(qin) 人。在工作中用心用情,守護好黃山的每一棵迎客鬆,就是保護好了我的親(qin) 人。”胡曉春語氣堅定。

  春節假期過後,處處都能見到人們(men) 緊張忙碌的身影。在上海虹口區嘉興(xing) 路街道安丘居民區下轄的瑞虹二期小區,最新投用的智能垃圾箱房旁邊,安丘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雷國興(xing) 正在幫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雷國興(xing) 介紹,通過手機掃碼,垃圾分類規則一目了然,居民能夠更加便捷地實現精準投放。“我們(men) 廣泛聽取民意,將垃圾箱升級為(wei) 智能垃圾箱房,改造後具有稱重、衝(chong) 洗、監督、溯源等功能,顯著增加了居民垃圾分類的精準性。”

  “社區工作者的努力,為(wei) 鄰裏和睦、社區和諧帶來新的助力”

  眼下正值寒假,黃碩和團隊成員們(men) 早早就返回了實驗室。“利用假期課業(ye) 不多的條件,還能把研究進度再向前推一推。”黃碩坦言,如果隻是將現成的技術“照搬”過來,也許會(hui) 出一些“短平快”的成果,但要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自主可控的技術,必須勇於(yu) 向原創性研究的高峰攀登。

  每當科研攻關(guan) 遇到難題,黃碩總會(hui) 想起2022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總書(shu) 記勉勵大家,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chuan) 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wei) 自覺追求,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zheng) 做表率。如果說10年前我是憑興(xing) 趣來從(cong) 事研究,現在則更堅定了肩負的使命——就是為(wei) ‘納米孔測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再添一把力。”黃碩一直用這封回信,作為(wei) 引領自己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

  2022年8月,“中國好人”胡曉春在收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回信後,同樣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一年多來,他進校園、進社區、進企事業(ye) 單位400餘(yu) 次,將自己守護迎客鬆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我會(hui) 以愚公移山的誌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極傳(chuan) 播真善美,傳(chuan) 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胡曉春說。

  對於(yu) 責任,孟慶暘也有自己的理解。“舞蹈藝術容不得半點失誤。我所能做的就是始終以一顆恭敬的心對待藝術、對待舞台、對待每一場演出。”孟慶暘說,《隻此青綠》裏有著悠久的時光歲月,更有著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弘揚傳(chuan) 統文化、展現藝術之美。”

  “剛參加工作時,我還掄不起十幾公斤重的榔頭。現在,即便是重體(ti) 力勞動,我也不在話下。”走出校園3年多,劉崟琥已經成長為(wei) 可以獨當一麵的骨幹力量,在新疆各個(ge) 產(chan) 油區留下了足跡。“我父母一直教導我,‘國家發展需要年輕人,要時刻做好奉獻的準備’。”為(wei) 了按時完成任務、提升產(chan) 量,正月初六,劉崟琥就告別父母回到井上加緊作業(ye) 。“選擇了紮根邊疆,選擇了石油行業(ye) ,就要堅持到底,以青春奉獻祖國!”

  在瑞虹二期小區,得益於(yu) 社區幹部組織的宣傳(chuan) 活動,垃圾分類已成為(wei) 全體(ti) 居民的共識。“在傳(chuan) 遞垃圾分類知識的過程中,鄰裏之間交流互動增加,大家形成相互學習(xi) 、相互借鑒的氛圍,增進了了解和信任,還減少了矛盾和衝(chong) 突。”雷國興(xing) 說,“社區工作者的努力,為(wei) 鄰裏和睦、社區和諧帶來新的助力。隻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畫好‘同心圓’,定能譜寫(xie) 鄰裏和睦、社區和諧的新篇章。”

  (記者李亞(ya) 楠、姚雪青、沈文敏、王玨、李蕊、李俊傑)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