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台取得新進展

發布時間:2024-02-21 15:1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台取得新進展

  一起多角度領略“四星連珠”天然氣田生產(chan) 集群

  隨著“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台的生產(chan) 組塊吊裝就位和焊接完成,下一步就要通過類似“海上架橋”的方式,用棧橋將這個(ge) 平台與(yu) 原有的老平台連接成一個(ge) 天然氣生產(chan) 集群。目前,棧橋等平台附屬設施已經運輸到位,吊裝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

  多角度領略“四星連珠”天然氣田生產(chan) 集群

  隨著“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台東(dong) 西組塊安裝完成,我國南部海域首個(ge) “四星連珠”海上天然氣田生產(chan) 集群初見雛形。下麵跟隨我們(men) 的記者一起,去看看這座“海上鋼鐵城”。

  總台央視記者張叢(cong) 婧:我身旁就是正在建設的“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台,在它背後還有3個(ge) 油氣平台,共同構成了“四星連珠”。

  在茫茫大海中,4個(ge) 平台連成了一個(ge) “四星連珠”的天然氣生產(chan) 集群。體(ti) 型最小的是專(zhuan) 門給海上工作人員住宿用的,體(ti) 型最大的是用來加工和處理天然氣的,再右邊是海上氣井平台,而最右邊的就是我們(men) 這次新建的綜合處理平台。它們(men) 4個(ge) 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我們(men) 現在坐船來到了“四星連珠”附近,在這看感覺更壯觀,可以看到這四個(ge) 平台靠著黃色的樁腿支撐著,就像“高腳屋”一樣穩穩地立在大海上,形成了一座“海上鋼鐵城”。我們(men) 看到的這幾十米高的部分並不是這個(ge) 天然氣生產(chan) 集群的全部,在海麵以下,還別有洞天。

  在水下10米深的地方,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中黃色的導管架,它們(men) 紮根在近百米深的海底,撐起了總重超過4萬(wan) 噸的平台。這些黑色的管線就是氣井,正源源不斷地從(cong) 海底開采著天然氣。

  這“四星連珠”成員中資曆最深的已經服役近28年了,現在隨著新成員的加入,它們(men) 將緊密配合,更高效地把海上能源輸送給千家萬(wan) 戶。

  不斷“生長”的海洋油氣生產(chan) 集群

  和空間站的建設過程相似,正在建設的“四星連珠”海上天然氣生產(chan) 集群並非一次建成,而是基於(yu) 1996年投產(chan) 的崖城13-1氣田海上平台不斷擴建,逐漸“生長”成同時具備處理淺海油氣和深海油氣處理能力的海上能源樞紐。

  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收益的“三高”特征。石油企業(ye) 會(hui) 根據油氣勘探進展,科學規劃海上平台建設工作,逐步建成規模與(yu) 油氣開采處理需求相匹配的海上油氣生產(chan) 集群。

  中國海油崖城13-1氣田總監 安海重:為(wei) 了確保經濟效益,我們(men) 通常采用“滾動開發”方式,對具有較大資源潛力的區域進行開發,現有這種老平台帶新平台的建設模式,能夠以較低的建設成本,開發和利用更多油氣資源。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依托原有的淺水天然氣處理設施,將深海油氣引入已經平穩運行多年的淺水平台天然氣處理係統,在推動區域天然氣產(chan) 量規模性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海上天然氣生產(chan) 集群的綜合處理能力。

  中國海油崖城13-1氣田總監 安海重:這種“新老結合”“深淺結合”的開發模式,讓已經投產(chan) 多年的崖城13-1氣田海陸設施重煥新生,也為(wei) 進一步開發深海油氣資源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新思路。

  生產(chan) 集群規模的不斷擴大,表明我國海洋油氣產(chan) 能的持續提升。未來,依托已經建成的“四星連珠”海上能源樞紐和更加完善的海底天然氣管網,中國海油將加速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推動我國能源自給率有效提升。

  (總台央視記者 張偉(wei) 陳龍 張偉(wei) 克 徐舒揚 李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