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年輕:春晚《錦鯉》驚豔觀眾的背後
在2024央視春晚的舞台上,一個(ge) 名為(wei) 《錦鯉》的原創舞蹈節目驚豔全國觀眾(zhong) 。華宵一等11名舞者化身為(wei) 水中遊動的錦鯉,在《大魚》的優(you) 美背景音樂(le) 中,以飛天之姿模擬水下之態,祝願全球華人年年有餘(yu) 、好運連連。
青年舞者華宵一曾經憑借古典舞《羅敷行》《點絳唇》蟬聯了兩(liang) 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一等獎,這兩(liang) 支獨舞也成為(wei) 後來古典舞藝考生的“教科書(shu) 級範本”。她還憑借《紅旗》《等》《覺》獲得中國舞蹈“荷花獎”獎項。
此次擔任《錦鯉》領舞,是華宵一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
“錦鯉象征著好運、平安、和諧、富足,那麽(me)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年年有餘(yu) 。平安順遂,魚躍龍門。”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華宵一回顧了過去一年的收獲,為(wei) 《中國青年報》讀者送上新春祝福。
“我們(men) 借錦鯉表達中國東(dong) 方審美色彩,服裝的紅與(yu) 白如同水墨一般。節目最後,在空中,我們(men) 像一個(ge) 魚池一樣,10條‘錦鯉’手拉腳、腳拉手,中間我一躍,再旋轉,就好像魚在水裏原地打圈,最後咕咚一聲跳出來,展現‘魚躍龍門’的狀態。舞蹈的意象和美,給人想象的空間。”
《錦鯉》中每個(ge) 舞者通過“威亞(ya) +彈簧繩”的方式,還原魚兒(er) 在水中浮遊的靈動狀態。
華宵一介紹,以往舞蹈演員吊威亞(ya) ,通常都是兩(liang) 根威亞(ya) 分別吊在胯部兩(liang) 邊,而此次《錦鯉》演員的威亞(ya) 隻有後腰上的那一根,因此整個(ge) 人在空中是沒有辦法控製方向的,“就像我在空中表演‘水中浮遊’的感覺,一開始很難控製每次都落在同一個(ge) 點上,無法借力,隻能慢慢摸索,還要努力保證整體(ti) 排麵整齊”。
華宵一說,整整3個(ge) 多月的時間裏,她們(men) 每天都處於(yu) “吊著”的狀態。
“我們(men) 稱自己和臘肉一樣,每天‘吊著’8個(ge) 小時到最長12個(ge) 小時,身體(ti) 說實話是很吃不消的。雖然排練的時候可以戴護具,但上台的時候是不能戴的,因為(wei) 會(hui) ‘穿幫’,所以對身體(ti) 考驗很大。”
每天吊威亞(ya) 排練舞蹈是什麽(me) 體(ti) 驗?華宵一說,每天排練結束回到家裏躺到床上,感覺仿佛還身穿威亞(ya) 褲,“腰椎快要拉斷了”,然後一想到第二天早上又要再去“吊著”,“真的有點不敢麵對”。
“如果水喝多了,老上廁所,就會(hui) 影響大家的排練,所以我們(men) 就商量集體(ti) 上廁所,集體(ti) 喝水。威亞(ya) 一旦吊上去,基本上就是3個(ge) 小時不下來。而且我們(men) 排練的地方特別冷,因此我們(men) 穿得特別臃腫,那會(hui) 兒(er) 真的很像一個(ge) 小胖錦鯉;鋼絲(si) 繩特別磨手,我們(men) 就會(hui) 戴上手套,不然手要磨爛了。”
華宵一表示,她們(men) 每個(ge) 人都希望《錦鯉》是與(yu) 眾(zhong) 不同的,能為(wei) 全國觀眾(zhong) 帶來新意,所以大家深知付出是必不可少的,無人抱怨辛苦。
排練過程中,華宵一發生過一次意外。“跟威亞(ya) 配合時有兩(liang) 秒的時間差,以至於(yu) 那塊彈力繩的空間給得不夠,我左肩就杵到了地上。我拍了CT,還好骨頭沒事,然後做針灸、按摩、拉伸,直到現在骨頭還會(hui) 嘎噔嘎噔響,但是沒有影響我除夕的正式表演。”
華宵一提到,如今觀眾(zhong) 看到的那些高難度舞蹈動作,其實是從(cong) 上百上千的動作裏精挑細選出來的。“排練是一個(ge) 從(cong) 0到1,從(cong) 無到有的過程,特別艱難,要去一個(ge) 個(ge) 試動作,探索有什麽(me) 樣的可能,還有什麽(me) 樣的可能。”
此次央視春晚的《錦鯉》舞台,是華宵一和10個(ge) 北京舞蹈學院大一新生一起完成的。
華宵一感慨,用這麽(me) 年輕的演員去完成如此高難度的作品,是很罕見的——“節目組和導演相信這群十七八歲的孩子。”
“現在的舞台需要給年輕人機會(hui) ,相信他們(men) ,給他們(men) 時間。”作為(wei) 10個(ge) 北舞新生的“大師姐”,華宵一希望表演好“頭魚”,給師妹們(men) 當好榜樣。
華宵一一閑下來就會(hui) 反複看錄像,反複對著鏡子練習(xi) ,希望自己的身體(ti) 更靈動。“我會(hui) 在網上看很多不同種類的錦鯉,得有100多種,你既要抓住魚的特性,又要借助這個(ge) 形象表達人的思想和審美。”
排練過程中,有時候幾個(ge) 演員會(hui) 因為(wei) 完不成要求而掉眼淚,華宵一看著心裏很難過。“我那會(hui) 兒(er) 想,我要做得更好,要起到表率的作用,這樣妹妹們(men) 的心裏也會(hui) 更加堅定一點,覺得這個(ge) 動作是可以完成的,不是望塵莫及的,所以無形當中也給了我自己一份壓力。”
“這些年輕的大一新生,剛入校就有這樣的機會(hui) 去參與(yu) 春晚,去曆練,我相信這是一個(ge) 非常好的學習(xi) 過程。”春晚正式上台演出前,一個(ge) 小師妹和華宵一說:“姐姐,我害怕。”
華宵一安慰小師妹:“不怕,我們(men) 已經練了那麽(me) 久了,是時候該展示了,我們(men) 就上去表演,我們(men) 就是‘錦鯉本鯉’,隻要相信自己的角色,我們(men) 就是那條錦鯉,就不會(hui) 有那麽(me) 多雜念。我們(men) 排練這麽(me) 久就為(wei) 了這一刻。”小師妹受到大師姐的鼓勵後,緊張的情緒平複下來。
大年三十,當11名舞蹈演員完成《錦鯉》下台後,大家擁抱在一起流淚了。
“我自己挺激動,也挺難過,這一段旅程就這樣結束了,像昨天才發生一樣,‘唰’地一下就過去了,大家還是很不舍,很珍惜彼此這一段時間在一起工作的日子,雖然苦,但是果子是甜的。”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所謂一生,就是用盡生命的每一刻。這是華宵一的人生信念。
2023年,她的舞蹈劇《一刻》時隔6年後再度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在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上,很多片段都戳中觀眾(zhong) 的心。比如,《一刻》終章《滑》呈現的是華宵一在鋪滿油的白膠上用力起舞。她不斷跌倒,不斷奮起,時而筋疲力盡,時而昂首挺立。顫抖的身體(ti) ,寫(xie) 滿了執著。
真實、來不得半點虛假、走不了捷徑,這是舞蹈藝術的挑戰,也是華宵一眼中舞蹈的魅力所在。
“我跳的舞蹈、我所表達的內(nei) 容雖然是我個(ge) 人的,但其實也是芸芸眾(zhong) 生中的每一個(ge) 人。”
結合《錦鯉》主題,華宵一坦言,每一個(ge) 生命個(ge) 體(ti) 都猶如錦鯉躍龍門一樣,在人生不同階段,既有沉入穀底的時刻,也會(hui) 有魚躍龍門的高光時刻。而此間的飛躍,是自己通過一點一滴努力幻化而來的。
她說,永遠不會(hui) 忘記自己是為(wei) 何開始跳舞的,出發時那份熱愛有多麽(me) 熾烈。“一如既往奔向心中的那束光,去照亮自己,同時也能夠照耀到台下看到我們(men) 的每一個(ge) 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