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將開通運營3條地鐵線路
昨天,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召開軌道交通建設工作動員部署會(hui)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2024年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計劃》正式發布,今年北京軌道交通將實現3號線一期(東(dong) 四十條-東(dong) 風)、12號線(四季青-東(dong) 風)、昌平線南延一期剩餘(yu) 段(西土城-薊門橋)等3條(段)、約45.3公裏線路初期運營;實現1號線支線、M101線一期等2條三期建設規劃線路全麵開工;推進10條(段)、201.7公裏在建線路建設工作,屆時北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裏程將超過880公裏。
今年將新開通3條(段)線路
2024年,北京將全麵推進3號線一期(東(dong) 四十條-東(dong) 風)、12號線(四季青-東(dong) 風)、昌平線南延一期剩餘(yu) 段、17號線剩餘(yu) 段、平穀線、28號線、大興(xing) 機場線北延、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6號線南延等10條(段),201.7公裏在建線路建設工作。
據京投軌道公司計劃調度部部長王帥介紹,3號線一期(東(dong) 四十條-東(dong) 風)、12號線(四季青-東(dong) 風)及昌平線南延一期剩餘(yu) 段(西土城-薊門橋)三條線段土建工程整體(ti) 完成95%以上,均已進入軌道鋪設和設備安裝階段,其中12號線正在開展動車調試工作。
據市重大項目辦軌道一處處長楊麗(li) 明介紹,3號線一期(東(dong) 四十條-東(dong) 風)是一條貫穿東(dong) 西方向的軌道交通幹線,線路長約15.7公裏,設車站10座,其中換乘站6座。建成通車後,將串聯多條南北向和東(dong) 西向軌道交通主幹線路,大大提升全市軌道交通線網的通達性和乘客出行的便捷性,有效解決(jue) 北京朝陽站客流接駁難題,對改善北京東(dong) 部地區交通出行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12號線(四季青-東(dong) 風)是一條主要沿北三環東(dong) 西向敷設的軌道交通幹線,線路長約28.9公裏,跨越四個(ge) 行政區,設車站20座,其中換乘站13座。建成通車後,將與(yu) 4號線、5號線等12條線路實現換乘,進一步優(you) 化城市交通結構、緩解軌道交通運力矛盾,完善北京軌道交通網絡,緩解城區交通壓力。
昌平線南延一期剩餘(yu) 段(西土城-薊門橋)一站一區間,長約0.7公裏。建成通車後,將實現昌平線南延一期全線貫通,進一步方便沿線居民出行。
1號線支線、M101線一期開工
楊麗(li) 明介紹,《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已獲批,今年將全麵啟動三期建設規劃線路規劃建設。
2024年將實現1號線支線和M101線一期全麵開工建設。其中,1號線支線(青龍湖東(dong) -八角遊樂(le) 園)線路長約21公裏,設車站10座,是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中的重要織補、加密線路和支撐河西地區發展的引導線;M101線一期(商務園-張家灣東(dong) )線路長約18.1公裏,設車站14座,是城市副中心內(nei) 部骨幹線路,兩(liang) 條線路建成後對推動北京市城市總規實施、助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帶動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目前,1號線支線已實現開工目標。
此外,今年北京還將加快推進19號線二期、R4線一期北段方案深化研究和規劃設計等工作,其餘(yu) 三期建設規劃項目前期工作也將陸續啟動。
王帥介紹,目前17號線、28號線、平穀線、新機場線北延和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正處於(yu) 土建主體(ti) 結構施工階段。1號線支線工程已於(yu) 今年1月18日實現開工。目前各線路正在按計劃推進各項工作。
“這些線路將進一步優(you) 化城市交通結構,完善北京軌道交通線網,緩解中心城交通壓力,同時加強軌道交通對城市副中心、京冀兩(liang) 地的銜接、覆蓋,構建以軌道交通為(wei) 骨幹的城市公共交通體(ti) 係,提高整體(ti) 線網運行效率,改善居民出行條件。”楊麗(li) 明介紹。
1站5口年內(nei) 開通投用
今年,市重大辦還將加快推進實現昌平線南延一期朱房北站,亦莊線亦莊火車站B口及C口、大興(xing) 線新宮站D口、14號線阜通站A2口、昌平線南延一期學院橋站D2口等5個(ge) 出入口開通投用。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北京軌道交通建設將繼續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錨定投資目標,聚焦建設任務,堅持謀定而後動,堅持軌道交通建設和城市更新發展、交通體(ti) 係優(you) 化、地下空間開發統籌謀劃,加快建設軌道交通骨幹網絡,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兩(liang) 翼齊飛”,為(wei) 首都經濟社會(hui) 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現場
平穀線全線車站主體(ti) 結構完成39%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軌道公司獲悉,平穀線建設正在全麵推進中,目前,全線車站主體(ti) 結構完成39%,區間主體(ti) 結構完成17%。
據京投軌道快軌公司安全生產(chan) 一部部長薑瑞軍(jun) 介紹,平穀線西起朝陽區東(dong) 大橋,東(dong) 至平穀新城,途經朝陽區、通州區、河北省三河市、平穀區等地區,串聯了CBD核心區、定福莊組團、城市副中心、河北燕郊、平穀新城等重點功能區。線路全長約81.2km,其中地下段約53.8km、地麵及高架線約27.4km。
平穀線共設置21座車站,在河北燕郊設置車輛維修綜合基地1座,在東(dong) 五環東(dong) 側(ce) 平房鄉(xiang) 設置停車場1座。全線21座車站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3座,其中換乘站共12座,開通後可與(yu) 地鐵八通線、6號線、10號線、14號線、17號線、28號線和M101線等線路實現換乘。
永順站為(wei) 平穀線西起的第8座車站,車站總長度為(wei) 212m,標準段寬度24.5m。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在永順站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men) 正忙著清點、綁紮鋼筋,橙色的龍門吊緩緩向前移動著。永順站為(wei) 地下三層疊落側(ce) 式站台車站,主體(ti) 為(wei) 三層三跨框架結構,采用明挖法施工。“建成後,負一層和負三層將用於(yu) 換乘,負二層是機電設備的設備層。”薑瑞軍(jun) 介紹,永順站的基坑深度達到31米,由於(yu) 深度較深,施工過程中需要把控基坑施工風險,而且疊落車站的施工工況比較複雜,這些都是後期的施工難點。
“自2023年2月9日第一幅地連牆成槽以來,一年來,建設團隊克服了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環保要求高等諸多困難,通過科學組織、精心策劃和嚴(yan) 格把控,確保了工程的安全與(yu) 質量。”薑瑞軍(jun) 介紹,永順站周邊規劃為(wei) 永順微中心,車站附屬結構將進行一體(ti) 化建設。
平穀線是國內(nei) 第一條集地鐵快線、市域快線於(yu) 一體(ti) ,並預留與(yu) 城際網互聯互通條件、實現“多網融合”的創新線路,將在北京第一次實現快慢車運行、不對稱發車、多交路運營等運營組織方式。線路建成通車後,北三縣到城市副中心將實現最快9分鍾通達,北三縣到CBD地區(東(dong) 大橋站)最短時間約為(wei) 32分鍾,平穀區到CBD地區最短時間約為(wei) 55分鍾,將有效緩解跨界道路的交通壓力,提升跨界通勤群眾(zhong) 的出行效率。
據了解,平穀線是北京市首條跨省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首條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示範線。線路建成後,北三縣、平穀區將接入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網,增強了城市副中心對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產(chan) 業(ye) 資源對接、服務功能拓展,助推區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同時,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對區域發展的引導作用,“珠鏈式”開發的土地將轉化成為(wei) 區域性的經濟帶,京津冀空間布局模式以軌道交通為(wei) 軸縱深發展,在推動中心城區功能疏解的同時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