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際銳評|外資企業紛紛加碼“投資中國” 背後是這些考量

發布時間:2024-02-28 15:1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通過‘在中國,為(wei) 中國’戰略,我們(men) 正在全麵融入中國的產(chan) 業(ye) 生態,以更快地開發製造滿足中國客戶需求的產(chan) 品。”德國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近日對《國際銳評》這樣說。今年1月,大眾(zhong) 最大的海外研發中心在中國投入運營。這項投資約10億(yi) 歐元的項目,不僅(jin) 提高了大眾(zhong) 的產(chan) 品開發效率,也優(you) 化了他們(men) 的成本結構。

  外資是推動中國經濟與(yu) 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日前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上提出,要把穩外資作為(wei)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研究推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政策舉(ju) 措。中國官方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4588家,在去年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同比增幅高達74.4%。不難看出,盡管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全球對外投資整體(ti) 低迷,中國仍然是外企投資的熱土。

  外界也注意到,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wei) 1127.1億(yi) 元人民幣,規模出現波動。怎麽(me) 看這個(ge) 現象?有關(guan) 專(zhuan) 家對《國際銳評》表示,自2018年以來,全球投資形勢持續低迷。2022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整體(ti) 減少13.8%,其中發達經濟體(ti) 下降幅度更大,達17.1%。在此情況下,中國吸收外資總體(ti) 保持穩定,很不容易。具體(ti) 到今年1月,受高基數等因素影響,吸納外資同比有所下降,但環比增長20.4%,顯示外資來華積極性不斷提高。

  往深裏看,短期引資數據波動是符合經濟規律的正常現象。比如一些重大項目運行周期較長,往往會(hui) 影響當年以及後幾年的數據。此外,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一些勞動密集型以及競爭(zheng) 力弱化的企業(ye) 也會(hui) 進行相應轉變。總體(ti) 而言,中國市場的巨大發展機遇和增長潛力,是跨國公司難以割舍的。

  看引資規模,更要看引資結構。1月,中國高技術產(chan) 業(ye) 引資391.6億(yi) 元,占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重達34.7%。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增長40.6%,延續了去年以來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製造業(ye) 恢複增長的趨勢。這說明,在高質量發展的驅動下,外商在華投資也在不斷轉型升級。

  再看外資來源地。今年1月,西方發達國家對華投資大幅增加。其中,法國和瑞典增長分別高達25倍和11倍,德國、澳大利亞(ya) 、新加坡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211.8%、186.1%、77.1%。這些國家“用腳投票”,自證了西方媒體(ti) 所謂“外資撤離中國”論調站不住腳。

  那麽(me) ,外資企業(ye) 為(wei) 何紛紛加碼“投資中國”?

  英國匯豐(feng) 集團向《國際銳評》提供了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有87%的受訪海外企業(ye) 表示將拓展中國業(ye) 務布局。原因包括,中國經濟持續複蘇、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深度整合的供應鏈等。在受訪外企看來,中國的製造業(ye) 優(you) 勢、消費市場規模、數字經濟以及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機遇,都是刺激他們(men) 加大布局的主要動力。

  資本逐利而行。選擇中國,外資獲得了豐(feng) 厚回報。近五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約9%,居全球前列。以匯豐(feng) 集團為(wei) 例,得益於(yu) 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業(ye) 務機遇,2023年中國內(nei) 地為(wei) 該集團貢獻利潤超過10億(yi) 美元。

  加拿大鵝中國區總裁程騰寬告訴《國際銳評》,由於(yu) 產(chan) 品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他們(men) 持續投資中國市場,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專(zhuan) 賣店網絡。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內(nei) 地市場的強勁表現推動公司亞(ya) 太區收入增長62%。

  在德國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看來,中國持續推進對外開放、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為(wei) 他們(men) 投資興(xing) 業(ye) 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高,給公司數字化領域創新帶來了機遇。2023財年西門子中國區營收同比增長7%。“未來,我們(men) 會(hui) 始終把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布局放在重要位置。”

  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葉鴻慕告訴《國際銳評》,26年來,中國一直是歐萊雅的增長引擎,也是創意與(yu) 靈感不竭的源泉。2023 年,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獲得了5.4%的增長。今年2月,歐萊雅宣布投資中國本土香水香氛品牌,“我們(men) 始終相信,下一個(ge) ‘中國’在中國。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他們(men) 的感受並不是個(ge) 例。中國貿促會(hui) 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近70%受訪外資企業(ye) 看好未來五年中國市場情況,超90%的受訪外資企業(ye) 預期未來五年在華投資利潤率將持平或有所提高。有分析指出,隨著中國相關(guan) 政策陸續推出,未來吸引外資的規模和全球占比,還會(hui) 有更大的提升,進一步夯實外資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

  正如法國賽諾菲大中華區總裁施旺對《國際銳評》所說,“我們(men) 始終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堅信未來它仍將以巨大潛力帶動我們(men) 的創新成長。在這片開放創新的沃土上,廣闊前景和無限機遇就是我們(men) 深耕中國的信心所在”。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