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民企:堅持科技創新賦能 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
中新網深圳2月28日電 (記者 孫秋霞)廣東(dong) 省民營企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互促雙強動員部署會(hui) 27日在深圳舉(ju) 行,會(hui) 上,廣東(dong) 省工商聯主席陳誌列宣讀《廣東(dong) 省民營企業(ye) 家推動產(chan) 業(ye) 科技互促雙強倡議書(shu) 》,號召民營企業(ye) 充分發揮企業(ye) 作為(wei) 科技創新的主體(ti) 作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賽道上快馬加鞭。
數據顯示,2023年,廣東(dong) 全省民營企業(ye) 數量為(wei) 724.8萬(wan) 戶,同比增加9.4%,個(ge) 體(ti) 工商戶1019.9萬(wan) 戶,同比增長12.2%,以民營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為(wei) 代表的民營經濟主體(ti) 占全省經營主體(ti) 96%以上。
在今年廣東(dong) 省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新質生產(chan) 力是被反複提及的關(guan) 鍵詞。民營經濟如何打造新質生產(chan) 力?多名廣東(dong) 民營企業(ye) 家表示,將堅持科技創新賦能,推動產(chan) 業(ye) 和科技互促雙強。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毅然表示,一直以來,公司在智慧教育、企業(ye) 服務、智能家居等領域持續創新。未來將投資42億(yi) 元建設“視源股份全球總部基地項目”,持續發揮“鏈主”作用,聯合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開展科研攻關(guan) ,解決(jue) 行業(ye) 共性技術難題。
在深圳市光明區紮根發展20年的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科技創新型企業(ye) 。該公司董事長賀雪琴表示,未來將繼續立足新能源材料發展方向,加快推進向新型鋰電池、鈉電池、新型儲(chu) 能、太陽能等產(chan) 業(ye) 前沿材料的創新發展,加快技術及工藝迭代更新,更好發揮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作用,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集聚發展。
成立於(yu) 2019年的思謀科技,先後自主研發智能工業(ye) 平台、高精度智能視覺傳(chuan) 感器以及智能一體(ti) 化設備,將智能製造能力貫穿於(yu) 設計、生產(chan) 、管理、服務等生產(chan) 活動全鏈條。該公司總裁謝佶雋表示,公司將繼續立足廣東(dong) ,幫助產(chan) 業(ye) 端快速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助力傳(chuan) 統工業(ye) 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工業(ye) 化。
會(hui) 上,15家廣東(dong) 省工商聯商會(hui) 與(yu) 15家廣東(dong) 省科協學會(hui)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搭建科學家與(yu) 企業(ye) 家精準對接合作平台、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平台,服務民營企業(ye) 科技創新,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chan) 力。
廣東(dong) 省智能裝備製造協會(hui) 秘書(shu) 長苗強指出,將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科學家與(yu) 民營企業(ye) 家結合起來,把科技供給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結合起來,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加快推動前沿性、顛覆性的科技成果在民營企業(ye) 快速產(chan) 業(ye) 化,通過推動產(chan) 業(ye) 和科技互促雙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