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綠色低碳漸成風尚

發布時間:2024-03-04 12:35:00來源: 光明日報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是關(guan) 鍵。近年來,我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在節能減排、能源轉型等方麵攻克了一批低碳技術,大量低碳技術和低碳材料開始規模化應用。2023年,科技部發布了《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包括水汙染治理、大氣汙染治理、節能減排與(yu) 低碳等六個(ge) 領域共85項技術成果,旨在更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應用。

  過去一年,從(cong) 減汙降碳、可再生能源發電、資源循環利用,到節約用電、“光盤行動”、綠色出行,我國綠色低碳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漸成風尚,各行各業(ye) 正把低碳作為(wei) 行動的目標和工作的重要方向,綠色低碳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我們(men) 科技工作者有責任、有擔當,以更多科技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2023年,我們(men) 團隊在鎂基節能材料和儲(chu) 能材料開發與(yu) 應用方麵取得了重要進展。團隊利用已建成的鎂材料研發平台,發明了一批輕量化鎂合金節能產(chan) 品和有重大應用前景的儲(chu) 能新材料、新技術;成功試製出全球最大的鎂合金超大汽車壓鑄件,對汽車輕量化將產(chan) 生重要影響;聯合開發的鎂基固態儲(chu) 氫材料與(yu) 係統獲得國際鎂協“未來技術獎”。

  新的一年,我建議加大對鎂儲(chu) 能材料和節能產(chan) 品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稅收等方麵發揮政府導向作用,把我國的鎂資源優(you) 勢和技術優(you) 勢更好地轉化為(wei) 產(chan) 品優(you) 勢。同時,建議加快建設新型儲(chu) 能材料及技術國家實驗室,加快突破一批關(guan) 鍵瓶頸技術,為(wei) 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更多技術保障。

  (本報記者楊桐彤采訪整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