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專家談學科交叉:從頂層設計出發 完善評價體係
中新網杭州3月4日電 (張斌 童笑雨)環境與(yu) 資源學院、管理學院的兩(liang) 個(ge) 教授團隊合作,在《Nature》上發布了一項學科交叉研究成果。這是在浙江大學被廣泛傳(chuan) 頌的佳話,它被認為(wei) 是一種新嚐試——用管理學科視角分析重大環境資源可持續發展問題。
“這就是學科交叉融合的一個(ge) 重要探索。”3月3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謝小雲(yun) 表示,學科交叉是推動科技、產(chan) 業(ye) 創新的必由之路,管理學院致力於(yu) 從(cong) 頂層設計出發,自上而下推動,完善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學科交叉創造條件。
當天,“無盡的前沿”浙江大學管理學院2024新年論壇暨學科交叉BEST戰略發布會(hui) 在浙江杭州舉(ju) 行,來自浙江大學各學院的專(zhuan) 家教授圍繞“從(cong) 科技創新到產(chan) 業(ye) 創新”這一主題,就如何推進學科交叉進行探討。
學科交叉,並不是一個(ge) 新詞匯。近年來,隨著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推進與(yu)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等概念的提出,學科交叉逐漸進入人們(men) 視野。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自2017年開始探索“商學+”育人模式。致力於(yu) 學科交叉探索多年,謝小雲(yun) 認為(wei) ,如今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的許多重大問題,幾乎都需要多學科協同解決(jue) ,到今天,這已經是高校知識創新、服務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必由之路。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居冰峰深有體(ti) 會(hui) 。該院楊華勇院士帶領的團隊經過10多年關(guan) 鍵技術的產(chan) 學研聯合攻關(guan) ,打破了“洋盾構”從(cong) 技術到產(chan) 品在中國“一統天下”的局麵,相關(guan) 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居冰峰說,這一研究成果,堪稱是商業(ye) 、工程、科學和技術學科交叉融合的典型。他解釋說,科研人員從(cong) 動物的咀嚼中獲得靈感,設計了耐磨的盾構刀盤;又基於(yu) 商業(ye) 推廣的視角,讓盾構裝備兼顧低價(jia) 、高效兩(liang) 個(ge) 特性。“這就是工程領域非常典型的多學科交叉融合案例。”他說。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對於(yu) 學科交叉也早已付諸實踐。尤其是今年1月,該學院與(yu)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簽署戰略合作,聚焦“雙碳”,共謀綠色發展。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羅坤說,建立新型能源體(ti) 係,是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hui) 係統性變革,需要技術與(yu) 管理的雙輪驅動。“當今學科的發展有許多細分領域,需要相互賦能、共生共贏才能解決(jue) 更多問題。”
雖然學科交叉優(you) 勢明顯,但謝小雲(yun) 表示,並非所有人都願意突破舊思維、接受新概念,且學科交叉的評價(jia) 體(ti) 係仍待進一步完善。“從(cong) 事學科交叉後,能不能得到所在學術共同體(ti) 的認可是關(guan) 鍵。”
他認為(wei) ,推進學科交叉不僅(jin) 需要完善評價(jia) 體(ti) 係,也要鼓勵從(cong) 頂層設計出發,自上而下推動。此外,在有組織科研之外,培育自由探索文化氛圍,也有助於(yu) 學科交叉。
近年來,浙江大學啟動實施了“麵向2030的學科會(hui) 聚研究計劃”,並先後推出多項專(zhuan) 項計劃,利用學科綜合優(you) 勢打造交叉研究創新高地,促進學科會(hui) 聚造峰和跨領域融合創新,麵向未來培育一批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和優(you) 勢學科。
“有交叉才有新成果。”浙江大學環境與(yu) 資源學院院長陳寶梁認為(wei) ,學科交叉的力度要加強。他說,學科交叉能突破科學研究思維的屏障,從(cong) 而提供新路徑。環境資源是一門應用學科,未來它需要與(yu) 工科、材料裝備、大數據等學科結合,而非“單打獨鬥”。
不可否認的是,創新也意味著冒險。由此也引出另一個(ge) 問題:我們(men) 需要怎樣的學科交叉?
浙江大學工業(ye) 技術轉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柳景青認為(wei) ,回答這一問題,可以從(cong) 產(chan) 業(ye) 應用這一角度切入。在這一過程中,高校要幫助教師進行有組織的科研和有組織的轉化。
居冰峰從(cong) 技術變革的角度出發,認為(wei) “學科交叉的目的,是共贏。”他認為(wei) ,用管理學科賦能智能製造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研發,或是學科交叉的一次有益嚐試。
據悉,本次活動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專(zhuan) 業(ye) 學位教育中心、浙江大學管理學院EDP教育中心協辦,並得到了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hui) 非公有製經濟人士統戰工作理論浙江研究基地的支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