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東搭建平台賦能加力 精準服務促人才返鄉穩就業

發布時間:2024-03-05 14: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3月5日電 (呂妍)“上膠車間需要阿科碼膠粉3.6噸,高溫布15卷……”3月5日,在棗莊市嶧城區華玥鑽業(ye) (山東(dong) )工藝飾品有限公司實習(xi) 的蔣悅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她坐在電腦前,錄入各個(ge) 車間所需的生產(chan) 原材料。

  據悉,自棗莊推進“榴棗歸鄉(xiang) ”工程以來,嶧城區陰平鎮暢通溝通渠道,先後舉(ju) 辦“榴築夢 棗歸家”巾幗就業(ye) 創業(ye) 座談會(hui) 、“榴棗歸鄉(xiang) 青築陰平”大學生家鄉(xiang) 行等活動4場次,參與(yu) 人數超過200人次,高頻次搭建政府與(yu) 各類歸鄉(xiang) 來棗人員溝通交流平台,形成良性互動,吸引回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人員120餘(yu) 人。

  同時,陰平鎮優(you) 化服務保障,探索實施“企管家”企業(ye) 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累計推送惠企政策260餘(yu) 家次。下一步,該鎮還將持續加大招才、引才、聚才力度,開展好“榴棗歸鄉(xiang) ”工程,讓更多優(you) 秀人才回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安家落戶。

  上述隻是山東(dong) 精準服務促人才返鄉(xiang) 就業(ye) 的典型案例之一。近年來,山東(dong) 著力在青年人才“引、育、留”上下功夫,積極探索發展思路,不斷優(you) 化引才環境,全麵落實各項激勵保障政策,為(wei) 推動山東(dong)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一直想著回到家鄉(xiang) ,離家近點工作,這一次機會(hui) 太好了,也選中了自己心儀(yi) 的工作崗位,我一定要踏踏實實幹。”剛入職菏澤市定陶區某公司的楊巧春說。

  人才是企業(ye) 發展的動力。菏澤市定陶區開展線上線下齊招聘、精準職業(ye) “一對一”培訓,提供生物化學、電子商務、機械製造、信息科技、家政服務等多個(ge) 領域的就業(ye) 崗位,為(wei) 企業(ye) 和人才提供雙向便利,促進勞動者在家門口就業(ye) 、人才留在家鄉(xiang) 興(xing) 業(ye) 。

  “截至目前,定陶區累計收集70餘(yu) 家企業(ye) 招聘信息,提供就業(ye) 崗位3000餘(yu) 個(ge) ,共吸引超800人次前來求職應聘,初步達成就業(ye) 意向620餘(yu) 人,下一步我們(men) 也將繼續收集返鄉(xiang) 人員就近就業(ye) 意向,更新動態,持續推出多種形式招聘活動,為(wei) 企業(ye) 和求職者搭建更多的就業(ye) 平台。”菏澤市定陶區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何進才說。

  近年來,定陶區著力引進人才、培育人才,成立“就業(ye) 服務專(zhuan) 班”,就業(ye) 專(zhuan) 員對返鄉(xiang) 就業(ye) 意向人員分析就業(ye) 市場現狀,針對性給出就業(ye) 建議,真正讓在外返鄉(xiang) 就業(ye) 人才留得住、幹得好,激發人才返鄉(xiang) 內(nei) 生動力,助力家鄉(xiang) 發展。

  為(wei) 充分發揮在外優(you) 秀人才反哺家鄉(xiang) 作用,同屬菏澤市的魯西新區嶽程街道全麵精準摸排,建立優(you) 秀人才信息庫,把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優(you) 秀人才納入信息庫。

  同時,菏澤魯西新區搭建交流平台,利用春節、中秋節等在外人才集中返鄉(xiang) 的有利契機,召開以“回引優(you) 秀人才、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主題的人才回引座談會(hui) ,介紹該區近年來經濟、社會(hui) 、民生等各項事業(ye) 發展情況以及新政策,聽取他們(men) 對於(yu) 家鄉(xiang) 發展的意見建議。鼓勵在外優(you) 秀人才結合自身優(you) 勢,盡自己所能,當好家鄉(xiang) 建設的智囊團、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生力軍(jun) 、家鄉(xiang) 形象的代言人,以實際行動為(wei) 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貢獻個(ge) 人力量。

  “我從(cong) 一個(ge) 返鄉(xiang) 創業(ye) 的普通大學生,一步步取得現在的成績,離不開菏澤魯西新區日益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和政府的各項幫扶政策。”菏澤市一迅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天彪說。

  濰坊市安丘市則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引才機製,大力實施“外引內(nei) 培”人才工程,由“定期引”變“全天候”,由“單一引”變“全方位”。

  針對本地企業(ye) 中高端研發人才缺乏的問題,安丘市人社等部門為(wei) 企業(ye) 搭建線上線下招工平台,依托就業(ye) 人才智慧信息化平台,企業(ye) 和求職者之間實現了網上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提升了招聘成功率。“我們(men) 將繼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保持與(yu) 在外人才的常態化聯係,以真誠的服務和優(you) 質的營商環境,歡迎在外優(you) 秀人才回鄉(xiang) 發展。”安丘市人社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為(wei) 切實解決(jue) 企業(ye) “招工難、用工難”問題,安丘市按照構建全方位公共就業(ye) 人才服務總體(ti) 要求,常態化深入企業(ye) 開展“人才對接”和“接你回家”等線上線下特色專(zhuan) 場招聘活動。同時,聚集“青年人才”招引,推行“產(chan) 業(ye) 引才”“產(chan) 業(ye) 項目+人才團隊”的招才引智模式,向500餘(yu) 名高校畢業(ye) 生發放“感召信”,吸引廣大在外學子回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

  聊城市臨(lin) 清市重視人才生態發展環境,構建17個(ge) 鄉(xiang) 村人才工作室,建立人才信息庫,為(wei) 人才提供良好的人才發展平台。為(wei) 了招攬引進人才,臨(lin) 清市嚴(yan) 格貫徹落實人才新政“35條”,在人才住房、子女教育、人才獎勵等各個(ge) 方麵給予優(you) 惠政策進行兜底,補足基礎設施和社會(hui) 公共服務等軟硬件“短板”,為(wei) 人才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提供底氣和保障。

  臨(lin) 清市先後促進多名在外人才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比如,回引人才山東(dong) 博特軸承有限公司經理楊海濤,他發揮自身優(you) 勢,建立產(chan) 業(ye) 人才工作室,積極培育本土優(you) 秀人才,每月定期組織免費培訓課程,為(wei) 企業(ye) 老板、職工送技能、送技術。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7000餘(yu) 人次,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生產(chan) 管理、產(chan) 品銷售等方麵的難題860餘(yu) 件,有效助推了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