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疆鄉村“巴紮經濟”火熱

發布時間:2024-03-06 14: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新疆疏勒3月5日電 題:新疆鄉(xiang) 村“巴紮經濟”火熱

  作者 苟繼鵬 努爾阿裏木江

  3月5日,又逢星期二。當天是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牙甫泉鎮的“巴紮日”。早飯後,該鎮巴紮村村民艾力凱木·圖爾蓀帶著家人來到巴紮。每逢周二,該鎮民眾(zhong) 都會(hui) 從(cong) 四麵八方來“趕巴紮”。

  巴紮,維吾爾語意為(wei) “集市”。其不僅(jin) 是一種貿易組織形式,更是當地民眾(zhong) 娛樂(le) 和交往交流的場所。

  “‘趕巴紮’的人不僅(jin) 為(wei) 琳琅滿目的商品而來,更是為(wei) 了那一股‘熱鬧勁兒(er) ’。”艾力凱木在一處攤位前告訴中新社記者,如今的巴紮物品種類齊全、價(jia) 格實惠,人氣很旺。說罷,他便轉頭和偶遇的鄰村好友拉起了家常。

  走進該巴紮,記者看到人們(men) 摩肩接踵,經營攤位一個(ge) 挨著一個(ge) ,延伸數百米。“目前,牙甫泉鎮巴紮共有3200多個(ge) 攤位,‘巴紮日’單日交易額近100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該鎮負責巴紮管理的工作人員阿吉古麗(li) ·艾海提說。

  近年來,疏勒縣為(wei) 激發鄉(xiang) 鎮市場活力,鼓勵民眾(zhong) 充分利用巴紮、創業(ye) 市場、商業(ye) 街等多種場所開展商業(ye) 經營活動,並給予攤位費等減免,“巴紮經濟”興(xing) 起。

  疏勒縣罕南力克鎮的“巴紮日”是每周一。記者日前探訪,看到不少當地村民將自家加工製作的農(nong) 牧產(chan) 品拿來售賣,當然美食不可少。

  阿依古麗(li) ·奧斯曼熱情地吆喝著,她是該鎮英塔木村村民,每逢“巴紮日”,就和家人早早來擺攤,以便占據有利位置,售賣自製甜點、熟食,還經營烤魚。

  中午時分,罕南力克鎮巴紮人流量達到高峰,阿依古麗(li) 的攤位前擠滿了食客,火爐上烤魚飄香。“隨著巴紮人氣的提升,我們(men) 的生意越來越紅火,現在一天能賣掉80多條魚,收入在2000元左右。”阿依古麗(li) 高興(xing) 地說。

  據了解,罕南力克鎮巴紮占地麵積60畝(mu) ,是集食品、服裝、蔬菜水果、牛羊等交易以及家電維修、手機貼膜等服務為(wei) 一體(ti) 的農(nong) 貿集市。“巴紮日”單日人流量在2萬(wan) 人次左右,交易額超200萬(wan) 元。

  巴紮不僅(jin) 是當地農(nong) 牧產(chan) 品的集散地和外來商品的展銷中心,更成為(wei) 外地人了解當地民眾(zhong) 生活習(xi) 俗的一個(ge) 窗口。每逢“巴紮日”,當地文工團會(hui) 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這也是新疆巴紮最吸引遊客的地方。

  記者在罕南力克鎮巴紮上看到,兩(liang) 輛滿載遊客的大巴車停在了村口,下車的遊客湧入巴紮,拿著手機、相機或拍照,或攝像,還有人在直播,遊客的鏡頭裏,歌舞表演正酣。

  巴紮作為(wei) 繁榮城鄉(xiang) 商業(ye) 活動的重要手段,正不斷地充實和更新。多位受訪者表示,如今鄉(xiang) 鎮巴紮的熱鬧程度前所未有,透過新疆鄉(xiang) 村“巴紮經濟”火熱,可窺見新疆鄉(xiang) 村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繁榮。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新疆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17948元,同比增長8.4%。值得一提的是,同年新疆脫貧地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881元。(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