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李群:加強文物係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前所未有高度重視文物工作。曆年兩(liang) 會(hui) 政府工作報告都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從(cong) 2013—2015年突出強調“重視文物保護”,到2016—2023年全麵關(guan) 注文物保護、傳(chuan) 承、利用,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了“加強文物係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體(ti) 現了繼承與(yu) 發展的辯證統一。
“我理解,文物係統性保護至少包括三個(ge) 層次的內(nei) 涵。”全國政協常委、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說,“一是統籌做好各級各類文物資源保護工作。加大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力度,改善曆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shu) 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保存狀況。提升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珍貴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水平,加強尚未核定公布為(wei) 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
“二是整體(ti) 保護文物本體(ti) 和周邊環境。”李群引用相關(guan) 案例說道,“個(ge) 別地方在落實文物保護主體(ti) 責任時做表麵文章,隻保留幾處孤立的文物保護單位,而把周邊的老建築、老宅子、老街區全部拆掉,曆史風貌和文化生態遭到嚴(yan) 重破壞,這類做法必須嚴(yan) 格禁止。去年,文物部門進入國務院國土空間規劃聯合審查機製,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中落實文物保護管理措施,統籌劃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製地帶、地下文物埋藏區、水下文物保護區等,加大了文物本體(ti) 保護和周邊保護統籌力度。”
“三是強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協同保護。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把‘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係統性保護’作為(wei) 文化建設重要任務,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座談會(hui) 提出‘構建文化遺產(chan) 大保護格局’,文物工作責無旁貸、堅決(jue) 落實,協同推進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工業(ye) 遺產(chan) 、農(nong) 業(ye) 遺產(chan) 、水利遺產(chan) 、科技遺產(chan) 等保護,共同將祖先留給我們(men) 的寶貴遺產(chan) 完整保護好、傳(chuan) 下去,讓人民群眾(zhong) 真正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
談到“合理利用”,李群表示:“保護和利用,是文物工作必須處理好的一對關(guan) 係。保護是利用的前提,要堅持保護第一。利用是保護成果的轉化,要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肩負新的文化使命,文物工作將堅持以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指引,全麵貫徹落實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統籌係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推動文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李群表示:“今年我們(men) 將著力辦好幾件大事,切實加強文物係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
一是健全文物保護法律法規體(ti) 係。“在這次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24年要修改文物保護法。”李群強調,“國家文物局將全力配合文物保護法修改,積極參與(yu) 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法和相關(guan) 條例製定修訂工作,有序推進長城、大運河、紅色文化資源等法規建設,築牢文物‘應保盡保’法治屏障。”
二是完善文物保護管理機製。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建立國家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完善不可移動文物認定公布機製。實施好文物保護前置機製,推動地上文物“先調查、後建設”、地下文物“先考古、後出讓”的製度設計落實落細。構建國家文物督察製度,完善文物安全長效機製,織密文物保護的“安全網”。作為(wei) 係統性保護的短板弱項,尚未核定公布為(wei) 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點多麵廣、保護難度大。李群指出:“針對這一問題,今年中央專(zhuan) 項彩票公益金投入資金,用於(yu) 資助文物資源密集區的未公布為(wei) 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財政支持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
三是提高文物合理利用水平。“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文物工作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李群提出了具體(ti) 舉(ju) 措,“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構建中華文明展覽展示體(ti) 係,優(you) 化免費開放服務措施,深化館校合作機製。健全國家文物鑒定體(ti) 係,促進民間收藏和文物市場有序發展。編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專(zhuan) 項規劃,實施一批革命文物連片保護和整體(ti) 展示重大項目。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考古遺址公園、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文物主題遊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文物宣傳(chuan) 傳(chuan) 播,推出更多文博類精品節目,講好中華文明故事,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