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持續發生冬春連旱 多地啟動應急響應抗旱保供水
據雲(yun) 南省水利廳消息,2023年,雲(yun) 南省遭遇了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yan) 重的氣象幹旱,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為(wei) 887毫米,較曆年同期偏少200毫米。今年以來,雲(yun) 南持續發生冬春連旱,降雨較常年同期已偏少近兩(liang) 成,全省河道來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13%,旱情不斷加重加深,多地啟動應急響應。
遭遇嚴(yan) 重氣象幹旱 庫塘蓄水下降明顯
總台記者 劉文傑:這裏是曲靖市馬龍區的黃草坪水庫。2022年,這個(ge) 水庫的最高蓄水線是我現在所在的這個(ge) 位置,當時,整個(ge) 庫區的庫容是690萬(wan) 立方米。2023年,受持續幹旱影響,水庫的蓄水量急劇下降,到目前隻有100萬(wan) 立方米。
黃草坪水庫是曲靖市馬龍區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庫,也是當地最大的水庫,承擔著主城區5萬(wan) 多人的供水任務。但是從(cong) 2023年11月份開始,水庫的蓄水量就一直持續在100萬(wan) 立方米的死庫容,也就是說,這個(ge) 水量已經無法再通過水庫向外供水。當地通過從(cong) 其餘(yu) 水庫調水的方式,暫時解決(jue) 了城區供水困境。
曲靖市馬龍區水務局局長 高朗健:2023年,馬龍區降雨量偏少,時空分布不均勻,全區平均降雨量為(wei) 527毫米,同比偏少310毫米。全區490座水庫塘壩,截至目前累計蓄水3100萬(wan) 立方米,跟往年比偏少了50%。如果旱情再持續下去的話,部分農(nong) 村地方可能下一步會(hui) 出現供水緊張的形勢。
目前,受旱情影響的區域,已經涉及昆明、曲靖、昭通等11個(ge) 州市、74個(ge) 縣(市、區)。記者在曲靖市陸良縣幹海子水庫看到,整個(ge) 庫區已經幹涸並且出現龜裂,這樣的情況在當地多座水庫已經出現。
陸良縣召誇鎮水務組組長 謝能紅:做好節水宣傳(chuan) ,采取科學措施,進行分時段間歇供水。
2023年,陸良縣年降水量比曆年平均值偏少35%,加之2024年以來全縣大部分地區降水持續偏少,全縣生產(chan) 生活用水形勢十分嚴(yan) 峻,累計出現因旱影響人口4.51萬(wan) 人。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2024年3至5月份,雲(yun) 南省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氣溫偏高,預計春季全省大部地區旱情偏重。當前,全省天氣晴熱少雨,用水量持續攀升,蒸發量加大,庫塘蓄水下降明顯,隨著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用水急劇增加,城鄉(xiang) 生活生產(chan) 用水矛盾逐步加重。
雲(yun) 南:應對旱情 建設蓄水池保供水
麵對嚴(yan) 重的氣象幹旱,本月初,雲(yun) 南省水利廳發布了節約用水倡議書(shu) ,各地也根據氣象研判數據,采取措施抗旱保供水。
在曲靖市馬龍區下羅貴調水至城區抗旱應急工程建設現場,工人們(men) 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築作業(ye) ,這裏緊鄰一條河流,豐(feng) 水期時這裏每天的水量可以達到2萬(wan) 立方米,目前進行的這個(ge) 工程,就是要在這裏建設一個(ge) 3萬(wan) 立方米的蓄水池,通過泵站提水後,接入城區供水主管網。
雲(yun) 南省曲靖市馬龍區水務局局長 高朗健:為(wei) 緩解城區生產(chan) 生活用水,1月10日,我們(men) 實施下羅貴調水到城區工程,目前該工程已完成管道鋪設5公裏,計劃3月底全線貫通。全線貫通以後,馬龍整個(ge) 城區的生產(chan) 生活用水,將得到解決(jue) 。
高朗健告訴記者,雖然城區用水問題得到解決(jue) ,但隨著旱情持續影響,一些地處偏遠的山區農(nong) 村,預計會(hui) 有5萬(wan) 多人飲水困難。
雲(yun) 南省曲靖市馬龍區水務局局長 高朗健:我們(men) 製定了一村一案的保供方案,每周定期對農(nong) 村飲水安全進行動態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jue) 。截至目前,通過采取工程措施、送水拉水的方式,解決(jue) 了12個(ge) 村組一萬(wan) 餘(yu) 人飲水緊張的形勢。
雲(yun) 南多地提前準備抗旱保供水預案
還有半個(ge) 多月的時間,雲(yun) 南曲靖將進入春耕節令,農(nong) 業(ye) 用水大幅增加。為(wei) 此,在水務和農(nong) 業(ye) 部門倡導下,一些農(nong) 業(ye) 需水大戶已經提前應對。
記者在一家藍莓種植基地看到,為(wei) 了解決(jue) 用水問題,企業(ye) 已經將之前的噴灌模式改為(wei) 滴灌。
雲(yun) 南省曲靖市馬龍區某種植基地工作人員 阮桂林:這就是我們(men) 的滴灌係統,現在正常一畝(mu) 地需水在150升左右,如果是用噴灌來澆的話,那要多於(yu) 這個(ge) 3倍以上。
在旱情嚴(yan) 重的玉溪市元江縣龍孔小組,村裏唯一的水源點儲(chu) 存的水量不能滿足全村人的需求,當地組織的抗旱應急送水車已經在這裏開行了將近一個(ge) 月的時間。
雲(yun) 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窪垤鄉(xiang) 龍孔小組村民 李菊豔:直接把水拉來村子裏,我們(men) 不用去挑水,省了很多時間,還省了勞動力,我們(men) 就可以騰出來幹很多農(nong) 活。
雲(yun) 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窪垤鄉(xiang) 專(zhuan) 職消防隊隊長 白順文:春節期間我們(men) 陸陸續續給斐學和龍孔村子拉水,近期也是一樣的,有些老人、殘疾的、腿腳不方便的,我們(men) 還是送到他們(men) 家裏麵,滿足他們(men) 用水。
為(wei) 了應對嚴(yan) 峻的旱情,雲(yun) 南省水利廳目前已派出多個(ge) 工作組赴旱情嚴(yan) 重地區現場指導,省級和區市縣三級成立抗旱保供水工作專(zhuan) 班,編製抗旱保供水預案。雲(yun) 南省財政投資8.84億(yi) 元,實施10項抗旱能力提升工程。在指導各地做好地下水應急開采的基礎上,全麵排查山泉水、山澗水、溪水等分布情況,結合區域用水需求,采取蓄、引、提等方式,解決(jue) 各地幹旱用水問題。全麵加快推進145件抗旱應急供水工程,確保城鄉(xiang) 供水安全和農(nong) 業(ye) 時令灌溉用水需求。(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