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雷鋒永遠與我們同行

發布時間:2024-03-14 15:3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接過雷鋒的槍,雷鋒是我們(men) 的好榜樣;接過雷鋒的槍,千萬(wan) 個(ge) 雷鋒在成長……”嘹亮的歌聲回響在第79集團軍(jun) 某旅文化活動中心,2月29日,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yu) 名陸軍(jun) 紅軍(jun) 英模營連官兵代表,與(yu) 雷鋒生前所在部隊官兵齊唱《接過雷鋒的槍》,拉開了陸軍(jun) “崗位學雷鋒、強軍(jun) 當先鋒”活動的帷幕。

  在毛澤東(dong) 等老一輩革命家為(wei) 雷鋒同誌題詞61周年之際,陸軍(jun) 以弘揚雷鋒精神為(wei) 紐帶,組織各戰區陸軍(jun) 、新疆軍(jun) 區、西藏軍(jun) 區、北京衛戍區部分紅軍(jun) 英模營連官兵代表走進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第79集團軍(jun) 某旅,進行參觀見學、開展交流互鑒,共同發出《共建共育倡議書(shu) 》,號召陸軍(jun) 全體(ti) 官兵把常態長效開展學雷鋒活動作為(wei) 永恒課題抓下去,共同守續紅色家譜、汲取榜樣力量、建功強軍(jun) 事業(ye) 。

  “在這裏,對雷鋒精神有了更全麵的理解”

  雷鋒路、雷鋒小學、雷鋒社區、雷鋒號公交車……3月1日8時,隨著一個(ge) 個(ge) 雷鋒元素映入眼簾,官兵代表乘車抵達了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這是全國建館最早、規模最大、展陳最豐(feng) 富的雷鋒紀念館。

  放眼望去,矗立在館前的雷鋒紀念碑安靜肅穆,上麵鐫刻著的由毛澤東(dong) 同誌親(qin) 筆題寫(xie) 的“向雷鋒同誌學習(xi) ”金色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在解說員帶領下,官兵代表步入紀念館,通過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曆史照片、一個(ge) 個(ge) 感人場景,全麵了解雷鋒的一生,感悟雷鋒精神。

  “這是一次尋根之旅。”在一幅雷鋒擦拭運輸卡車的照片前,“郭興(xing) 福連”代表王佳寧激動萬(wan) 分,向身邊的戰友講述他們(men) 連隊與(yu) 這張照片的故事,“60年前,中央軍(jun) 委在全軍(jun) 推廣‘郭興(xing) 福教學法’時指示,要像宣傳(chuan) 學雷鋒、學好八連一樣,要反複宣傳(chuan) ,使它深入人心。同年,副連長郭興(xing) 福到原沈陽軍(jun) 區進行示範表演,時任‘雷鋒班’班長向我們(men) 贈送的就是這幅照片。”

  獲贈雷鋒照片,對於(yu) “郭興(xing) 福連”官兵來說,是一種無上的榮譽,他們(men) 把這段故事記錄在連隊榮譽史裏,一直保存至今。

  “雷鋒是我們(men) 從(cong) 小就學習(xi) 的榜樣,他的故事我們(men) 耳熟能詳,但是在這裏,對雷鋒精神有了更全麵的理解。”紀念館中,雷鋒立誌從(cong) 軍(jun) 的故事和對軍(jun) 人身份的強烈認同感,深深打動了王佳寧,他用手機拍攝了大量資料,準備帶回連隊與(yu) 官兵分享。

  參觀活動結束後,官兵代表返回第79集團軍(jun) 某旅營區,走進“雷鋒連”參觀。

  “多年來,我們(men) 深挖雷鋒精神富礦,堅持以紅色血脈鑄魂、用傳(chuan) 人使命礪兵、靠光榮傳(chuan) 統塑形。”“雷鋒連”代表侯偉(wei) 一邊介紹連隊設施,一邊分享連隊管理經驗,與(yu) 官兵代表深入交流討論,互取優(you) 長、互補所短。

  “雷鋒班”宿舍內(nei) ,榮譽櫃裏繡有“雷鋒班”三個(ge) 字的錦旗鮮紅奪目、光彩照人,理發箱、節約箱、修鞋機三件“傳(chuan) 家寶”陳列在雷鋒塑像旁,雷鋒當年使用過的軍(jun) 裝和被子整齊擺放在“雷鋒鋪”上。

  “雷鋒老班長仿佛就在眼前。”站在“雷鋒鋪”旁,“邱少雲(yun) 生前所在連”代表頓智巴丁有感而發,“我們(men) 要發揚雷鋒‘愛憎分明、較真碰硬’的鬥爭(zheng) 品格,用嚴(yan) 明紀律守護風清氣正好環境,延續團結友愛好傳(chuan) 統。”

  參觀接近尾聲,侯偉(wei) 與(yu) 前來參觀的官兵代表互換聯係方式,並對大家說:“作為(wei) 雷鋒精神的發源地,麵對新的使命任務,我們(men) 將一如既往學雷鋒精神、創雷鋒業(ye) 績,當好傳(chuan) 承弘揚雷鋒精神的舉(ju) 旗人、示範者和代表隊。”

  “他的故事由我們(men) 接力續寫(xie) ”

  “我們(men) 在此隆重舉(ju) 行紀念儀(yi) 式,以此表達對雷鋒老班長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思念……”3月1日11時,一場隆重的紀念儀(yi) 式,在第79集團軍(jun) 某旅營區雷鋒文化體(ti) 驗廣場上舉(ju) 行。

  伴著悠揚的《獻花曲》,禮兵踢著禮步,抬起花籃緩緩行進,莊嚴(yan) 地擺放在雷鋒塑像前。紅底黃字的花籃緞帶上,寫(xie) 著“向雷鋒同誌學習(xi) ”“陸軍(jun) 紅軍(jun) 英模營連敬獻”。

  官兵代表緩步上前,仔細地整理花籃緞帶,表達對雷鋒的誠摯敬意和深深懷念。

  “學習(xi) 雷鋒好榜樣,忠於(yu) 革命忠於(yu) 黨(dang) ……”隨著熟悉的旋律響起,續存“雷鋒精神存折”活動開始進行。大家滿懷崇敬之情,手握“存折”,依次投入續存箱中。

  雷鋒生前曾將當工人時的積蓄以及入伍後的津貼節省下來存入銀行,用於(yu) 資助貧困群眾(zhong) 。在他犧牲後,他所在部隊官兵將這一做法延續下來、代代相傳(chuan) ,專(zhuan) 門設置“雷鋒精神存折”,使其成為(wei) 扶貧救濟、傳(chuan) 承雷鋒精神的“火種”,至今已延續60餘(yu) 年,累計存款人數達數萬(wan) 人。

  “雷鋒曾說,一滴水隻有放進大海裏才永遠不幹涸。”接過“雷鋒精神存折”,“學習(xi) 毛主席著作的模範紅九連”代表薑豐(feng) 說:“從(cong) 一個(ge) 人的善行義(yi) 舉(ju) ,到一群人的向善崇德,‘雷鋒存折’把不同時代的善意凝聚在一起,讓成千上萬(wan) 的‘一滴水’匯成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

  “小存折記載你愛心傳(chuan) 遞,鋼槍見證你英雄氣概,日記裏留下你青春足跡……”隨著《如果你是一滴水》歌聲響起,“雷鋒班”戰士手持“續寫(xie) 雷鋒日記本”入場,鄭重地交接到陸軍(jun) 紅軍(jun) 英模營連官兵代表手中。

  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每名官兵都有一本專(zhuan) 屬的“續寫(xie) 雷鋒日記本”,無論是學習(xi) 中的體(ti) 會(hui) ,還是訓練中的心得,抑或是生活中的點滴感悟,都會(hui) 被官兵仔細寫(xie) 在日記本中,以此訴說他們(men) 傳(chuan) 承踐行雷鋒精神的心路曆程,記錄新時代雷鋒傳(chuan) 人的成長足跡。

  “他已離開我們(men) 60多年,但他的故事由我們(men) 接力續寫(xie) 。”“楊根思連”代表王玉恒手握日記本有感而發。紀念活動結束後,他在雷鋒文化體(ti) 驗廣場的心願認領牆上,領取了一張家庭有困難的小女孩發來的心願卡,決(jue) 定回部隊以後,與(yu) 戰友一同幫助她完成心願。

  “雷鋒精神永遠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

  3月1日下午,來自祖國天南地北座座軍(jun) 營的陸軍(jun) 紅軍(jun) 英模營連官兵代表,齊聚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文化活動中心,分享各自以開展學雷鋒活動為(wei) 載體(ti) ,推動建設“三個(ge) 過硬”基層的有益做法。

  “學習(xi) 雷鋒,首先要學習(xi) 他熱愛黨(dang) 、熱愛祖國、熱愛社會(hui) 主義(yi) 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當忠於(yu) 革命忠於(yu) 黨(dang) 的好戰士。”“強軍(jun) 精武紅四連”代表戴明傑在交流中談道,“我們(men) 始終把學習(xi) 雷鋒精神與(yu)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結合起來,努力培育新時代黨(dang) 的好戰士,矢誌鍛造新時代強軍(jun) 精武的尖刀連。”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人人可為(wei) 。”“戰鬥模範連”代表杜寧新在交流中講述連隊一代代官兵抗洪水、闖災區、建學校、獻愛心等學雷鋒故事,讓與(yu) 會(hui) 官兵深受感動。

  這場經驗分享活動,讓“高原戍邊模範營”代表劉懷政感覺收獲頗豐(feng) ,此刻他的戰友們(men) 正堅守在4000多公裏外的邊防哨所,他說:“雷鋒精神永遠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作為(wei) 邊防軍(jun) 人,我們(men) 要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把自己牢牢地釘在祖國邊防線上。”

  “發揚雷鋒同誌‘幹一行愛一行、專(zhuan) 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e) 精神’,在陸軍(jun) 轉型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常態組織崗位學雷鋒活動,以此激勵官兵在強軍(jun) 興(xing) 軍(jun) 事業(ye) 中敢於(yu) 挑重擔、破難關(guan) ……”討論交流中, “團結戰鬥模範連”、“軍(jun) 事訓練先鋒連”、國旗護衛隊等紅軍(jun) 英模營連官兵代表們(men) 暢所欲言,為(wei) 以弘揚優(you) 良傳(chuan) 統助力基層建設全麵發展、全麵進步貢獻經驗與(yu) 智慧。

  “讓我們(men) 深悟強軍(jun) 思想,在互學共育中錨定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崇高信仰。”“讓我們(men) 扛起強軍(jun) 使命,在互比共進中錘煉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本領。”經驗分享結束後,互學共建啟動儀(yi) 式拉開序幕,“硬骨頭六連”代表王剛與(yu) “雷鋒連”代表侯偉(wei) 共同登台,一起宣讀《紅軍(jun) 英模營連共建共育倡議書(shu) 》,號召廣大官兵守續紅色家譜、汲取榜樣力量、建功強軍(jun) 事業(ye) 。

  倡議發出後,參加此次活動的部分紅軍(jun) 英模連隊官兵代表鄭重地在《紅軍(jun) 英模營連共建共育協議書(shu) 》簽名,並攜手登台按下共建共育啟動按鈕。

  至此,以“信念同鑄、勝戰同礪、人才同育、經驗同享、榮譽同創、傳(chuan) 統同續”為(wei) 框架的陸軍(jun) 紅軍(jun) 英模營連共建共育機製形成,同時也標誌著本次“崗位學雷鋒、強軍(jun) 當先鋒”活動啟動儀(yi) 式圓滿結束。

  儀(yi) 式落幕後,官兵們(men) 倍感振奮,一致認為(wei) ,要把學雷鋒活動作為(wei) 賡續傳(chuan) 承陸軍(jun) 光榮傳(chuan) 統、培養(yang) “四有”新時代革命傳(chuan) 人、建設“三個(ge) 過硬”基層的重要載體(ti) ,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矢誌奮鬥強軍(jun) ,為(wei) 全力以赴打好實現建軍(jun) 一百年奮鬥目標攻堅戰貢獻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裴楠 通訊員 許誌勇 王立軍(jun) 楊至武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