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淡水珍珠辯稱“澳白”、虛標直徑大小……上海對100個珍珠飾品直播間進行調查

發布時間:2024-03-14 15:3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3月14日,記者從(cong) 上海市消保委獲悉,2024年消費市場以直播帶貨為(wei) 代表的私域流量經過三年快速增長成為(wei) 市場主流。為(wei) 了評估直播帶貨模式的現狀,上海市消保委從(cong) 消費頻度維度選取了“健康概念”食品、家用建材和珍珠飾品等三個(ge) 領域開展了直播帶貨消費調查。

  Z世代年輕消費群體(ti) 已經成為(wei) 珍珠市場消費的主力軍(jun) ,帶動珍珠市場掀起消費熱潮。但同時,年輕消費群體(ti) 對於(yu) 珍珠飾品品質需求也在持續增長。本次珍珠飾品直播帶貨消費調查由上海市消保委聯合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共同開展。通過對淘寶、抖音、快手、小紅書(shu) 等8個(ge) 消費者經常網購平台100個(ge) 直播間進行監測,選購各類珍珠飾品,並對整場直播講解、宣傳(chuan) 、購買(mai) 全程錄屏以采集固定相關(guan) 證據,並進行了相關(guan) 檢測。

  一、調查總體(ti) 情況

  根據對比主播口播錄屏、商品鏈接、詳情頁介紹、商品外包裝標簽信息和實際檢測數據,從(cong) 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多角度對100個(ge) 直播間進行打分比較,各直播間總體(ti) 平均得分為(wei) 6.47分(滿分10分)。

  

  ①平台比較:本次調查對買(mai) 樣數超過五件的平台進行橫向打分比較,平均得分由高至低分別為(wei) :抖音7.48分、西瓜視頻7.14分、淘寶6.97分、小紅書(shu) 6.44分、快手5.14分、拚多多4.73分。

  ②主播類型比較:對店鋪直播間與(yu) 網紅直播間進行打分比較,店鋪直播間為(wei) 6.46分,網紅直播間為(wei) 6.57分。

  

  ③珍珠飾品品類比較:對購買(mai) 樣品按產(chan) 品分類進行橫向打分比較,平均得分由高至低分別為(wei) :淡水珍珠6.9分、珍珠(未標識淡水或海水)6.21分、海水珍珠5.96分。

  二、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①珍珠定名不規範

  此次調查發現,商家對於(yu) 其所售珍珠飾品的名稱通常會(hui) 附加“澳白”“大溪地”“真多麻”“特級”等帶有特定含義(yi) 的術語,但業(ye) 界其實對此並沒有形成嚴(yan) 謹、統一的定義(yi) 標準,極易幹擾消費者的認知和評估。同時,主播在講解過程中經常使用“天然”一詞強調其珍珠的天然屬性,從(cong) 而區別於(yu) 各種人工寶石或經人為(wei) 優(you) 化處理的寶石,以此吸引消費者購買(mai) 。根據國家相關(guan) 標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珠寶玉石的規範定名都無需加“天然”前綴,而且國內(nei) 外市場絕大多數珍珠產(chan) 品均為(wei) 人工養(yang) 殖形成,應當標識“養(yang) 殖珍珠(珍珠)、淡水養(yang) 殖珍珠(淡水珍珠)、海水養(yang) 殖珍珠(海水珍珠)”等規範性名稱。經檢測,三成樣品的定名不規範,部分樣品經過覆膜、輻照、染色等處理卻未明確注明處理工藝,更有甚者拿仿珍珠冒充珍珠、淡水珍珠冒充海水珍珠等。

  ②品質分級模糊

  此次調查100個(ge) 直播間中絕大多數未能嚴(yan) 格按照國家標準規範且準確標識“形狀”“光澤”“光潔度”等珍珠分級級別信息。主播僅(jin) 在直播過程中使用諸如“社交距離無暇”“無明顯瑕疵”等較為(wei) 含糊性的詞語表述,再加上直播間會(hui) 通過濾鏡、美顏等手段美化珍珠展示效果,極有可能影響消費者選擇和判斷。

  ③直徑大小標識混亂(luan) 或虛標

  此次調查100個(ge) 直播間中有15個(ge) 樣品未標識珍珠直徑大小或數值區間信息標識混亂(luan) ,存在直播描述與(yu) 網頁詳情、產(chan) 品標簽不一致的情況。另有21個(ge) 樣品的直徑大小標稱值與(yu) 實測不符,其中5件樣品偏差值達到1mm以上,屬於(yu) 較嚴(yan) 重的虛標。

  ④小型直播間涉嫌“三無”珍珠產(chan) 品概率大

  此次調查發現,小型直播間(粉絲(si) 量1萬(wan) 以下)本身對於(yu) 珍珠產(chan) 品關(guan) 鍵參數講解寥寥幾句,發貨包裝簡陋,樣品涉嫌“三無”產(chan) 品的比例高達1/3,增加消費者辨別產(chan) 品的難度,更無法確認該產(chan) 品是否與(yu) 直播間主播描述一致。

  (總台記者 王殿甲)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